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家教專家陳錢林:教育要讓孩子做夢並幫助孩子追夢

精英教育越來越受家長關注。因為培養了一對博士兒女,所以總有家長不斷地請教我是如何培養孩子的。我想,精英教育絕不僅僅是提高孩子的成績和智商的培養。一個孩子的成才是綜合因素決定的。

首先,家庭教育有學問,父母共同重視才有成效。

孩子出生時,鄉賢蔡笑晚先生的育子故事在坊間流傳。蔡家六子中培養出五位博士一位碩士,主要經驗有早期教育、立志、自學等。我很受鼓勵與啟發,更加堅定“我的事業也是父親”的決心。

此後,家庭教育由我主導,我愛人配合。父親的理性與母親的感性互補,形成了合力。

其次,孩子成才靠自己——自律、自學、自立是孩子成人成才的最核心素養。

自律,指良好習慣。習慣教育有規律,幼兒期是黃金期,小學中低段還能有所作為,等到了青春期再抓習慣,常常木已成舟而徒留遺憾。

習慣教育有兩種方法,一是他律,時時管著孩子,發現不當行為馬上製止。二是自律,讓孩子明白規則,“自己管著自己”。孩子的成長,要盡快地從他律轉向自律。我對自律素養的教育方法是家規和評價。我常與孩子一起討論約定家規。之所以讓孩子參與,是為了更好落實規則。有空時,通過評價幫助孩子反省。

自學,既是習慣,也是能力。孩子的學習也有兩種方式:一是跟著老師學,大量刷題,如果得法,辛苦點也能考出好分數。二是自學。如果能讓孩子養成自學的素養,學業上就會越來越有潛力。

我女兒初中時開始自學。我家裡有大量適合於自學的參考書,孩子各自找到自己認為最高效的自學方式。每當孩子有困難時,及時找老師答疑。

自立,指獨立人格。孩子應該具有遠大的志向、良好的精神面貌和設計自己人生的習慣與能力。

我有句話:“教育,要讓孩子做夢,幫助孩子追夢,而不要太在乎是否圓夢。”我孩子小時,一直希望自己是“偉大人物”,有了遠大志向,很自然就有“精神成長”。

我願意放手讓孩子決定自己的事。孩子不能自立的時候我幫助他。等孩子能力到了,就讓他自立。自律、自學、自立,分別指向習慣、能力與人格。三者相互影響,相得益彰。

第三,尊重與要求相結合。

沒有尊重就沒有教育,只有尊重也不是教育。怎樣尊重?要多與孩子聊聊,聽聽孩子的意見;儘管孩子還小,也同樣有獨立的人格。

如何傳遞要求?一是明明白白,讓孩子參與製訂家規就是這個道理。二是努力了可以做得到,要求要切合實際。三是嚴格執行,獎懲並用。我孩子小時,創新了“100個好”評價,凡孩子表現好就加幾個“好”,表現不好減幾個“好”。有了獎懲,孩子更容易有榮譽感與挫敗感,更利於自我反省,更利於核心素養的發展。

其實,這些道理很多家長都懂,但難在十幾年如一日的堅持和執行上。

很多家長羨慕別人家的“精英”,總想求得他們的成長的秘訣。但沒有所謂的一招法寶或秘訣。只是在於十幾年的成長中,家長用恰當的方法,喚起了孩子們的遠大志向和成才的意願,並協助他們不斷地去完善。他們的成功絕不在一朝一夕,而是日積月累最終水滴石穿。

作者:陳錢林(資深家教專家、博實樂順德碧桂園實驗學校總校長)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