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攝影師的強大力量,這幾位拍得照片足以掀起世界波瀾,安倍最糗

一場會議,各自表述。剛剛落幕的2018年度七國集團(G7)峰會,德國總理默克爾發布的一張照片引爆網路。緊接著,人們突然發現,同一個場景,相關國分別有各自的表現「版本」——當然,都是將本國長官人置於畫面焦點,而照片所展現的不同張力體現著各自國家的角色和立場。不得不說,這些長官人背後的攝影師團隊蠻拚的。這樣的團隊通常都是些什麼人?在如今的互聯網時代,他們如何幫助打造長官人形象?《環球時報》駐多國記者為您揭秘。

2015年G7峰會德國記者拍攝的一張照片

德國官方攝影師,「講政治」是硬要求

這次的G7峰會「圖片大戰」,默克爾公開的照片中,不少人認為她「氣場十足」,不愧是全球最有影響力的女性。德國媒體也認為,該照片是「德國政府形象公關的勝利 」。

該照片的拍攝者是德國官方攝影師傑斯克·丹澤爾。《環球時報》記者從德國聯邦新聞與資訊局(BPA)了解到,給默克爾拍照的是該局下屬的攝影團隊,該團隊目前有4名成員,丹澤爾是其中之一。平時,他們跟隨默克爾環遊世界,記錄她的一舉一動。攝影團隊配有一名圖片編輯,並同BPA的互聯網及社交媒體編輯團隊通力合作。

漢堡新聞和傳媒藝術研究學者諾爾對《環球時報》記者說,這些攝影師需要具備多種能力:一是要講政治,對國內外政治事件有敏銳的觸覺,尤其要深刻領悟本國政府和長官人的態度;二是要有專業新聞攝影技術;三是能說兩種以上外語。

以傑斯克·丹澤爾為例,他擁有漢堡大學政治學碩士學位,同時擁有新聞攝影學位。他曾在德國《法蘭克福彙報》等媒體工作,擔任過自由攝影師,能說德語、英語、法語和西班牙語。

丹澤爾曾在接受採訪時說,工作態度很重要,他需要花時間熟悉所有可能出現的人,然後儘可能地「隱形」。他認為,官方攝影師要面對兩種情況,一是在一次大會或會晤期間,一切都被管控,攝影師需要守在一扇很可能隨時進人的門邊,用很少的時間甚至幾秒鐘去拍需要的鏡頭。另一種是在某個正式活動之前或之後,攝影師被隨機叫去後,迅速選擇最佳構圖,捕捉最好的瞬間。

丹澤爾拍攝最多的德國長官人照片,除了默克爾,還有前總統武爾夫和高克。丹澤爾也關注其他話題,今年的世界新聞攝影大賽,他就憑一張奈及利亞古老漁村的照片奪得「當代熱點」組別(單張)冠軍。

除了固定的攝影團隊,BPA也與來自德新社等新聞機構合作。德新社的米謝埃爾·卡佩勒爾就為默克爾等長官人拍攝過照片。2015年的G7峰會,卡佩勒爾拍攝的一張照片上,奧巴馬背對鏡頭坐在長椅上,雙臂展開,默克爾站在對面。照片被解讀為「默克爾和奧巴馬的友誼,德美兩國關係達到頂峰」。

柏林自由大學國際政治學者梅斯奈爾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各國政府攝影團隊的作品介於新聞照片和公關照片之間,往往帶有明顯的主觀性,蘊藏著政治意圖。如果反響很大,這類照片也會引起爭議,比如他們在拍攝俄羅斯總統普京時,會故意顯出其與西方的對抗等。

白宮首席女攝影師(左一)為川普拍照

美國「總統的影子」故事多

一場峰會,讓德國攝影師傑斯克·丹澤爾的名字變得遠近皆知,但有一位美國攝影師的名字比他更響亮——皮特·蘇扎,美國前總統奧巴馬的首席攝影師。

「贏得總統的信任是爭取一切拍攝機會的前提條件。」去年2月,在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導中,蘇扎講述了自己服務總統多年的經驗:「民眾對白宮和總統有著十足的好奇心,這種情緒應該得到滿足」「在我的工作中,真正拍攝總統的時長恐怕隻佔1%。大多數時間裡我都是在等,等著發生點什麼,等著看到點什麼」。

奧巴馬8年任期,白宮攝影師共拍攝400萬張官方照片,蘇扎拍攝的佔了近半,其中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很多,比如2011年本·拉登被美軍擊斃當天的白宮戰情室場景,2009年奧巴馬彎腰讓一名白宮職員的孩子摸頭的照片等。

在美國媒體眼中,蘇扎的經歷值得繼任者學習,比如川普的首席攝影師希拉·克雷格海德。事實上,克雷格海德承認自己是蘇扎的粉絲。她曾在美聯社、蓋蒂圖片社等機構工作,在小布希時期做過第一夫人勞拉的私人攝影師,當過前副總統切尼辦公室的圖片編輯,2008年成為副總統候選人莎拉·佩林的競選攝影師。

「他(川普)為何笑得那麼開心?」去年11月,川普的官方標準照公布後,《紐約時報》評論稱,畫面中川普的笑容很搶眼,與他常見的充滿威脅意味、找茬、拒人於千里之外的姿態截然相反。這張照片就出自克雷格海德之手。

據克雷格海德講,包括她在內,共有4位攝影師服務總統,他們這個團隊融合了時尚、軍事和行政背景。但美國「The Verge」網站稱,儘管有禦用攝影師,人們看到的川普的大部分照片要麼來自蜂擁而至的媒體記者之手,要麼來自其下屬的手機。總之,「川普的總統任期不正常,他被拍攝的方式也不正常」。

白宮專職攝影師的歷史始於上世紀60年代約翰遜當總統時,首任「禦用」攝影師是日裔美國人崗本洋一。憑藉和約翰遜熟識的關係,崗本洋一為白宮攝影師定下高標準。之後的歷任「首席」都力求與總統親近,獲得信任。這個群體被稱為「總統的影子」,也因此聲名遠播。

尼克松時期,攝影師奧利弗·標記金斯與多疑的總統之間關係不是很密切,但他拍的尼克松與「貓王」埃爾維斯的合照使他名聲大噪。卡特當總統後,中意的攝影師斯坦利·特雷提科拒絕了他,卡特因此沒有官方攝影師。柯林頓任內的首席攝影師麥克尼利曾拍攝柯林頓與萊溫斯基的照片,並在柯林頓遭彈劾時出庭作證。

有美媒稱,儘管幾十年來都以「握手和咧嘴笑」為主,白宮攝影師已經尋求捕獲總統更私密的表情。照片是一種強大工具,白宮攝影師好像掌握了該工具的鑰匙。

不怕「醜照」流傳的日本首相

默克爾發布的G7峰會照片走紅網路後,6月10日11時13分(日本時間),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推特上轉發了首相官邸發布的一張G7照片。這張照片中,川普正在說著什麼,而安倍注視著川普認真傾聽,默克爾也在側耳傾聽。安倍發的照片與默克爾的相比,「內涵」大相徑庭。

作為政府首腦,安倍參加各種活動的照片,一般由首相官邸通過網站及社交媒體發布。這些照片大部分並非出自首相官邸人員之手,而是由日本各大媒體專業攝影記者拍攝的。

長期以來,日本主流媒體為獲取一手資訊,在首相官邸等重要機構設定了常駐報導組。首相參加各種重大活動,報導組都會派出攝影記者跟隨。他們拍攝的很多好照片會提供給首相官邸,由官邸工作人員負責挑選發布。因此,日本民眾經常看到,首相官邸發布的照片與各大媒體發布的相同。不過,這些照片一般不會涉及版權問題,各大媒體與首相官邸已經形成資訊互通機制,沒有哪個媒體會傻到去向首相官邸要「版權費」。

雖然日本各大媒體在拍攝安倍時機會平等,但日本官方選用照片還是有講究的。比如《讀賣新聞》因在政治立場上偏向安倍政權,他們拍攝的照片往往讓安倍顯得形象高大,會被更多採用。而《朝日新聞》因政治立場與安倍政權相左,拍攝的照片往往讓安倍顯得灰頭土臉,被採用的機會自然很少。當然,日本政府工作人員如果自己拍攝到好照片,也會優先發布。

今年4月20日,《環球時報》記者應邀參加安倍晉三主持的年度賞櫻會。記者發現,現場有戴袖章的記者拿著專業相機拍個不停。而安倍身邊的工作人員為了維持秩序,很少拿起手機拍照。但如果有民眾希望與首相合影,可以委託這些工作人員拍攝。

鮮為人知的是,安倍偶爾還會自己拍照片發在社交媒體上。不過,他的水準實在讓人不敢恭維。本月7日,安倍在推特上發布了一張抵達美國首都華盛頓的照片,但照片上只能看到一群模糊的人影,看不清任何人的臉,甚至「雌雄」難辨。

對於一些展現「安倍醜態」的照片或影片,安倍也表現得很寬容。比如他小跑奔向普京、對美國官員點頭哈腰的照片流傳到網上後,他基本不會有生氣的反應。有意思的是,社交媒體上,這些照片下的負面評論很少,日本網友的留言往往是「首相能為國家利益做到這個樣子,受委屈了」……由於特殊的民族性和文化,日本民眾往往將長官人一些「卑躬屈膝」的表現,看作為國家利益做出的犧牲,而非「有損國威」。

從日本民眾角度看,很多關於首相的照片除給生活帶來樂趣外,還能感受到當首相的不易。民眾想拍就拍,想發就發,即使是「醜態」,安倍也能用來展示親民、忍耐、奉獻的形象。這是他重要的政治手腕之一。

普京的「肌肉」與「攝影的力量」

「謝天謝地,您說的是半裸,而不是全裸。我認為,如果是在休假,沒必要躲躲藏藏。」6月4日,俄羅斯總統普京接受奧地利媒體採訪時做出上述回應。當時,奧地利記者詢問普京他的半裸照問題,提到這些照片不是遊客或狗仔隊所拍,而是他的攝影團隊的作品,有些照片還公布在克裡姆林宮網站上。

這些年,普京的照片流傳很多,他的「硬漢」形象深入人心。正因為如此,當一張普京騎熊的照片瘋傳後,很多人難辨真假,直到今年3月普京親自澄清:「我看過這張照片,我從來沒有騎過熊。」

普京的許多照片是在媒體上公布後引起關注的,包括他駕駛戰機、潛水、參加柔道及冰球賽的照片。2007年,普京在西伯利亞度假時袒露上身騎馬曾博得滿堂彩。這些照片大都是由陪同他參加各種活動的攝影團隊拍攝。

俄新社多年前曾披露稱,普京的私人攝影師團隊由三人組成,其中兩人是尼科利斯基和德魯日寧。前者2006年擔任俄新社攝影記者,2008年被普京調到身邊擔任私人攝影師。後者也在俄新社工作,調到普京身邊前,一直為內閣成員拍照。

2011年,一名叫亞娜·拉皮科娃的25歲模特成了普京的私人攝影師,在互聯網上引發如潮議論,原因是亞娜參選過俄羅斯小姐。為此,普京辦公室不得不對外解釋:「我們不按性別選擇攝影師。拉皮科娃確實是一個好攝影師,她做過模特,這與我們絕對不相乾。這種選擇不是犯罪。」

普京的新聞秘書佩斯科夫稱,由於兩名在編攝影師工作太繁重,所以才增加了一個名額。他稱,在為普京物色攝影師時曾遇到困難,「私人攝影師的工作是苦役般的勞動,報酬遠不像國際圖片社中的同類工作那樣,而是要低得多。政府花了很長時間來挑選攝影師。」

除私人攝影師外,普京的攝影團隊還包括其他俄羅斯大媒體的記者。普京攝影團隊承認,給普京拍照最難之處在於他的日程安排及無法預先導演。普京及其團隊還善於藉助其他媒介力量。2015年,俄羅斯電視1台播出知名製片人索洛維約夫製作的紀錄片《總統》,讓民眾了解普京的意志、抱負和思想,影響甚大。美國《時代》雜誌曾將普京評為2007年年度人物,並派資深攝影師普拉登為普京拍照。普拉登後來稱,那是他「最棒的作品」。

普京被認為是公共形象設計的典型例子,一些學者因此著手研究「普京的肌肉政治學與攝影的力量」。不過,在普京日前連任總統後,美聯社稱,分析家認為,普京的形象出現微妙變化,即開始從鬥士和奇蹟製造者轉向深謀遠慮的年輕團隊長官者,他不再忙於解決手邊的事,而是設計戰略,任命有才華的年輕人來執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