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大學教師高位截癱 病床上完成7萬字博士論文

新京報訊(記者 程亞龍)高位截癱的東北林業大學教師馬超,坐在輪椅上完成博士論文答辯一事引起關注。今日(2月19日)馬超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說,自己今年39歲。2018年4月在行車途中,他與人發生衝突致高位截癱,頸部以下沒有任何知覺。在醫院進行康復治療時,馬超堅持繼續完成學業,歷時4個月,修改7萬多字論文。

2019年1月9日這天,馬超坐在輪椅上開始了答辯。最終,答辯委員會7人全票通過,馬超將於今年4月被授予博士學位。他說,自己的兒子今年5歲,這麽做希望能做個榜樣。“爸爸一直沒有放棄過”。

馬超在答辯完成後與導師合影。受訪者供圖

術後併發症多次昏迷 治療期間提出欲完成學業

“好不容易才保住了命,這博士咱不要了,你活著比什麽都好。”2018年8月份,馬超在病床上第一次向妻子駱春穎提出,想要繼續完成博士學業的想法時,妻子表示不支持,“能把身體照顧好,比什麽都重要。”

此時距離馬超入院,僅過去4個月時間。2018年4月,本是馬超參加哈爾濱工業大學博士論文答辯的時間,但在答辯之前,他在駕車去機場接父親的路上,與後車司機發生衝突,導致高位截癱。

駱春穎稱,由於傷情嚴重,醫院專家為馬超進行了10多個小時的手術,才把他從鬼門關裡救了回來,“命雖然保住了,可是全身都動不了了。”駱春穎說,外傷和長期臥床給馬超帶來了嚴重的肺栓塞及一系列併發症,他曾多次昏迷,進入ICU重症監護室,直到2018年8月,身體狀況才略微穩定下來,但也就是這時,他多次表達想要完成博士學業的想法。

“9月份,算是正式開始修改論文。”馬超稱,入院期間,他得到了很多師友的幫助,無以為報,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完成更多的事兒,告訴大家,自己是可以的。經過幾次堅持,妻子駱春穎最終同意了馬超的想法。

病床上修改論文 輪椅上完成答辯

白天要進行康復治療,馬超則利用晚上時間修改論文。身體不能動,就讓妻子把電腦放到病床前,馬超口述,駱春穎幫其查閱資料,修改內容。

“每天晚飯後,就開始改,有時候到晚上十一二點。”駱春穎稱,馬超身體狀況不穩定。有時候正在改論文,因為低血壓和呼吸不暢,馬超就會面部發白、嘴唇發紫,剛開始他不聽勸,堅持繼續修改,還出現過昏厥的情況。

“有時一晚上才能改一小段。”馬超稱,一切靠自己口述。剛開始不習慣,還曾與妻子發生過不愉快,但這些妻子都沒在意。

歷經4個月時間,馬超根據責任專家評審意見、預答辯專家意見、外審專家評審意見,在病床上完成了對論文的三次修改。2019年1月9日,馬超坐在輪椅上,出現在了哈爾濱工業大學,進行答辯。

“答辯持續了兩個小時。”駱春穎稱,因為答辯期間需要不停的講話,這對馬超其實也是一個考驗。期間她一直在一旁,以免出現意外情況,馬超的一名學妹則協助馬超操作app翻頁等,最終答辯委員會7人全票通過,將在4月份授予馬超博士學位。

駱春穎稱,四個月時間裡,他白天幫助馬超康復訓練,晚上協助其修改論文,幾乎沒回過家,送到母親家的兒子也不能經常見到,但一切都值得,看著通過答辯的馬超高興,她也如釋重負。

對話馬超:“不希望夢想被意外中斷”

新京報:為什麽一定堅持進行博士論文答辯?

馬超:入院後,學院的領導、同事以及我的導師都給了我很大的幫助和鼓勵,我沒有可以回報的。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做更好的自己,告訴大家我是可以的。這其實也是完成我自己的夢想,並給兒子做個榜樣,不希望因為一場意外而中斷。

新京報:每天晚上堅持改論文,身體吃得消嗎?

馬超:身體狀態不好的時候,就改得少一些。狀態好了,堅持的時間就比較久。其實僅靠晚上去查資料修改論文,時間不太夠,有些內容需要查閱很多材料,一晚上可能才能修改一小段。我有時白天在床上也在想怎麽改,晚上讓妻子幫忙操作。

新京報:目前你已通過了博士論文的答辯,下一步有什麽打算嗎?

馬超:身體允許的話,還希望回到學校教書,或者去做一些醫療器械方面的研究。

新京報:有網友為你點讚,有人稱你是“硬核”博士。

馬超:考博士對於一個大學教師來說,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兒,我只是因為身體原因,出現了一些不便。很謝謝大家的關注,希望我的這種堅持,能給其他遇到難處或困境的人,帶來一些鼓勵。

新京報記者 程亞龍

編輯 潘佳錕 校對 王心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