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鄂爾多斯資源換產業成冤大頭:華泰未履約反索賠8倍

  從蜜月到對簿公堂

  張雅楠 田國寶 劉曉林

  7月的鄂爾多斯驕陽似火,從康巴什區沿著天驕路一路向南,在鄂爾多斯大學南側、烏蘭木倫河北側之間便是華泰汽車集團(以下簡稱“華泰汽車”)鄂爾多斯生產基地,這個佔地6000余畝的廠區,大約有三分之二湮沒在荒草中。

  康巴什區是鄂爾多斯於2004年起建、耗資千億打造的新城區,在經歷過挖煤“熱潮”以及“造城”蕭條後,再次成為鄂爾多斯轉型的中樞。2005年,華泰汽車成為鄂爾多斯市政府實施“煤炭資源換產業投資”政策引入的第一個項目。

  隨著城區的發展,華泰汽車生產基地所在地段如今已成為該區的中心,“政府的意思是想讓華泰汽車搬遷,但是華泰不乾。”一位接近鄂爾多斯市政府人士透露。

  圍繞廠區搬遷等問題,政企雙方竟齟齬漸生,甚至不惜對簿公堂。

  2017年初,鄂爾多斯市國土資源局康巴什新區分局(以下簡稱“康巴什區國土資源分局”)將華泰汽車起訴到法院,要求華泰汽車限期移交建築、土地等不動產,辦理資產移交手續。華泰汽車也進行反訴,提出了近33.58億元的拆遷安置補償要求,最終內蒙古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認定,由於不具備受理條件駁回了雙方訴求。

  鄂爾多斯市國土資源局辦公室一位人士表示,這一事件由康巴什區政府辦理、康巴什區國土資源分局具體操辦,“市裡只是做巨集觀指導,並不參與。”

  7月17日,華泰汽車集團董事長張巨集亮在回應經濟觀察報記者時稱“沒有這回事”。華泰汽車公關部人士表示,鄂爾多斯基地一直在正常排產,沒有聽說任何關於工廠要拆遷的計劃。

  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的華泰汽車涉訴裁判文書顯示,2017年9月17日,內蒙古高級人民法院對“鄂爾多斯市國土資源局康巴什新區分局、榮成華泰汽車有限公司鄂爾多斯市分公司房屋拆遷安置補償合約糾紛”及“鄂爾多斯市國土資源局康巴什新區分局、鄂爾多斯市華泰汽車車身有限公司房屋拆遷安置補償合約糾紛”等民事糾紛做出二審裁定書。

  在以低價獲得6000畝土地和“配比”贈送的兩座煤礦為條件入駐鄂爾多斯之後,華泰汽車並未兌現當初承諾的產能投資和利稅貢獻。華泰汽車官方宣傳中曾提出,2015年達到30萬輛整車生產產能、年產值600億元。

  鄂爾多斯經信委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年華泰汽車鄂爾多斯基地僅生產了1.76萬輛汽車,實現產值13.5億元,與華泰汽車宣稱的目標相去甚遠。

  與此同時,華泰汽車在康巴什區的6000畝土地價值提升了八倍,華泰汽車當年獲取土地成本大約為6000萬元。2017年雙方對簿公堂時,華泰汽車向康巴什國土資源分局提出的土地補償要求達到4.8億元。

  13年前的座上賓,13年後卻成“釘子戶”,華泰汽車與鄂爾多斯這場糾紛,成為當年“資源換產業”政策發展路徑下的一個縮影。

  搬遷“引爆”矛盾

  康巴什區前身為青山開發區,2003年6月,鄂爾多斯市人大常委會通過市政府搬遷至此的決議;2004年5月,新區建設啟動;2006年,市政府和市直機構、醫院、教育部門等正式搬入。

  同時,煤炭資源所變現的巨大財富,使得康巴什新區快速成為全球矚目的沙漠新城。為了擺脫單一經濟模式,2005年鄂爾多斯市政府開始以稅收優惠、低電價以及配套的煤炭資源等招商政策,引入了華泰、奇瑞等汽車企業投建生產基地。

  十年之後的2016年,康巴什新區啟動了新一輪的城市轉型和發展戰略。2016年6月,國務院正式批準在鄂爾多斯市設立康巴什區。次年12月,康巴什區人民政府正式掛牌成立。

  新的轉型意味著新的城市規劃。而康巴什區在成立之初,就面臨著發展太空拓展的問題。康巴什區北部和南部都是山地丘陵,真正適合發展的平地並不多。隨著康巴什區產業定位逐步轉向旅遊和現代服務業,區內工業企業的外遷事宜日益緊迫。

  2013年11月16日,在華泰汽車鄂爾多斯分公司二期工廠投產8個月後,就華泰汽車鄂爾多斯基地建築物拆遷及補償等相關事宜,康巴什區國土資源分局與華泰汽車簽署了《拆遷補償協定》。

  按照計劃,華泰汽車逐步從康巴什區搬遷至位於伊金霍洛旗的空港物流園區。但2014年到2016年期間,搬遷工作並沒有任何實質進展,雙方達成的拆遷協定未被執行,矛盾在搬遷過程中逐步白熱化。

  2016年四季度前後,康巴什區政府向鄂爾多斯市政府請示收回華泰汽車康巴什廠區土地。2016年11月7日,鄂爾多斯市政府正式下發《關於華泰汽車集團康巴什廠區土地使用權回收相關事宜批複》。

  在這份批複中,鄂爾多斯市政府表示:鑒於當初由康巴什新區出讓土地,且項目管理等工作均由新區負責,現要求你委(康巴什新區管理委員會)嚴格按照審計整改意見要求,依法依規按時限做好土地、廠區搬遷等工作。

  2017年初,就華泰企業不履行《拆遷補償協定》,康巴什區國土資源分局向東勝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最後因華泰汽車提出管轄權異議,2017年1月16日康巴什區國土資源分局進行撤訴。

  康巴什區國土資源分局轉向內蒙古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提出同樣訴訟,要求華泰汽車繼續履行《拆遷補償協定》,限期完成搬遷動產及土地、建築物等資產移交手續,同時支付共計7246.45萬元違約金。

  同時華泰汽車也提出反訴,要求康巴什區國土資源分局支付被拆遷房屋補償、土地使用權回購補償、搬遷設備費、廠區路線硬化綠化損失、管網損失、停產停業損失、庫存損失、臨時安置職工補償等累計約33.58億元。

  內蒙古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認為,當時雙方簽署的《拆遷補償協定》僅僅涉及建築物拆遷及補償,並不涉及土地、路線、綠化等方面,雙方並沒有達成全面的拆遷補償協定,由此引發的糾紛不是平等主體之間的民事糾紛,並不在法院受理範圍內。

  一審結果出來後,康巴什區國土資源分局和華泰汽車同時提出上訴。但二審維持了原判,即駁回雙方各自訴求。華泰汽車廠區搬遷工作就此擱置。

  6000萬元和4.8億元

  對雙方矛盾具體資訊,涉事各方都諱莫如深。

  不過,相關法律訴訟裁判文書及政府公示檔案,透露了雙方矛盾的一些細節。

  首先,鄂爾多斯市政府批複收回華泰汽車康巴什廠區的土地檔案中,提到“嚴格按照審計整改意見要求”等字句,這意味著政府回收華泰汽車廠區土地和建築物,除了城市規劃之外,另一個重要依據是“審計整改意見要求”。

  其次,康巴什區國土資源分局在再訴中提出“《合作協定書》是否完全履行,不應該成為《拆遷補償協定》不履行的理由”。這說明,華泰汽車曾將政府沒有完全履行《合作協定書》作為不履行《拆遷補償協定》的理由。

  由於部分在鄂爾多斯通過資源換產業落地的企業,在獲取煤礦後並沒有進行實質投資或投資額度並沒有達到承諾水準。2011年鄂爾多斯市政府開始調整招商引資政策,要求根據“企業投資到什麽程度,政府資源就到位什麽的程度”。華泰汽車並沒有透露康巴什政府沒有完全履行《合作協定書》的具體情況。

  落地康巴什十三年的華泰汽車鄂爾多斯基地包括車身、發動機和變速箱等整車、零組件生產板塊,與對外公布的目標相比,寫在華泰汽車城宣傳欄裡的規劃更大:2015年產業園完全達產,年產100萬台發動機、100萬台變速器、100萬輛整車,完成工業產值2250億元以及等額汽車零組件產值。

  2007年3月,華泰投資10億元的一期5萬輛整車生產線投產,其組裝的車一度成為鄂爾多斯政府指定用車。按原定計劃在2006年8月投資17億元的二期15萬輛整車產能,直至2013年才投產了一款新車。

  鄂爾多斯市經信委數據顯示,2017年,華泰汽車鄂爾多斯基地全年整車產量僅為1.76萬輛,同比下降7.8%;產值為13.5億元,同比下降19.6%。此前承諾的超過百億稅收和2萬人就業稅無從支撐。

  目前整個華泰汽車鄂爾多斯地基大約有三分之二的區域處於閑置狀態,根據鄂爾多斯市國土資源局公布的土地產權證統計,目前,華泰汽車真正利用的土地大約為2280畝左右。“如果滿足華泰汽車要求,等於政府低價提供給你土地、資金,不僅沒有得到回報,還要用更高價格回購回來,政府當然不幹了。”上述接近鄂爾多斯市政府人士表示。但政府想通過成本異地置換方式達到搬遷目的,而又得不到華泰汽車的支持。華泰汽車更希望獲得相應補償。

  雙方曾一度出現過緩和跡象。2016年9月份,鄂爾多斯市政府主要官員與華泰汽車負責人會面不久後,鄂爾多斯空港物流園區管委會與華泰汽車簽署項目投資合作協定。搬遷工作似乎出現轉機。

  根據雙方約定,項目總投資130億元,將建設自動變速箱、發動機、常規汽車和新能源汽車等生產項目。

  2017年4月,華泰汽車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助理麥國俊在與空港物流園區管委會主任邊東會見時稱,新工廠施工圖紙已設計完成,資金也已到位,正在加緊推進項目立項、土地報批等前期手續,爭取在當年7月底8月初具備開工條件,2018年初實現一期項目投產運營。不過,時至今日該項目仍未獲得建設土地。

  “資源換產業”反思

  新世紀以來,憑借煤炭資源多年積累起來的財富,鄂爾多斯市開始經濟轉型,試圖依托煤炭資源重點發展煤化工、機械製造、重型裝備和汽車等產業,鄂爾多斯希望借這些產業擺脫對“羊、煤、土、氣”自然資源的依賴。

  此時國內正處於《汽車產業發展政策》(2004年發布)掀起的汽車投資熱潮中。2005年,華泰汽車首先“響應號召”,以150億元投資承諾邁入汽車業一片空白的鄂爾多斯,獲得1萬元/畝的康巴什新區土地6000畝、10億元的政府貸款和兩處煤礦。

  隨後奇瑞汽車也以200億元的投資協定入駐東勝老城區,同樣拿到一座16.6億噸的煤礦;中興特種車也宣布投資40億元進入這片富饒之地。據悉,截至2011年8月底,鄂爾多斯裝備製造基地已引進項目45個,協定總投資額3200多億元,其中汽車製造業項目10個。

  按照2009年內蒙古自治區政府頒布的50號檔案——《關於進一步完善煤炭資源管理的意見》規定,煤炭資源配置條件是“一次性完成固定資產投資額在40億元以上的新建大型裝備製造和高新技術項目”;配置標準是“固定資產投資每20億元配置煤炭資源1億噸,一個項目主體配置煤炭資源最多不超過10億噸。”

  而這一投資門檻的存在,使得一些實力並不匹配的企業到鄂爾多斯投資,都拍胸脯承諾至少投資40億元。顯然,華泰汽車和奇瑞汽車拿到的煤炭資源配比遠超此標準。

  2008年1月份,華泰汽車為儲量8億噸的唐家會煤礦引入安徽淮南礦業集團,雙方共同成立鄂爾多斯市華興能源有限責任公司,其中淮南礦業持股70%,華泰汽車間接持有30%股權。同一年,華泰汽車將碾盤梁煤礦礦權轉賣給山西普大煤業集團,獲利達7億元。

  在上述華泰汽車公關部人士的口中,鄂爾多斯基地三期最終規劃已經變為35萬台整車以及30萬台發動機。至於何時能達成,對方表示,目前並沒有具體時間表。截至發稿前,華泰汽車方面仍未就其在鄂爾多斯的現有產能利用情況進行回復。

  華泰汽車鄂爾多斯基地建設之初,主要是為了滿足俄羅斯等周邊國家的訂單需求,不過,2015年,華泰汽車在俄羅斯擁有了自己的代工廠。2017年,華泰汽車的總部遷至天津,並借當地電池產業鏈,大舉投資天津基地,重點發展新能源車。

  不僅華泰汽車在鄂爾多斯的投資低於預期,奇瑞汽車承諾的年產30萬輛SUV、皮卡、商務車以及改裝車的項目同樣如此。來自鄂爾多斯經信委的資訊顯示,奇瑞2016年在鄂爾多斯生產了7.8萬輛汽車,2017年降為6.19萬輛,加上華泰的1.76萬輛,2017年,鄂爾多斯全市共生產汽車8.1萬輛(電動車325輛),產值僅42.9億元。

  由於華泰汽車整車生產二期項目進展緩慢,2010年就有消息傳出,鄂爾多斯市政府準備收回華泰汽車6000畝土地。2011年,鄂爾多斯民間借貸和房地產危機爆發,產業轉型更新之路開始變得困難。

  2013年開始,鄂爾多斯開始清理整頓配置給企業的煤炭資源,但由於華泰、奇瑞手中的煤礦資產都已轉讓,已無法收回。

  而正是這一年,康巴什區啟動又一次經濟轉型更新嘗試。隨著康巴什區的重新開發,華泰汽車6000畝市中心城區土地的產權糾紛出現。

責任編輯:李彥麗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