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日本“拂曉”號探測器發現金星雲中巨大條紋結構

科技日報東京1月14日電 (記者陳超)日本神戶大學、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等組成的研究小組近日宣布,他們通過“拂曉”號金星探測器發現,覆蓋金星的雲中存在巨大的條紋結構,並通過大規模數值模擬,再現並闡明了條狀結構的機理。 金星上空45—70公里處被厚厚的硫酸雲層覆蓋,觀測困難,因此金星的大氣現象尚有許多未知部分,如大氣超循環等。調查金星天氣,可加深對地球天氣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理解。

“拂曉”號首次觀測到金星北半球從西北至東南方向、南半球西南至東北方向有數條寬幅數百公里、延伸近萬公里的白色條狀結構,呈南北對稱貫穿赤道。研究小組將其命名為“行星規模條狀結構”。這種巨大條狀結構在地球上尚未觀測到,是金星特有的現象。

研究人員將“拂曉”號上的IR2照相機捕捉的金星下層雲詳細數據,與金星大氣數值模擬計算程式“AFES-Venus”的高解析度模擬進行了分析比較,發現行星規模條狀結構的成因關鍵是“寒帶噴射氣流”。在地球的中高緯度地帶,消除南北大溫差的大規模流動(傾斜不穩)形成溫帶氣旋、移動性高氣壓和寒帶噴射氣流。模擬結果顯示,金星大氣雲層也有同樣作用機理,在高緯度帶形成噴射氣流;而在低緯度帶,由於大規模流動分布和行星自轉效果的大氣波動(羅斯比波),會出現從赤道至緯度60度附近的巨大渦旋。噴射氣流加入其中,形成渦旋傾斜、伸展,北風和南風衝突形成條紋狀會聚區。在會聚區,南北風變成強烈下降流,在薄雲層領域形成行星規模條狀結構。羅斯比波與雲層下部的橫跨赤道的波動(開爾文波)結合,因此維持了南北對稱性。

研究成果刊載在近期的《自然·通訊》上。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