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方大炭素:盛宴過後高處不勝寒?

  最牛股新舊事

  花無常開日,但,每年的最牛股榜單,總有似曾相識的情節。

  榜單上證券代碼的更迭,隱藏著投資人的新投資邏輯。

  本期A股樣本觀察,通過跟蹤2017年表現牛的個股的投融資演變,亦試圖預估過往熱點未來的價格走勢。

  更重要的,價格變動引發的資本市場趨勢性追風,還會演繹那個令人心情澎湃的故事嗎?(李新江)

  剔出次新股,方大炭素(600516.SH)在2017年A股牛股排行榜中位列第三位。

  但就在3月5日,方大炭素毫無征兆的跌停,再度吸引市場的關注。

  淨利潤從6745萬到36.2億元、炭素製品毛利率提升63.85個百分點、人均創收78萬元、股價最高漲幅逾400%……

  過去的一年,方大炭素創造了太多的傳奇。

  3月7日,21世紀經濟報導A股樣本觀察團隊,對位於成都市龍泉驛都大道西路145號的方大炭素西南生產基地蓉光炭素進行了實地走訪。記者發現,當前炭素行業環境並未出現大幅改變,雖然石墨電極價格有所回落,但是仍然維持在歷史較高水準。

  蓉光炭素是方大炭素旗下最重要的生產企業之一,2017年為上市公司創造了近3億元淨利潤。

  “年後,還時常看到貨車排隊進廠的情況,數量同去年八九月份相比,也沒有明顯減少。”接近蓉光炭素的劉宇(化名)3月7日介紹稱,由於環保因素,汙染較為嚴重的焙燒車間已經停產,但是石墨化、精加工兩個車間仍在運行。

  值得關注的是,方大炭素飆漲包含了資本、產業兩個層面。一方面是彼時A股瘋狂追逐周期股,另一方面則是利潤劇增所帶來的估值提升。

  回歸資本議題,方大炭素背後,亦隱藏著A股大資金配置邏輯調整的秘密。

  周期潮起

  距蓉光炭素工廠1公里附近,建立起多個居住區。周邊拆遷,玻璃廠停產,塑膠廠搬遷。

  實際上,蓉光炭素亦已經啟動搬遷,石墨電極共6個車間,目前已經停了4個,只剩下2個汙染較小的車間在運行,分別為精加工、石墨化車間。

  這裡正是方大炭素2017年傳奇故事的核心,高昂淨利潤的“產地”之一。不少周邊的受訪人士,亦對方大炭素去年的景氣表現“驚歎不已”。

  實際上,相比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啟動的時間,炭素行業要稍顯滯後,而方大炭素的走紅,則更似“巧合”。

  2016年鋼鐵價格的恢復性上漲後,2017年國內鋼鐵行業繼續推進去產能,並將目光瞄準了對中頻爐的清理上。

  面對持續飆漲的噸鋼生產利潤,企業顯然不願就此放棄,並希望通過產能置換的方式,採用電爐鋼來替代被清理掉的中頻爐煉鋼。而電爐煉鋼法的必備原料,便包括了廢鋼、石墨電極。

  反觀石墨電極行業,前幾年大多數炭素企業陷入虧損,並出現停產、半停產的情況,同時行業規模也相對較小。

  據中國炭素行業協會不完全統計,石墨電極國內產能約100萬噸,2017年產量約60萬噸。

  而方大炭素蘭州、撫順、合肥和成都四個生產基地,合計石墨電極產能更是高達15萬噸。換言之,公司佔據了整個市場30%左右的供給。

  隨著電爐鋼帶來的新增需求增加,原本脆弱的供需關係隨之打破,於是石墨電極迎來飆漲。

  百川資訊3月9日提供的數據顯示,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超高功率300-600mm石墨電極市場均價始終維持在2萬元/噸以下。

  但是自2017年5月開始,這一價格開始突破2萬元,並於8月開始大幅拉漲,至當年9月更是一度漲破14萬元/噸以上。

  作為行業龍頭的方大炭素,對於行業景氣度的提升似乎也早有預判。

  2017年5月,方大炭素黨委書記胡建忠便曾在公司網站發表署名文章,“公司發出‘大乾60天,實現雙過半”的號召,要求全體幹部員工積極行動起來,擼起袖子加油乾!”

  由於成本端變化幅度較小,石墨電極的飆漲直接使得相關生產企業利潤太空劇增。方大炭素年報便顯示,2017年公司炭素製品毛利率為78.82%,較2016年同期提升了63.85個百分點。

  如此提升幅度,放在整個A股也是絕無僅有的。更為驚人的是,2017年36億元的利潤,方大炭素幾乎隻用了半年時間便實現了。

  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淨利潤尚不過4.12億元,到三季度石墨電極突破10萬元/噸時,單季度淨利潤迅速飆升至16.1億元,四季度同樣維持在16億元。

  而按照公司4645人的員工總數折算,方大炭素2017年人均利潤更是接近78萬元,這一水準幾乎可以與牛市中的一家券商相比。

  此外,年報中的一些數據,也反映出了上市公司的生存狀態。

  由於在石墨電極飆漲期間,斷貨一度成為常態,下遊企業排隊等貨的情況更是頻頻上演,所以還可以看到另外一個很有意思的數據。

  2017年,方大炭素差旅費支出僅有128萬元,而上年同期則為526.5萬元。顯然,彼時的公司行銷人員差旅次數明顯減少,只需等待客戶上門拿貨即可。

  財富盛宴

  方大炭素的突然崛起,相應也帶來了一場財富盛宴。

  二級市場首當其衝,同時反應也要稍稍領先於石墨電極的價格走勢。2017年5月2日,方大炭素收盤價僅有9.62元。

  但是從2017年7月超高功率石墨電極突破4萬元/噸開始,方大炭素股價開始直線拉漲,並在當月取得了117%的漲幅,傲視滬深兩市。

  一時間,方大炭素也成為了彼時A股市場的重要風向標。事實也證明了,早期進場的投資者無疑是極具眼光的,2.11元每股收益,即使按照15倍的PE計算,股價也應該在30元以上。

  而30元正是方大炭素的第一輪高點附近,隨後在石墨電極繼續摸高的刺激,公司股價更是一度衝高至39.2元。

  對於本輪財富盛宴,長期跟蹤產業趨勢變化的投資者無疑具備明顯優勢。

  2017年中報顯示,華安策略優選等4隻基金,以及彭世勇等3名牛散搶佔了方大炭素的第一波先機。其中,上述4隻基金便包含了私募機構深圳凱豐投資。

  據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了解,深圳凱豐投資具備很強的產業投資背景,公司建立之初便是以大宗商品投資為主,公司董事長同樣出身於期貨公司,並曾擔任中證期貨(現更名“中信期貨”)產業中心總經理等職務。

  只是到了三季度底時,上述新進機構和牛散便已經開始撤離,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再次換了一波新的面孔。僅有牛散馬為民按兵不動,總持股數量仍高達600.2萬股。

  至此,最為豐厚的“魚身”已經吃完,空留下華泰證券、中國國金、陝西秦煤運銷公司等3家機構去博取“魚尾”行情。

  不難看出,只有牛散馬為民幾乎吃到了方大炭素“全部”的漲幅,而其他私募、公募則秉承了“撈一票”就走的原則,而這也是其機構特點、產品屬性所決定的。

  在分食本輪財富盛宴過程中,自然也少不了方大炭素的高管、員工。

  早在2017年3月,方大炭素便曾審議通過股權激勵方案,並於同年6月進行調整,其激勵對象更是高達649人。

  如今,方大炭素的高管身家全部2000萬起步。

  據統計,董事長楊光、總經理黨錫江等13名董事、高管最少獲得的股票數量為95萬股,按照3月9日27.22元/股的收盤價折算,市值高達2586萬元。更何況,楊光和公司董事閆奎興、何忠華三人被授予的股票數量高達180萬股。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員工獲得的限制性股票的授予價格僅有4.71元/股,個中收益令人心羨,滿打滿算至今也不過一年時間而已。

  激情過後

  “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方大炭素是否也難擺脫這一規律?

  至少從近期二級市場表現來看,確實如此。3月5日,驚蟄,一則石墨電極降價的消息不脛而走,這成為了方大炭素盤中閃崩的導火索。

  Wind數據顯示,5日主力資金淨流出高達10.32億元,雖然隨後幾天主力流出幅度減弱,但是始終未見資金回流。

  “短線、波段資金,都十分重視歷史漲幅,比如漲幅超過兩三倍的個股,即使看好也不會重倉去押寶。”西藏隆源投資總監蔣競松3月9日評價稱,同時方大炭素成交量也在逐級降低,日成交量的峰值、峰谷已經與前期無法相比,資金興趣降低明顯。

  籌碼變化似乎也印證了上述判斷。從2017年二季度開始,方大炭素股東戶數總13.28萬逐級增加到了四季度底的23萬戶。

  那麽,方大炭素的行業環境是否出現了重大改變?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調查發現,雖然石墨電極價格有所回落,但是目前仍維持在歷史次高位的水準,同時方大炭素內部經營情況保持正常。

  據百川資訊數據,3月至今,超高功率石墨電極、高功率石墨電極價格分別跌破12萬元/噸、10萬元/噸,但是回落幅度相對有限。

  “按照現在的針狀焦等原料價格計算,超高功率石墨電極成本在4萬元至5萬元之間。”百川資訊炭素行業分析師宋娟3月9日介紹稱。

  這意味著,其生產利潤仍持維持在較高水準。

  此外,從記者對成都蓉光炭素的走訪來看,雖然未來廠區將搬遷,但是目前產量並未受到明顯影響。

  據劉宇介紹,蓉光炭素共有6個車間,4個車間為一焙至四焙車間因環保因素停產,並將焙燒、浸漬等流程轉移到了其他地區進行,公司廠區隻負責最後的石墨化和精加工。

  記者3月7日也在現場看到,有裝滿生料和成品的貨車不斷從公司經過,同時公司內部也不斷傳出了設備運行的聲音。

  既然如此,為何方大炭素二級市場的表現卻不如人意?這與當前市場對未來行業的預期不無關係。

  “去年八九月份開始,內蒙古、山西大同便已經有新的產能釋放,這可能會帶來每年幾萬噸的增量。”宋娟介紹稱。

  反觀下遊鋼廠,目前廢鋼價格已經上漲,而鋼材價格則出現回落,電爐鋼利潤太空受到擠壓,所以,目前鋼廠多持有觀望態度,而非去年的大肆搶貨。“關鍵還在於鋼價,只有利潤太空足夠吸引人,企業才會加大對石墨電極的採購,消耗速度就會非常快”,宋娟說。

  只是,從鋼鐵行業今年的趨勢來看,似乎也並不如前兩年樂觀。

  蘭格鋼鐵分析師徐莉穎3月9日便指出,2016年、2017年鋼鐵行業去產能分別完成6500萬噸、5000萬噸,距“十三五”1.5億噸的目標僅剩下3500萬噸的缺口,所以2018年的去產能數量被劃定為3000萬噸,“可以肯定是,去產能對2018年鋼價上漲的邊際效用是逐漸減弱的。”(編輯:李新江)

責任編輯:陳靖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