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系統詳解:頸椎病的臨床診治技巧!

針刀醫學臨床診療與解剖班

定義

由於頸椎間盤退化,進而發生椎體骨質增生硬化、邊緣骨贅形成、黃韌帶肥厚及後縱韌帶骨化等病理改變,刺激神經、血管或頸脊髓造成各種臨床癥狀的疾病。

解剖特點

頸椎功能部門由5個關節構成:兩個關節突關節、兩個鉤突關節、椎間盤。

頸椎椎管內神經組織(脊髓和脊神經)佔椎管容積的較大比例,加上頸椎節段的屈伸、側屈、旋轉活動度較大,使微小的退行性變即可產生明顯的臨床癥狀。

病理生理

椎間盤退變

7歲 30歲 70歲

頸椎退行性改變

臨床特點

1、發病年齡一般偏大,但有年輕化趨勢;

2、癥狀表現複雜多變;

3、經常是兩種以上類型的癥狀同時存在,患者主訴較多;

4、反覆發作,進行性加重;

5、與某些內科疾病癥狀相似,需仔細鑒別。

病理分期

1、頸椎病前期

X線片提示頸椎有各種程度不同的退變,包括明顯的骨贅形成等,但頸椎椎管不狹窄,亦無明顯臨床癥狀與體征,無需特殊處理,可稱之為頸椎退行性變。此期應囑其注意避免外傷及慢性勞損,一旦出現癥狀,隨時就診。

2、頸椎間盤症期

單純性頸椎間盤症:椎間盤開始變性,椎間隙變窄,頸椎失穩,無明顯神經及脊髓受壓體征。

頸椎間盤突出症:突出的髓核刺激或壓迫神經根或脊髓,癥狀和體征的波動性較大,正規的非手術治療有效。

頸椎間盤脫出症:髓核穿過破裂的後縱韌帶進入椎管內,突然出現較重的神經根及脊髓癥狀。早期行非手術治療可緩解,無效則行前路椎間盤摘除加固定融合術。

3、骨源性頸椎病期

增生的骨贅、骨化的後縱韌帶等刺激或壓迫脊髓及神經根、交感神經、椎動脈所致。椎管矢狀徑的大小對疾病的發生髮展有重要意義。

中央型——脊髓前方受壓,以運動障礙為主;

側後型——壓迫脊髓側方及神經根;

鉤椎關節型——可刺激或壓迫神經根或椎動脈;

食管壓迫型——椎體前方骨贅壓迫食管,導致梗阻或吞咽困難。

4、脊髓變性期

脊髓長期受壓發生變性。MRI可提示脊髓信號改變或出現空洞。此期手術效果不理想,術前應向患者及家屬言明預後,以免引發不必要的醫療糾紛。

分型

神經根型--以上肢感覺及運動障礙為主;

椎動脈型--與頭部位置有關的眩暈;

頸型--以頸、肩部的疼痛不適為主症;

交感型--可表現視覺異常、心律異常、肢體發涼、出汗等多種交感功能紊亂癥狀;

脊髓型--肢體感覺、運動障礙,下肢肌張力增高,病理反射等;

混合型--存在兩種以上上述類型者。

頸椎病的不同癥狀表現

診斷

頸椎病的診斷三個因素:

頸椎間盤(或椎間關節)必須存在退行性變;

此種退變影響了相應的脊髓、神經根、椎動脈和交感神經,從而出現了相應的臨床表現;

這些臨床表現與影像學所見的節段相一致。

頸型頸椎病

病因:頸椎間盤病變引起,竇椎神經受壓

癥狀:頸部疼痛、酸脹等不適,放射到枕頂部或肩部。頭頸活動偏向一側時癥狀加重。常與勞累有關。

神經根型頸椎病

病因:椎間盤、骨贅壓迫或關節鬆動刺激神經根而發病。

癥狀:頸神經根性疼痛,伴有頸神經根分布區域的感覺異常,如麻木、痛覺過敏等。

1.具有較典型的根性癥狀(麻木、疼痛),其範圍與脊神經所支配的區域一致;

2.壓頸試驗或上肢牽拉試驗陽性;

3.X線片顯示曲度改變、不穩、骨贅;

4.痛點封閉無明顯效果。

5.臨床表現與X線片上異常所見,在節段上相一致;

6.除外TB、腫瘤、胸廓出口綜合症、肩周炎、網球肘、肱二頭肌肌腱炎……

脊髓型頸椎病

病理:脊髓受壓。

病因:中央後突的髓核、椎體後緣骨贅、增生肥厚及鈣化的後縱韌帶等。

下頸椎管相對較小,且活動度較大,故脊髓受壓容易發生。

主要表現為慢性、進行性的四肢感覺及運動功能障礙。

頸椎間盤退行性改變造成脊髓受壓和缺血,引起脊髓傳導功能障礙,分為:

中央型:發病從上肢向下肢發展

周圍型:發病從下肢向上肢發展

半側型:半側運動障礙重,另半側感覺障礙重

交叉型:左上肢及右下肢損害重而右上肢及左下肢損害輕

1.臨床上有頸段脊髓受損表現;

2.X線片上顯示椎體後緣多有增生性骨贅,椎管矢狀徑狹窄;

3.除外、椎管內腫瘤、蛛網膜粘連……

4.必要時做脊髓造影、CTM、MRI。

椎動脈型頸椎病

鉤椎關節增生,對椎動脈產生擠壓或刺激,引起腦供血不足,以頸性眩暈為主要表現。

交感型頸椎病

頸椎間盤退行性改變刺激或壓迫頸部交感神經纖維,引起一系列癥狀者。

頸部不適合併交感神經興奮或抑製癥狀。

食管型頸椎病

吞咽困難:尤其是乾燥之食物

X線平顯示椎節前方有骨贅形成

鑒別診斷

椎間孔外的神經卡壓症(胸廓出口綜合症);

運動神經元疾病(脊髓側束硬化症);

肩關節疾病;

末梢神經炎;

內耳眩暈及內科眩暈症;

冠心病心律失常等。

治療

(一)非手術治療:休息;頸圍固定;抗炎、肌松藥物治療;良好姿勢;伸肌增強鍛煉;物理治療。

頸椎病是由於椎間盤退變,繼而骨贅形成,椎管和椎間孔狹窄,導致對神經組織壓迫和產生動力性不穩,非手術治療對此往往無能為力,其實際治療作用較少,而只能夠短期地緩解癥狀。特別是脊髓型頸椎病患者保守治療效果不滿意。

(二)手術治療

手術適應症

1、不穩:單純的退行性不穩很少單獨作為手術適應症;頸椎椎節不穩最好發於C4-5節段,其次是C5-6;頸椎不穩可通過攝頸椎過伸過屈側位片進行觀察;嚴重的不穩可出現半脫位,從而壓迫脊髓,可通過後路手術減壓並行椎節融合,以重建穩定。

2、畸形:頸椎畸形源於椎間盤退變,椎間隙高度的丟失使頸椎前凸減小甚至後突畸形,此時後方小關節接觸面積減少,加劇了頸椎的不穩。常同時伴有神經的壓迫。通過經前路的椎間盤切除,椎間隙撐開植骨融合,可重建頸椎的生理前凸。

3、壓迫:是最常見的手術適應症。脊髓的壓迫可來自椎節後緣的骨贅、後縱韌帶增生骨化、頸椎間盤突出等,可導致脊髓功能的改變和喪失。神經的壓迫可來自鉤突關節、小關節突的骨贅,突入椎間孔或椎間高度的丟失導致的椎間孔變窄。

頸肩痛及牽涉痛不是手術適應症。頸椎間盤退變雖然可以引起明顯的癥狀,但很少導致足以採取手術治療的疼痛,並且非手術治療效果較為理想。

如果頸肩痛和牽涉痛與頸椎不穩、畸形和神經受壓有關,此種繼發性疼痛有手術適應症。

手術方式

1、經前路頸椎手術

最常用的是前路椎間盤切除植骨融合術;可進行椎管較廣泛減壓的椎體切除術加植骨融合術;用於單純性椎間盤突出的前路非融合性椎間盤切除術;前路顯微椎間盤摘除術;較少採用的用於椎動脈受壓的前路椎動脈減壓術。

前路非融合性椎間盤切除術:用於單純性頸椎間盤突出症。由於手術切除了椎間盤,可導致後期椎間高度丟失,生理前凸改變,椎節失穩,椎間孔狹窄,從而加重頸椎退變,產生新的癥狀。我們不推薦此術式。

前路椎間盤切除加融合術:一般用於不多於兩個節段的頸椎間盤突出症。由於在椎間盤切除後同時行椎間隙撐開,植骨融合,既恢復了頸椎的生理前凸,又重建了椎節的穩定,臨床遠期療效較為滿意。

前路椎體切除加融合術:對多節段的頸椎病,如果影像學提示,兩個椎間隙間的骨贅的切除範圍已達到椎體中部,使椎體中部的脊髓已明顯受壓,此時應行前路椎體切除術,以保證對椎管和神經根的減壓。然後進行植骨融合以重建椎體高度和穩定。

關於融合:以前的頸椎前路融合,通常取帶三麵皮質骨的自體髂骨進行植骨。此方法常用於前路椎間盤切除術後的椎間融合,報導有較高的融合率。但遠期可能會出現的高度丟失問題已有較多報導,尤其在行多個椎體切除的患者已不主張採用。頸椎Cage和鈦網融合器的應用可有效解決這個問題。但融合區的剛性過大,從而可能加速鄰近椎節退變的問題正逐步得到人們的重視。

成功的融合,需要一個穩定的環境,所以有必要在融合術後同時行前路鋼板內固定,既可為融合提供椎節間的相對穩定,又有效地維持了椎間高度。

對於鋼板所提供的穩定應看成是臨時穩定,因鋼板在後期有較高的鬆動率。永久穩定只能依賴有效的融合。

放置融合物時必須先撐開椎間隙,以恢復接近生理狀態的前凸,對手術療效具有重要的意義。

前路顯微椎間盤切除術:在完美地解決病變部位的同時,儘可能少地干擾正常的生理結構是每一個外科醫生所追求的。微創手術也許會成為外科手術的一種趨勢。同時也對外科醫生的手術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前路手術併發症:喉返神經損傷引起聲音嘶啞;左側入路操作時損傷胸導管;交感神經損傷引起Horner』s綜合征;頸動脈、椎動脈和頸內靜脈的損傷,出現難以控制的大出血;氣管損傷引起術後氣道阻塞,呼吸窘迫;食管被牽拉後出現術後較長時間的吞咽困難;脊髓及神經根損傷;硬膜囊破裂腦脊液漏;植骨塊脫出、內固定鬆動、融合失敗、假關節形成;供骨區的疼痛。

併發症的預防:術前仔細複習解剖,熟悉手術進路;做好充分的術前準備,明確診斷,選擇合適的術式及入路;術中操作應輕柔,避免暴力;術前備好充足的手術器械,以便能在術中選擇最合適的器械進行精確的操作;術中拉鉤要估計組織的耐受性,及時調整拉鉤的力量和時間。

2、頸椎後路手術

全椎板切除術;椎板成形術: A、Z形椎板成形術; B、單側椎板切開擴大成形術(單開門); C、中央擴大成形術(雙開門)。

全椎板切除術:能夠使病變節段的脊髓和神經根得到徹底的減壓,近期的效果較好。該術式嚴重地破壞了脊椎的後結構,頸椎趨向不穩,並易發生後突畸形,尤其是年輕人。故該術式正逐漸被放棄。

頸椎椎板成形術:是一種已被普遍接受的較為成熟的手術方法。特點:

1、較小地減小脊柱的支持功能,防止脊柱不穩;

2、 以骨組織覆蓋了大片的硬膜囊,減少了瘢痕組織對其的擠壓;

3、 較術前脊柱活動減少了1/3~1/2,但對日常生活沒有影響;

4、脊髓同時獲得廣泛減壓;

5、遠期隨訪療效滿意。

頸椎椎板成形術的適應症:發育性椎管狹窄(椎管矢狀徑在12mm以下者)引起的頸脊髓病變;多椎節的頸椎間盤病變(多於3個節段);後縱韌帶骨化症(OPLL),病變節段超過3個節段;來自後方的黃韌帶肥厚、鈣化或骨化所致的脊髓壓迫。

手術併發症:硬膜囊損傷,腦脊液漏;脊髓及神經根損傷;硬膜外血腫;椎板成形術固定不確切,導致不能達到骨癒合或「關門」;暫時性肩痛或頸5神經根牽拉綜合征。

小結

神經根型頸椎病的手術治療效果取決於診斷的準確性,往往有較滿意的療效。

脊髓型頸椎病的治療效果卻遠不理想。神經學功能的喪失常常是手術的主要適應症。但對於嚴重的慢性脊髓壓迫患者儘管給予徹底的減壓和固定,卻由於脊髓已經發生了難以逆轉的改變,最終妨礙他的恢復。所以術前對手術時機的把握對於術後療效常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文章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附:針刀培訓計劃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