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還未被批準上市,這款抗癌新藥就被“賣”了8.55億元!

科技成果轉化,是實現從科學到技術、從技術到經濟“並駕齊驅”,支撐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科技人才希望成果落地產生價值,實體企業渴求提升工藝水準,投資機構需要好項目獲得豐厚回報。但是打造創新產業鏈條並不簡單,科技成果轉化難、轉化率低更是一項世界性難題,這一個過程甚至被喻為“死亡之谷”。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期間,廣州市科協聚焦科技成果轉化“最後一公里”難題,認真辦好2019中國創新創業成果交易會(簡稱創交會),從供應端、需求方和資金鏈三個方面著手,積極搭建供需對接、資源匯聚的轉化平台。

創交會不只是3天的展會,更是以一種常態化的機制存在。線上有創交會成果交易服務平台,多渠道激活行業資源。線下則依托16個創交會成果轉化基地,經常性舉辦項目對接活動,幫扶從成果到產業的順利轉化,打造“永不落幕”的創交會。

2019中國創新創業交易會在琶洲會展中心舉行,參展者在體驗科技產品。

供需匹配:搭平台讓科學家和企業直接對話

今年6月舉辦的創交會上,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抗腫瘤藥物JND30134,與上海海和藥物研究開發有限公司達成合作意向,簽約金額達8.55億元。這是本屆創交會簽約金額最高項目。

這款靶向設計合成的新藥由暨南大學丁克教授團隊與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丁健院士、耿美玉研究員團隊共同開發。海和生物CEO董瑞平用“裡程牌”來形容該公司獲得該藥的全球獨佔許可。

抗癌藥的“耐藥性”問題是丁克研究的領域。他告訴記者,在該藥研發過程中,就充分考慮到企業臨床實驗方案設計的問題。

“我們發現AXL基因在幾乎所有腫瘤耐藥中都起重要作用。”丁克說,如果單單以抑製AXL的目的開發藥物,就需要與現在療法一同實行聯合給藥,這會給企業臨床實驗方案設計帶來不小困難,所以如果能實現單藥就對病人有效,會方便企業做臨床實驗。針對急性白血病的FLT3抑製劑已經在國外上市,但隨後的獲得性耐藥成為新的臨床難題。研究團隊把目光聚焦在了急性白血病,新藥JND30134可以同時抑製FLT3和AXL基因的作用,實現了技術的進步。

藥物若在將來批準上市,因為其在抑製AXL方面的功效,臨床適應症可以進一步拓展,也可以解決其他腫瘤耐藥的問題。“這一點被企業看好,也是願意掏出近8億元的原因。”丁克說。

如果能找到企業亟須的、容易轉換的科技成果,創交會的交易便會更加順暢。在今年首次登陸創交會的中國科學院專利技術成果拍賣會上,同樣能看到供需匹配帶來的巨大效應。在開幕首日,現場拍賣的12項專利成果全部成交,總成交額396萬元。

中國科學院知識產權運營管理中心主任隋雪青說, “創交會搭建的這個平台可以讓企業家和科學家直接對接,破除了溝通壁壘,意義重大。”他希望將這項工作變成常態化,深入到更多有需求的企業當中去。

從舉辦創交會第一年開始,廣州市政府就指定由市科協牽頭具體籌備大會。如今創交會已成為匯聚雙創要素的國際科技創新樞紐平台,在推動產學融合、技術交易與成果轉化等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這是個厚積薄發的過程。

進步首先源於“供給端”的變化。市科協在向全世界征集科技成果的同時,也加強了篩選,確保項目可轉性、創新性、實用性,使成果更容易落地轉化。

“創新創業成果交易會,交易是重點,而不只是辦成一個科技成果展覽會。” 市科協黨組書記、副主席陳爽表示,雖然創交會只有三天,但是市科協所做的項目引入工作卻貫穿全年,首屆創交會上有2000多個創新創業成果項目展出,今年創交會上展示項目為1200項,篩選的過程更嚴格了。

精準對接:組織高校教師和企業一對一交流

“人們過去對科協的了解是做科普,雖然也有組織專家去企業做技術推廣,但這種工作相對是零散、非連續的。”陳爽說,科協天然就是橋梁紐帶,科協的組織與網絡優勢其實非常明顯,它可以溝通供需雙方,搭建創交會這樣的服務平台,讓更多科技人參與其中,使更多的成果變成生產力。但對於創交會,市科協有更深的思考。

“科技成果不像普通商品,通過三天的展會,就能讓很多人來買,企業在使用科技成果時,需要磨合的過程。”陳爽告訴記者,在這種思考下,市科協提出了“1+1+N”成果轉化模式(每年一屆展會、一個創交會網絡平台和N個常態化成果轉化基地),在廣州地區一些成果轉化機構、孵化器、科技園區設立常態化成果轉化基地,通過他們向企業廣泛征求科技需求,會前會後定期組織開展各種形式的成果推介、交流對接活動,使對接活動更精準到位。

如今市科協已經在廣州八個區設立16個創交會成果轉化基地,未來還將走出廣州,在大灣區9+2城市,乃至全國各地都設立基地。

這些轉化基地給企業提供的服務是全方位的,發揮的作用已經遠遠超過三天的展會。華南新材料創新園是其中一個轉化基地,園區一方面通過定期全面梳理園區企業的技術難點、技術需求、合作模式等,並將其按行業分類;另一方面通過走訪各高校產學研合作處,宣講園區企業的技術合作需求和產學研精準對接模式。在充分溝通的基礎上,園區將各高校有意向合作的老師邀請至園區開展一對一的合作交流。

截至2019年7月,園區已統計超200家企業產學研需求,梳理出38家企業有對接需求;已聯繫對接14家高校,梳理出專家資源庫45名專家。已累計開展9期“產學研精準對接”活動。2018年促成園區企業專利轉讓共計151件;交易總額超過70萬元。

華南新材料創新園還向企業提供科技金融服務,截至2019年6月,園區年舉辦科技項目融資路演活動累計超過15場(每年平均4期);累計促成園區企業獲得投資總額共計4.5億元。同時組織中國銀行、招商銀行、建設銀行等服務資源,開展集體貸款服務,累計促成園區企業獲得銀行貸款超1億元。

成效顯著:以色列團隊找合作夥伴首選廣州

在2019年創交會開幕前,一場生物醫藥行業對接會設在了廣州開發區科技金融服務中心,而這裡是廣州市首個創交會成果轉化基地。

通過這場活動,承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獲得海匯投資、粵科風投 、三澤創投、元禾原點、中科粵創、逸道同源股權意向投資,目前已與3家投資機構進行業務盡職調查。

於2016年創立的承葛生物,是全國首家提供菌群移植整體解決方案的企業。菌群失調會引起或促進疾病的發生發展,如消化系統疾病像結腸炎、頑固性便秘等,內分泌系統疾病像糖尿病、肥胖等。市場上的益生菌、益生元,就是針對菌群失調的手段。菌群移植的作用更具顛覆性,是通過將健康的菌群移植到患者體內,重建腸道內菌群平衡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承葛生物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菌群分離提取儀,可以快速地分離提取菌群,菌群也已經被製作成兩種產品:菌液和膠囊。

承葛生物董事長肖傳興表示,目前,研發是公司最大的開支。菌群移植不僅要針對消化科,還要對糖尿病、神經性免疫系統疾病產生作用,這需要產品不斷升級,並且菌庫的建設也需要費用,所以對於融資的需求非常迫切。

“我們下周就會落實融資的具體協議細節,創交會成果轉化基地帶來的服務非常好,廣州也有很好的創業環境和氛圍。”肖傳興說。

因為形成了“不落幕”的常態機制,2019年創交會開始前,創交會辦公室已促成了87個項目簽約,交易金額14.2億元。而在創交會後,“新一代信息技術”對接會、機器人對接會、能源環保科技成果對接會都陸續在成果轉化基地進行。值得一提的是,3天展會所展現的“國際范”,在常態化的對接活動上開始體現。

在今年4月的“2019中國創新創業成果交易會-以色列專場路演活動”上,6個以色列創新團隊帶著最新的研究項目前來路演,這些創新技術大多是針對當前國內市場發展最快的產業,涉及醫療健康、農業、智能機器人、遊戲、新材料等。BOAZ SACKS中國以色列交流中心顧問、中以集知(廣州)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執行總裁伯恩賜說,該公司到中國尋求合作的第一站,選擇的就是廣州,去年他帶來的“水果采摘機器人”項目在廣州很快就找到了落地機會。

基層聲音

創交會幫我們增長了“人氣”

承葛生物董事長肖傳興

我們作為全國領先進行產業化的公司,前期推廣都要靠自己,一路走來非常不容易,推廣資金當然非常重要,未來我們還要在研發上不斷投入,對於一個初創企業而言,對於融資是有迫切需求的。

創交會提供了展示的平台,我們可以去讓資本知道我們的技術實力和人才團隊。資本對我們的認知,也在不斷加深。目前在廣州相關行業的投資圈,我們算是小有名氣,他們都知道我們這個項目。

初創企業很需要創交會

廣州深靈科技有限公司CEO、CTO 張傑。

我們參加過創交會後期活動的人工智能對接會,也在創交會的路演台亮了相。作為初創企業,需要創交會這樣的平台,能讓我們在資源聚集的地方接觸一些投資人。即便投資人這一輪沒有投資意願,他們也會推薦更多的投資人來接觸我們。

通過別人來看我們的項目,我們也可以得到一些建議,增加一些針對性的思考。同時在這樣的平台上,我們也有機會找到從事同一領域的合作夥伴。

線上線下建立多重交流渠道

華南新材料創新園運營總監謝澤帆。

構建園區企業熟人社會非常重要,可以讓園區企業內部產生交流交易,協同創新發展,最終打造完善的創新創業生態圈

在線下,我們有定期的“BOSS下午茶”活動。通過定期或不定期組織園區企業的負責人或股東,進行午餐交流或下午茶交流,讓園區企業的負責人相互認識。線上我們有“華新薈”,按行業主題整合到微信公眾號,通過線上的方式展示園區企業的產品和服務。

搭好平台促進科技成果精準轉化

今年,創交會已在廣州成功舉辦四屆,是國家級、高端化、國際化、產業化的雙創成果交易重要平台。過去兩年已經促成轉化落地科技項目165項,涉及金額近130億元,助力廣州乃至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社會發展。

當前,科技創新的核心作用正在與日俱增,也是推動廣州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但科技創新成果如果得不到有效轉化,就難以提升生產力、促進經濟社會發展。

科技創新成果僅僅依靠實驗室和科研機構的探索遠遠不夠,創交會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台,在促進技術轉移、科技成果轉化和國際交流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更好地支持核心技術自主創新和關鍵卡脖子技術突破,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在創交會上,科研機構、企業和消費者等各環都能緊密參與;企業家可以和科學家直接對接,破除了溝通壁壘;高校、科研院所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場需求。創交會在向全世界征集科技成果的同時,也加強了篩選,確保項目可轉性、創新性、實用性,使科技創新成果更容易落地轉化。

科技成果不像普通商品,通過短短幾天的展會,就能讓很多人來買。企業在使用科技成果時,還需要長期的磨合過程。所以,除了用好創交會這一平台,還要在更多企業孵化器、科技園區等區域設立常態化成果轉化基地,定期組織開展各種形式的成果推介會、交流對接活動,主動向企業廣泛征求科技需求,讓科技成果轉化更精準。

(廣州日報評論員劉琛)

來源:廣州日報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廖嘉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