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你是“真完美主義者”還是“偽完美主義者”?

老師說“先完成再完美”,為什麽我是“100分做不到,60分也不想要”呢?

如果一件事不能做好,那我就寧可不願意開始。這樣的人應該很多吧?

不好意思,你們並不是真的“完美主義者”啊。

——秋葉大叔

1

別做“偽完美主義者”

有位學員向我提問:她說她有一種“求全”的心理,一件事有一天沒做到要求以後就都不想做了。

比如,給孩子記成長日記,從開始一天不拉,但前幾天因為事情多有兩三天沒記——然後就不想記了。

其實因為這事還挺焦慮,每天看孩子的成長點滴覺得如此珍貴,將來有一天會想不起來——但是一想到缺了好幾天的記錄補不起來,怎麽也不能下決心重新開始。

這種人其實就是我們時間管理特訓營課程裡講到的“偽完美主義者”。

“偽完美主義者”的心態是如果一件事不能做好,那我就寧可不願意開始

而真正的完美主義者態度是先去做,再做好;先完成,再完美

“偽完美主義者”發現一件事沒有按自己預期進行,會選擇放棄這件事,因為做得不夠好,我寧可讓它結束。

看起來是高質量高標準,其實是不想真的到最後,看到自己的失敗和無能。

請記住很多人不是追求完美,而是用追求完美去逃避失敗。

我過去也有這種經歷,想寫一個話題的文章,開了一個頭,寫得不太滿意。又開了一個頭,又寫得不太滿意。不寫了,我要寫就要寫好,既然寫不好,我就不寫了。

然後我就不寫了,但重點是我以後很長時間都不想寫這個話題了。我心裡清楚,不是我不想寫,是我以為自己可以寫,結果一寫就發現,我以為的是假相,真相是我寫不出來。

這種心態在我們寫書私房課很多學員寫書稿過程中,估計反覆出現。報名寫書前,對自己寫某個話題覺得自信滿滿,我這麽多年從業經歷,積累無數案例,看了那麽多書,每本書缺點在哪裡,我們都清楚,這次我自己寫,肯定能超越他們。

結果真寫起來,發現連自己最看不起的書,也寫不過。

算了,既然寫不到我自己的要求,那我先不寫了。

問題是,你是這次寫不出感覺?還是壓根你的積累就寫不出來?

2

要做“真完美主義者”

我自己也是用了很長時間才理解,什麽是真完美主義者。

真正的完美主義者並不害怕失敗,也不期待一切盡如人意,但只要開始了,就不放棄改進自己的機會,讓自己真正變得更好。

正是在這種不斷完美自己的人生中,我們每個人找到了自己的存在感。

就說我吧,自從陰差陽錯做了自媒體,一直被人說。我也覺得要說成為自媒體的人裡面,我是最不應該紅的。

國語不標準,大舌頭,講話不清晰,居然成了演講達人,每次現場分享還能圈粉。

寫作能力合格,但只能是合格,堅持日更,寫了十多年,最後堅持成了寫作套路大全。

天生機械直男,不懂審美,最後做了目前國內最有影響力的PPT課程。

我覺得這和我後來明白一個道理有很大關係。

你的起點越低,你以後的成就越高,大家就越佩服。

這樣的話,我一開始不完美,甚至到處都是缺陷的起點,也是未來可以稱為逆襲的起點啊。

我不能擁有完美的開始,但我可以試試完美的逆襲,哪怕不完美的逆襲,重點是我能逆襲啊。

我最大的優點,可能是小時候被人嘲笑多了,最後完全沒有心理負擔,不怕輸不怕出醜。但是我憋了一股勁,我想有一天大家不要笑話我。

3

很多人其實需要的是自信一點

當然我遇到的一些朋友,真不是追求完美,是不自信。

我有個鐵粉問她總結能力差怎麽破?

她說她工作中總結能力還是比較好的,但是遇到寫論文就卡殼,是我的理解能力差嗎?——她想起她是理科女生,從小閱讀理解都得分低。

其實事實很簡單,工作總結能力比較好,就說明總結能力不差,要差是都差,不會一樣差,一樣好。

但為什麽懷疑自己理解能力差?其實是給了自己負面暗示,我理解能力不好,因為我從小閱讀理解得分低。

說實話,語文試卷的閱讀理解,就是把我本人的文章拿過來考我,我都可能不知道我為什麽要這樣寫,何況是大作家的文章?得分低不見得你閱讀理解能力差,可能是你思維活躍,但你肯定不尊重標準答案。

寫論文就卡殼,作為一名高校教師,我必須指出,論文不是總結出來的,論文是需要做實驗,做設計,有數據才能總結的。沒有這些數據卡殼很正常。

有的朋友就是太容易形成對自己負面暗示,哪怕她真的很優秀。

不自信,很少自己去肯定自己,這才是問題。

這樣的人,和完美主義無關,我送一句話:

每個人都有懷疑自己的時刻,我也有這樣的時刻。知道這一點,並不能讓你放棄懷疑自己,但會讓你好過一點。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