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陸銘:人口集聚可縮小收入差距 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誰將領跑

(來源:微信公眾號lixunlei0722

本周三,中泰證券研究所舉行2019年春季策略會——天道有盈虛 冬去待春來,會議邀請了30多位重磅業內專家、著名學者及150多家優秀上市公司管理人員與千名機構客戶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溝通交流。

今年我國在區域經濟上的改革和發展有兩大亮點,一是長三角經濟一體化,二是粵港灣大灣區,究竟如何看待未來中國區域經濟的發展趨勢與投資機會?我特別邀請了國內區域經濟研究中最具專業水準和研究深度的專家,上海交大中國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的主任陸銘教授,陸教授也是我多年的老朋友,他的區域經濟發展基本理論及觀點多年來始終如一,且日臻完善,入木三分,我一直很讚賞。而更可貴的是,這些年來我國經濟發展中所呈現的特徵,幾乎完全印證了他的理論和結論。

陸銘教授演講的題目叫《在集聚中走向平衡——中國區域和城鄉發展趨勢》,這實際上也沿襲了他在《大國大城》一書中的觀點:空間上,尊重地區間的地理差異,各地區發展適合自己的產業,鼓勵勞動力自由流動。通過流動,達到人均資源擁有量的相對平衡,進而實現人均GDP的平衡。

中國有句老話說,山不轉水轉,因為愚公移山的精神固然可貴,但成本是否太大了?事實上,全球的勞動力、資本和技術都在集聚,其他地方雖然人少了,但人均GDP卻有可能比集聚地區上升更快。

在本次論壇上,無論是陸銘教授,還是之後演講的王國斌總,都信奉市場配置資源的天然能力。在過去漫長的日子裡,如果他們的理念能夠早一天被大家所接受,不知道可以少走多少彎路。

以下為陸銘教授演講實錄(已經本人確認)

非常感謝中泰證券的邀請,也很榮幸有這樣的機會,跟在座各位分享關於區域經濟發展的研究成果。我自己本人也做一些關於宏觀的研究,關於中國宏觀的研究,我堅持很多年的看法,在中國看宏觀的問題,不僅要看總量,而且要看區域的分布。道理很簡單,中國是一個國土面積類似於歐洲的這麽一個地方,而且我們這個地區和地域之間的自然地理條件的差距要遠遠超過歐洲,也超過美國,而我們人口又是美國和歐洲的5倍左右的體量,所以不管看任何的經濟指標,房價也好,包括前面李總也講到債務的問題也好,我一直堅持如果不在更低的層面上,至少在省這樣一個層面上看問題的話,可能很多問題都看不了太仔細。

城市發展規律有三句話,這對於大家理解區域經濟來講非常重要。第一就是經濟發展水準越高,城市化水準越高。第二,城市人口的分布,不管在發達國家,還是發展國家,全世界範圍內出現的趨勢都是人口從小城市向大城市集中。第三句話跟我今天講的話題不是特別有關係,順便提一下,在一些核心的大城市和都市圈,人口仍然在向市中心集中,在我們中國存在著太多傳統的觀點,認為中國未來會出現逆城市化和郊區化的發展。在歐美發達國家的大城市,幾乎無一例外的人口在重新向市中心集中。

就我今天所講的話題來講有兩個疑惑,是我今天需要解釋的。第一個問題在於區域經濟的集聚和平衡的關係,在社會各界,包括決策層,一直有一個非常流行的觀點,認為中國地區之間的經濟發展水準差距巨大,是因為經濟過度集中在少數地區導致的。在各種各樣的媒體裡,大家還普遍在使用一個詞“虹吸效應”,似乎經濟的集中導致了中心城市對周邊其他的二三四線、甚至五線、十八線城市資源的虹吸,於是在政治經濟上導致了用政府動用行政乾預左右資源的空間分布。甚至我在有些地區做調研,有人提是不是弄一個“反虹吸效應”。這是我今天要解決的事情,對今天問題的理解,對未來的經濟政策走向判斷非常重要。

第二個觀點,認為我們一線城市規模太大了,也恰恰因為這樣的一些看法,在實踐當中大家看到一些說法,我們今天要防止農村出現空心化,所以提出鄉村振興,還有前幾年搞的特色小鎮的建設。包括最近媒體也在說,對於這兩年由於政府的乾預,出現了一些人口回流的趨勢,回流到農村,回流到中小城市。甚至有人認為這會成為一個長期的趨勢,真的是這樣嗎?中國的人口流動分布真的會存在一個反全世界發展規律的趨勢嗎?如果這真是一個趨勢的話,真的是一個長期的趨勢嗎?這是我要回答的第二個問題。

接下來拋出我的觀點,我想針對這兩個問題也講兩個核心的觀點。第一,集聚和區域的平衡發展是不矛盾的,是相互兼得的。接下來我用數據告訴大家,一線城市仍然會繼續擴張。最近這兩年,其實在決策層已經發生了一些悄悄的變化,如果仔細觀察最近的趨勢,我們已經開啟了一個城市群和都市圈的時代。接下來我要回答的問題,在中國的幾大城市群,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或粵港澳),誰最有希望?區位仍然是決定城市發展最重要的因素。

一、理解發展與平衡的關係

首先講發展和平衡的關係,在研究區域經濟發展時非常重要的概念叫“空間均衡”,我這裡用了一個等式來表示。

這其中的道理非常簡單,大家想,如果在一個國家內部,人口是自由流動的,如果把這個國家區分為兩個部分,方程左邊理解為農村,右邊理解為城市。或者用來討論小城市與大城市的關係,左邊是小城市,右邊理解為大城市。一個國家內部在人口可以自由流動的情況下,人口流動一定會導致兩邊的收入是一樣的才會停下來,如果這個等式是一個不等式的話,人口流動一定會從收入低的地方向較高收入的地方集中,直到等式成立為止。

由於這麽一個最基本的原理,看左邊的式子,這地方的總收入受資源約束的,因為相對於城市來講,農村經濟的總量更加受到資源的約束,比如說農業受製於土地,有些要發展旅遊,自然資源產業,它們的經濟總量受限度。如果國家總人口用大P表示,U表示右邊的人口,左邊的人口就是P-U。右邊的經濟增長是現代經濟的製造業和服務業,其增長取決於技術和人均資本,再除以U,就是平均收入。

我這個式子這麽一寫,只要右邊的部門,城市地區相對農村來講,人均GDP增長快於左邊,只有不斷減少左邊的人口,增加U,才可以保持兩邊等式的關係。如果你理解空間均衡的思想,就能理解現代經濟發展兩個最為重要的特徵:第一,人口為什麽會持續向城市集中?因為右邊的經濟在持續增長,需要吸納更多的人口才可以維持等式。第二,為什麽中小城市向大城市集中?也是右邊的大城市更有經濟規模特徵,小城市的經濟相對來說是資源受約束的特徵。

當然,經濟集中的過程中產生了一些成本,就是大家擔心的城市病。兩邊達到空間均衡的時候,真正達到均衡的不是絕對收入,方程右邊要扣掉一個成本(C)。這成本個有兩個來源,第一個是制度的約束,另外一個成本是技術與管理層面的,伴隨著汙染與擁堵的問題。

上海2035規劃當中,提出上海未來要建設一個創新之城。創新之城就會驅動經濟增長,驅動上海的收入提高。同時他們又提出上海要建成一個人文之城,如果真要建成一個人文之城,長期存在的戶籍制度對於外來人口的歧視也必然要取消。也說要建成生態之城,如果這個目標實現,城市的宜居程度就會提高。如果我們在上海這樣的地方,這三個目標都要實現,你怎麽阻止左邊人往右邊去移動?

所以我跟做規劃的人講,如果上海要真的把人口管制住,在方程右邊,2035年的規劃目標至少要放棄一個:如果上海不增長,左邊的人不到右邊去,因為找不到工作;如果上海不宜居了,擁堵和汙染問題嚴重,人也不過來了;如果增長也要,宜居也要,唯一只能犧牲社會的和諧,加大戶籍制度的歧視和管制。理解了這三個目標之間的關係,就能理解接下來的政策導向,為什麽一定要走向市場化的導向,基本的邏輯就在這裡。

二、經濟集聚導致地區間差距?

下面這張圖把美國的國土分成兩半,橘色的部分表示美國重要的大城市都市群,僅僅這麽一個面積佔非常小的一塊地方,在美國GDP份額佔一半,藍色的部分全部加起來也只有GDP的一半,美國經濟的集中程度是非常高的,而且主要的集中在以大城市為核心的一些都市圈和城市群內部。

這樣高度的空間經濟的集中程度給大家帶來一種印象,美國經濟區域間是發展高度不平衡的。我今天講的都是人均意義上的概念,人均GDP等於GDP除以人口,如果我們要幫助一個欠發達地區,提高人均GDP有兩個辦法,一個幫助提高分子,還有一個大家經常忽略的,就是幫他們減少分母。我們到底應該幫助減少分子還是提高分母呢?取決於在欠發達地區發展什麽。如果欠發達地區類似於中國的中西部大城市周圍,比如說武漢、西安、重慶、成都,這地方更加偏向於製造業和服務,可以增加分子,因為這樣的產業有規模經濟效應。到二三四線、十八線城市,他們的比較優勢偏向於農業、旅遊、自然資源,則要減少人口總量,來提高人均GDP。

有了這樣的道理,再看一下美國的圖,看兩個數據,其中黃色的柱子代表美國每一個州在GDP當中所佔的份額。美國的GDP是高度集中在少數州,最左邊柱子是美國的加尼福尼亞州,GDP佔美國的14%,排名第二佔8%,排名十位以後的每個州的GDP份額就降到2%以下。這樣的一個經濟是不是區域間發展特別不平衡的經濟呢?請大家看圖上的藍色線。

藍色線是每個州的人口分布,當人口份額和州的GDP的份額高度一致的時候,在人均意義上,美國的州和州之間的差距非常小,這點就是跟我所講到的區域間的空間均衡是一致的,因為美國是一個勞動力可以在國內自由流動的國家。與此同時,在美國還出現了一個非常明顯的區域間的分工,在GDP份額大的州,所發展的就是現代的製造業和服務業,前面圖中藍色的區域發展就是類似於方程左邊的產業,體現為農業、旅遊、自然資源。但是大家知道美國區域之間人均GDP差距非常小,因為農場可以大規模化,支撐平均收入的提高。我稱之為“在集聚中走向平衡”的美國。

中國的GDP和人口分布不匹配,黃色的柱子是中國每一個省的GDP份額,藍色線是每個省的人口份額,跟美國的圖比較一下,大家還覺得中國的區域間差距是因為經濟集中在了少數地區導致了嗎?還是因為我們長期以來的制度阻礙了人口向經濟集聚程度比較高的地方流動,是因為藍色線偏離了黃色柱子?

我想有了中國、美國的對比,這個答案已經非常清楚了,中國的問題不在於經濟集中,經濟的集中是有客觀規律的,而且經濟恐怕還會進一步的集中。在經濟集中的過程當中,又要實現區域間的平衡發展,怎麽做呢?我們總是試圖讓中國的經濟和人口在區域之間均衡分布,這就違反規律了。我們為什麽不可以解放思想,追求區域間的分工和平均收入的均等化呢?

如果這樣一調整,我們只要在這張圖上把藍色的線跟黃色的柱子一致起來,人均就一樣了,這就是人口流動的過程。讓人口往收入高的地方流動的過程,這個事情需要政府推動嗎?某種意義上講是不需要的,因為老百姓自己知道到哪裡收入更高。現在黃色柱子高於藍色線的地方,就是人口流入地,就是經濟發展水準相對比較高的地方。政府需要做的就是順市場而為,做一些符合市場發展的規律,就是消除勞動力流動障礙。

講了這些東西以後,對我接下來講的其他問題就有了比較容易的理解路徑了。我把這個稱之為,未來中國的發展道路也一定是在經濟集聚的過程當中走向平均收入的均等化,這是中國未來區域經濟發展的趨勢。

三、一線城市是不是已經太大了?

在城市發展裡有另外一個規律,我這裡要介紹的是“齊夫法則”。什麽意思呢?如果我們現在用一個p代表這個國家最大的城市人口,在市場經濟國家符合齊夫法則的情況下,第二大城市人口規模是第一大的二分之一,第三大是三分之一,到第N大是第N分之一。如果國家總人口是P,則

P=p+1/2p+1/3p+ ……+1/n*p

p/P=1/(1+1/2+1/3+ ……+1/n)

於是,我們可以推出兩個結論。第一,首位城市佔比,隨國家人口增加而下降。比如新加坡只有一個城市,中國有600多個縣級城市,地級市200多個,N越大,括號越大。最大的城市在國家總人口當中佔的份額,隨著國家的規模越來越大,份額是越來越小的。

第二個定律,又涉及到中國今天城市政策的討論,很多人認為,在中國要緩解大城市病,就建更多的大城市,雄安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就算未來若乾年以後,我們千年大計實現了,在中國把雄安放在這個排序裡面,它在中國能夠佔到第5到第10位中間某一個位置,對於括號來講,只不過增加了N+1,括號的值基本沒有變。你不要以為有1千萬人集中到雄安,大家就不要到北京去了,除非降低北京的平均收入。

接下來的問題是什麽?當我們考慮一個大國,城市不斷增加數量的時候,新增的城市對整個城市的人口分布沒有太大的變化,因為括號會趨於穩定的值。當括號分值趨於穩定的時候,國家的最大城市人口就跟國家總人口有個比例關係了,我有本書比較暢銷《大國大城》,題目就是這個意思。

(該書為2017年第12屆文津圖書獎獲獎作品)

看一下中國城市發展的趨勢你就知道了,先給大家看一下中國從2000-2010年十年期間,中國城市人口的分布。其中給大家一個參照系,就是紅色的線,就是我剛剛講的齊夫法則,是人口規模和人口排序之間的關係,如果所有的中國城市黑色線落到紅色線上,就符合齊夫法則了。

比較紅色的線和實際的黑色線差別就知道,中國跟世界上其他市場經濟國家成立的齊夫法則差異在什麽地方?大城市不夠大,小城市不夠小。如果中國未來出現這樣一個趨勢,小城市人口向大城市進一步集中,——而且這個趨勢正在出現,不是未來的事情——會使得中國城市人口的分布更加符合紅色線所代表的齊夫法則。

這趨勢在發生嗎?右邊的圖是2010年人口普查畫出來的圖,仔細的看,黑色線靠紅線更近了。中國雖然一直在用行政力量壓製大城市的人口,而用政策去鼓勵中小城市的發展,包括小城鎮的發展,市場力量仍然在頑強的讓中國城市人口分布向一個世界普遍存在的規律靠近。今天我們在做的很多政策層面的導向會不會成為無用功?我想今天大家應該有自己的答案。

接下來給大家看我在書裡畫的另外一張圖。這張圖上的橫軸就是各個國家的在2012年左右142個國家總人口,縱軸我就挑了這個國家的最大的城市人口,兩個都取個對數。擬合線與數據是高度吻合的,就符合了越大的國家,大城市越大的道理。第二個信息,這條線的斜率0.76,一個部門的國家總人口的上升,最大的城市人口上升的幅度是0.76個部門,意味著在越大的國家,它的首位城市人口在這個國家所佔的比重是越低的,跟我講的齊夫法則推出的兩個結論是一模一樣。

根據上面這樣的國際比較,上海並不是太大了,而是太小了。如果你聽到了我講的道理,又看到我給你提供的數據,你就基本上可以判斷,如果中國沿著十八屆三中全會到十九大所制定的讓市場成為配置資源的決定性的力量,上海必然更大。每個國家的總人口有巨大的差別,而中國的國家人口是一個巨大的數據,驅動著中國上海必須往更大的城市發展才能符合我剛剛講的世界上存在的規律。

四、都市圈的時代到來了

如果中國的大城市必須要擴張,這麽多人往哪放?這樣,就理解了為什麽提出都市圈的發展。中國城市發展的政策思路在發生巨大的變化,現在強調城市群的發展。城市群內部又會出現另外一個問題,長三角城市群內部有上海、南京、杭州,還有三四線城市,城市群內部大城市和中小城市之間什麽關係?核心大城市,這個中心城市邁向都市圈是全球的普遍規律,核心的問題是跨地區的資源配置受到了城市和城市之間,甚至省和省之間行政邊界的阻礙。

我們做一下國際比較,先看一下東京的圖,這個是東京的都市圈,如果從市中心到外圍,東京的左邊這個地方是山,碰到城市蔓延的自然邊界,這個都市圈有50公里的半徑,如果往南部走,到了沒有山阻礙的狹長的邊界,這個半徑可以達到80公里。東京都市圈的人口大約3700萬,而且還在進一步的增長,日本的總人口已經進入到負增長階段了,人口仍然向東京都和東京圈兩個地方。

看一下上海就知道我們的差距多大,上海人口還要進一步的增長,上海完全可以和周圍的城市連成一片,提供更多的基礎設施、住房用地。但是現在,規劃是按照行政邊界來的,提出減量工業建築用地。上海從人民廣場往松江只有30公里,到了50公里就到了昆山了,80公里已經到蘇州市中心了,在這個地方有大量的沒有開發的綠顏色,大量被當作農業用地保留。一方面人口向中心城市集中,一方面限制住宅用地開發,結果就是高房價。

接下來再講個理論問題,就是城市的空間形態。為什麽我們今天存在很多關於城市發展的誤區呢?跟我們在中國的一些概念誤解有關。我這裡要提出的所謂城市體系的“太陽系”還是“八爪魚”的問題。我們用這個圖理解中國的城市,比如我們在上海,有一個中心城區,但是我也有寶山、嘉定、青浦,有這樣一些城市,我們把這稱之為“太陽系”的模式。可是大家知道,如果我們把這個圖放到美國或者日本,你要知道這上面的每一個圈都是一個獨立的城市。但是我們中國城市的概念是一個行政管轄範圍,嚴格來說上海不是“一個城市”。

世界上其他國家的大都市圈怎麽建的?比如東京圈,我稱之為“八爪魚”,有一個強大的中心城市,比如東京都。軌道把中心和邊緣連接起來,在軌道邊上建東京的蔓延區。我們為什麽覺得上海、北京大,是因為我們把上海、北京管轄範圍內很多個城市人口加起來,跟別的國家一個城市人口做比較,這樣一比就出問題了。東京都的面積只有上海的三分之一,這是一個不可比的概念。如果我們用可比的概念去比,上海中心城區的人口1200萬,東京都的人口1300萬,就知道上海的人口並不是很多了。

接下來看看東京的都市蔓延的情況,這個是東京內部人口的密度梯度,東京的人口密度可以兩句話總結:第一,從中心向外圍梯度下降;第二沿軌道交通呈八爪魚的狀態。

都市圈和城市群,這兩個概念今天在中國有混淆的。城市群的範圍沒有明確的界定,都市圈的概念是以核心大都市為中心,半徑在50公里左右的通勤圈。第二,城市群是鐵路、公路連接,都市圈是公路、地鐵(包括郊區快軌)連接。第三,城市群是內部每個城市有相對完整的產業,都市圈是中心與外圍分工更明確。第四,城市群的空間形態是多中心,都市圈內部更集聚更極化。

給大家看一下廣州佛山。廣州和佛山是天然連接在一起的,無縫對接的,是中國當下最為接近都市圈的地帶。廣州到佛山市中心的距離20公里左右,廣州做了一個面向2035年的規劃,聲稱自己未來人口增加500萬,上海隻增加50萬。如果廣州增加500萬,即使佛山人口不變,廣佛加在一起,到了2035年變成2765萬(現在是2215萬)。如果認真執行廣州城市規劃和上海城市規劃,上海很快就成為不是中國第一大城市了。

接下來的問題是虹吸效應,虹吸效應真的是很嚴重的問題嗎?廣州和深圳GDP總量增長非常快,其他城市的GDP增長很慢(見下圖紅線)。第二條線人均GDP,廣州和深圳的人均GDP增長慢於GDP總量,而所有其他的7個城市,人均GDP是快於GDP總量增長的,因為人口在流出。再強調一下,在珠三角內部雖然經濟和人口都在向廣州和深圳兩個城市集中,但是城市之間人均GDP差距在縮小,難道這不是一個好事嗎?難道需要擔心虹吸效應嗎?有的時候可能是我們自己思想負擔太重,太不夠解放了,沒有看到經濟規律而已。

下面這張圖是珠三角經濟集中的程度,不同城市之間的經濟規模差距是越來越大的,人口的規模差距也越來越大,但是,在過去將近20多年的時間裡,人均GDP的差距縮小了。珠三角地區正在出現經濟集中伴隨著平均收入差距縮小。

五、中國區域發展的趨勢

接下來討論前面提出的問題,就是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誰將勝出?

我認為京津冀地區的優勢在於北京有強大的人力資源的集中和總部經濟,包括接近國家的行政中心。北京人力資源的豐富,大學生的比重可以說是中國任何一個其他城市,包括深圳在內沒有辦法比的。但北京經濟有幾個非常明顯的劣勢,第一,缺大江大河,而且臨近的大港口冬天是要結冰的。

中國為什麽現在出現了南北經濟增長速度差距?中國要全球化,製造業要發展基於港口運輸的國際貿易,這點將成為長期趨勢,北京周邊的京津冀地區,由於缺大江大河、大港口結冰,成為它製造業發展的劣勢。我們往往認為河北發展不起來,是因為北京吸納了資源,這觀點是不對的。大家做個簡單的思想試驗,如果把北京搬到上海來,你覺得它足以把江蘇和浙江吸納掉嗎?不至於的,京津冀這塊區域不行,是因為沒有大江大河,且大港口結冰。

最近一些數據體現出來,在北京控制人口政策之下,疏解的人口直接跳過京津冀地區,到了珠三角和四川。城市群內部是中心城市越集聚,對周邊的帶動能力越強。北京如果把自己做小了,京津冀發展更差。上海和珠三角之間的最大差別就是上海不夠大,對於整個長三角城市群的帶動力還不夠強,相對來講珠三角好一點。

長三角的優勢,第一,長江下遊黃金水道,大噸位的輪船可以直接通達南京。全世界範圍之內能夠把內河當海來用的很少,長江是有得天獨道的優勢。第二,人口規模,第三,教育、醫療等綜合優勢。劣勢是上海自己控制人口規模,越是控制,人口和高科技資源越往珠三角遷,這是對於長三角發展非常不利的政策。

粵港澳的優勢是什麽?第一,城市之間的互補性更強,內地的城市和香港、澳門之間的城市功能互補性強。第二,以深圳為帶頭的創新的活力。第三,我認為廣東是中國市場經濟發達程度最高的地方,這也是巨大的優勢。劣勢是不同制度所形成的邊界效應,在粵港澳地區有三個關稅區。另外,除香港外,相對於長三角和京津冀高等教育不夠強,但近年來在快速追趕。

這樣的判斷下,未來誰會勝出呢?我認為,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上海。如果上海醒了,我前面講到的長三角地理優勢,是全世界範圍內都少有的,長三角一定是優於粵港澳地區的。如果上海繼續沉睡,將幫著珠三角和粵港澳地區成為中國最大的和最有競爭力的城市群。

中國的其他地方會怎麽樣呢?第一,在國家層面,到沿海大港口的距離會影響到城市的發展。第二,在區域層面,到核心大城市的距離影響周邊城市發展。第三,在城市內部,到老城區中心城區的距離影響邊緣的新城的發展。

先看一下國家層面,到沿海大港口的距離和城市經濟增長率的關係,越離大港口遠,經濟增長率的速率越下來。在大港口500公里以外的其他地方,基本上就是一條平的線了,但是在中國產生了一個次中心,就是在重慶、成都、西安一線。這是國家層面區位的作用,也就是經濟進一步的向粵港澳和長三角中心城市附近集中,而且向外呈梯度,這會是一個大的趨勢。

把尺度降低一個維度,到區域面層。我選了中國14個大的中心城市,看每一個城市到這14個城市最短的距離和經濟增長的關係。距離中心城市越遠,經濟增長率會下來。我們做的中小城市發展的戰略,以及小城鎮建設,特色小城鎮建設,不是不需要,而是說,城市一定是有體系的,要有大中小到小城鎮的體系,同樣小城鎮,越靠近中心大城市活力越強,因為它的經濟發展要靠中心城市的帶動和異塵餘生效應。

把尺度再放低一點,到城市層面。前些年中國建了很多的新城,中國今天新城的建設在全國都鋪開了。中國的新城建設平均的面積是超過100平方公里的,平均規劃人口達到42.5萬人口,這在國外是中等以上甚至大城市的概念。

很多的新城建設距離老城平均25公里,而作為參照,在上海,從人民廣場到松江只有30公里。我的研究發現,新城到老城的距離越遠,人口密度越低,這個地方的債務-GDP的比率越高,因為這個比例是投入產出關係,債務是投入,建新城要有投入,但是沒有足夠的產出,沒有享受到中心城區的異塵餘生效應,這個債務-GDP比例就會提高。

六、總結

我今天告訴大家一件事情,如果中國真的讓市場成為配置資源的決定性力量,中國將邁向以超大城市為帶動的都市圈和城市群發展。不管決策層願意這樣做還是不願意做,這必須被選擇,而且正在被選擇。

國家層面,我認為由於到沿海大港口、大城市距離重要的,國家戰略正轉向“在集聚中走向平衡”的過程。區域層面,向城市群邁進,粵港澳和長三角將成為下一階段中國經濟發展的龍頭地區,至於誰更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上海怎麽做。城市內部,核心大城市一定要建成都市圈,在中國最大的幾個城市,可能都會往50、60,甚至80公里的半徑蔓延。

國家已經啟動了中心城市戰略,在中國選擇了9個城市成為中心城市,這9個中心城市的功能又不一樣,量級也是有差別的。最近,上海市委書記李強在一系列講話中都在強調,規劃要為發展服務。上海面臨嚴重的老齡化問題、房價問題、土地供應緊張的問題。這個城市如果要控制人口和建設用地供應的話,就沒有辦法發展,也沒有辦法承擔國家發展和長三角的帶頭的作用。

國家中心城市戰略已經啟動了,對於投資這塊來講,我建議大家更加多的關注軌道交通線(或者潛在的還沒有建起來的軌道交通線)和行政邊界的交叉點,因為我覺得那個地方是價值的窪地。就講這些,謝謝大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