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鮑姆林德的4種養育類型:養廢的孩子,父母往往跳不出這3種類型

教小學的堂妹跟我說,她學校有個孩子,因為一件小事跟父母爭執了兩句,結果就離家出走了,父母找遍了他能去的地方,最後在附近的網咖裡找到了他,父母都急瘋了,人家玩遊戲正過癮呢,現在的孩子都怎麼了?看我們小時候,哪敢玩什麼失蹤啊,犯了錯誤還擔心父母生氣呢,哪像這些小孩子,父母訓斥他們兩句,還要擔心他們心理能不能承受,怎麼反差這麼大呢?

越來越多的研究告訴我們,孩子患有抑鬱症、焦慮症的年齡在降低,具有心理問題的孩子數量在增加,他們心理承受能力差,遇事愛走極端,動不動還拿生命來威脅父母,以至於每逢寒暑假,總有幾個孩子能登上熱搜,讓現在的父母擔心不已,也面臨一種焦慮,不管孩子不行,管了孩子卻害怕把孩子管壞了,如何把握這個度?

臨床發展心理學家Diana Baumrind提出「鮑姆林德養育類型」,她從父母的要求和孩子的接納度兩個方面入手,把養育類型分為四種,而大多數的父母,總是跳不出這3種類型,以至於孩子出現很多問題,面臨著「養廢」的局面。

養廢的孩子,父母往往跳不出這3種類型

放縱型父母

所謂放縱型的父母,顧名思義,這種父母對孩子是相當地好,幾乎是有求必應,對孩子也非常地關心和愛護,但是卻有個致命的缺陷,那就是不會給孩子設置規則,總是放任孩子的性格,讓他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成長。

這種父母看似民主,其實是溺愛孩子,因為不設置規則和權威感,所以孩子比較幼稚,做事非常衝動,比同齡孩子的社交技能差很多,當面對權威時,他們往往不樂意遵守,有時候是無視,有時候是反抗,他們也非常依賴別人,總是表現出很多以自我為中心的方面,這種孩子的專註力也很差,心理承受能力也不強,長大後需要別人扶著走,不然依靠自己很難取得成功。

獨裁型父母

相對於放縱型的父母,獨裁型父母對孩子的影響似乎更大,所謂獨裁型父母,典型的特點就是對孩子高要求,父母跟孩子之間有嚴格的等級制度,孩子必須聽從父母的安排,他們對孩子缺乏傾聽和民主,凡事都必須父母做主,孩子必須遵從父母。

孩子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下,也很容易出現問題,比如孩子的情緒明顯有焦慮的情況,有的孩子感覺不到快樂,甚至有自卑感,甚至還會封閉自己,拒絕交流,這樣的孩子同樣缺乏社交技能,經常在跟人的相處中,感受到人家的敵意,覺得很多人都是針對自己,他們的受挫感比較強,男孩子長期受到壓抑,一旦爆發就可能出現反社會的行為,而女孩子對人的依賴性比較強,缺乏探索和挑戰的動力,不容易有自己的主見。

忽視型父母

這種父母在現實中比較少見,但是也的確存在,他們對孩子非常冷漠,對孩子的情感缺乏回應,他們跟孩子沒有建立起親密的依戀關係,反而對孩子充滿厭惡,對孩子的心理問題更是置若罔聞,是比較冷漠的父母。

在這種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存在的問題也不小,他們對生活缺乏熱情和興趣,總是喜歡獨來獨往,而且性格上也比較冷漠,不會表達自己的感情,有的孩子還會出現反社會的傾向,對很多人來說,這種孩子比較難相處,也很奇怪,會被當做另類看待。

所以說,這3種父母都不容易培養出優秀的孩子,稍有差池就會把孩子養廢,但這3種父母卻是在我們中間最常見的,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不要讓自己變成被孩子牽著鼻子走的人,也不要變成獨裁者,更不要對孩子不負責任,要各方面兼顧。

霍姆林德的最後一種養育類型是什麼?

權威型父母

這種父母的教育方式又稱為積極育兒,他們介於寬容與專製之間,能夠積極回應孩子的情感和需求,也能給予孩子好的指導和引導,能夠讓孩子知道規則和底線,他們具有典型的特點,看看你符合嗎?

第一,能夠對孩子的負面情緒及時認知和疏導,第二,能夠給予孩子正面的引導,第三,能在教育上保持夫妻一致,第四,能夠了解孩子的成長規律,不束縛孩子的成長。總之,就是對孩子的生活和成長,採取高參與度和控制,在孩子的情感上,又偏於接納和溫暖的養育方式,這種父母會不時地調整教育方案,不會一成不變。

在霍姆林德的教育方式中,權威型父母培養出優秀孩子的概率最高,孩子也會在成長中越來越受益,長大後也會感謝自己的父母,您是這樣的父母嗎?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