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不到江源心不死!無人無路無地圖,也要尋找長江“出生地”

長江作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究竟發源於哪兒,當年一直眾說紛紜。曾任長江流域規劃辦公室主任的林一山說過:一個國家如果對自己的重要山川江河最基本的情況都弄不清楚,不僅不足以言現代化,更不足以與之談開拓創新精神。

42年前的今天,長江源頭之謎終於得到解答。

長江源碑記

不到江源心不死

1975年,長江流域規劃辦公室以出版《長江》畫冊為契機,組織力量探明江源。以當時的環境,江源科考可謂困難重重、險象環生。

缺乏查勘測繪,青藏公路以西的高原腹地在地圖上長期都是空白區;教科書上長江源頭也只能以可可西裡山東麓或祖爾肯烏拉山北麓模糊代替;市場物資匱乏,更遑論高原探險專業裝備保障。

據首次江源科考牽頭者成綬台回憶,到終年積雪、“無人無路無圖”的高原地區去探明江源,當時唯有依靠從國外購置的幾張衛星圖片判斷江源大致方位,“以及國家登山隊支援的10多頂登山帳篷和20多套鴨絨睡袋”。

1976年7月,在軍隊保障支持下,由24名隊員組成的科考隊向江源進發。坐車、騎馬、徒步,在高原走走停停,不斷修正路線中行進一個月後,科考隊終於抵達沱沱河源頭——格拉丹東雪山。

“衛星圖片上江源地區白雪茫茫,模糊一片,沱沱河就像一條黑線。”首批登上雪山的科考隊員石銘鼎回憶,登上長江之源的雪山看到,南北側兩條10多公里長的冰川,猶如兩條“玉龍”鉗狀環繞,激動之下不禁對自己低語:“長江,終於找到你出生的地方了。”

1978年長江江源考察隊成員在考察(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經過實地考察與專業測量後,首次江源科考成果在1978年1月13日由新華社向世界宣布:長江的源頭不在巴顏喀拉山南麓,而是在唐古拉山脈主峰各拉丹冬雪山西南側的沱沱河;長江全長不止5800公里,而是6300公里,比美國密西西比河還要長,僅次於南美洲的亞馬孫河和非洲的尼羅河。

這一科考成果震驚世界!

江源揭開神秘面紗

長江源頭80%的水來自格拉丹東的冰川。這些冰川融水匯成的涓涓細流平淌過荒原,逐漸發育成沱沱河。

沱沱河全長約370公里。沱沱河源頭的水面僅寬約3米,深不足一尺。向北流經130公里後,受到烏蘭烏拉山的阻擋又掉頭向東,一直穿過青藏公路的沱沱河大橋,在以下60公里處與當曲匯合,最後沱沱河與楚瑪爾河匯合成通天河。沱沱河沿,即唐古拉山鎮所在地,就是處於長江源頭漫灘區域,海拔4600米,長324米的長江源頭第一橋和全長1389.6米的青藏鐵路長江源特大橋都在這裡。

如同三源河水的巨大差異,江源地區綺麗壯觀的自然風光、獨特豐富的多樣生物、一日四季的氣候特點、複雜密布的水系分布,背後都是一串串奧秘,需要科研工作者在江源實地考察、探尋才能得知背後的密碼。

唐古拉山鎮位於沱沱河南岸,是長江乾流上遊沿江的第一個集鎮,被稱為萬裡長江第一鎮,為青海省格爾木市唐古拉山鎮政府駐地,鄉政府、獸醫站、衛生院、小學都在一條路上。這裡是長江上的第一個居民點。這裡有著長江的第一個鎮、第一所學校、第一個兵站、第一座大橋,只要這裡能叫出名的,都可以稱作長江的第一。這裡有著許多樸素的故事,這裡也有著太多長江源頭的傳奇。

藍天白雲下,青藏鐵路就像高原上的一道美麗彩虹。鐵路建設者在鐵路和公路之間還立起了各種紀念碑,有“長江源第一橋”“長江源頭特大橋”“長江源”等等。相信,後來的人們一定能夠憑此記住它們。

海河傳媒中心出品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中國水利報、人民網、知網中國三峽等

整理:王曉羽

編輯:楊佳湲

覺得此文有用,就點“在看”支持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