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區塊鏈或將取代互聯網底層協定?

在10月9日的“2018可信區塊鏈峰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鄭志明在其演講中著重表明了一個觀點:區塊鏈或將取代互聯網底層協定,多中心的分布體系更適合現狀。

中國科學院院士 鄭志明

區塊鏈技術幫助實現價值互聯

區塊鏈本質上是期望通過分布式的方法來建立可信的機制,重新建立社會信任的關係。這樣的信任模式可以從傳統的人和人之間的信任模式轉化為對機器的信任模式。

實際上從互聯網建立的資訊互聯以來,資訊通信發展大概經過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通過互聯網時代,建立了資訊的互聯關係,通過這種移動互聯,建立了人人互聯的關係。第二階段,是萬物互聯。資訊、人、物的聯繫都建立以後,更方便實現價值的互聯。前面的互聯是數字經濟和社會治理的1.0時代,價值的互聯是2.0時代。

多中心的分布體系更適合現狀

區塊鏈是一種鏈式結構,通過它來驗證和存儲數據,通過分布式的方式、共識算法,來生成和更新數據;通過密碼的方法來保證數據的傳輸和訪問的安全;通過智能合約來編程和操作數據,這就是區塊鏈。

鄭志明稱:“現在的難點是塊,還有連接方式。”

區塊鏈有公有鏈、私有鏈、聯盟鏈,鄭志明認為分布式比去中心化更能詮釋區塊鏈與產業的結合。

“在目前的環境中,去中心化是不現實的,多中心的分布體系更適合目前的行業管理現狀。這幾年區塊鏈技術在私有鏈、聯盟鏈的應用裡已經有了初步的進展。隨著應用場景的發展,各種形態的鏈的結構也發展出來。性能和協同匹配還有融合的問題,形成了各種各樣的鏈式模式。”

四點生態環境,六大應用領域

基於區塊鏈的經濟運行和社會治理架構的生態環境特徵有四點。

第一點,開放共識。希望共同來維護數據安全,保證它的不可篡改形成。

第二點是分布式和去信任。現階段的分布式還是去物理設備的中心化,並不等於去管理的中心化。傳統的人之間的信任轉化為對機器信任。

第三點,隱私和監管。數據本身不存放在第三方平台,加密存放在區塊鏈上,實現隱私保護和授權共享。區塊鏈的運行規則中,數據對授權節點是公開透明的,通過區塊鏈技術非常有利於對數字的穿透式監管。

第四點是智能合約。基於區塊鏈合約規則的法治,頂層治理節點來制定智能合約,智能合約中,合約就是規則。如果頂層治理節點來制定智能合約,合約就形成了運行的規則或者法律,可以自上而下100%的按照規則來治理國家、社會、經濟,避免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情況的發生。

什麽領域適合區塊鏈技術?鄭志明認為大概有六個領域。第一個是生產關係,生產關係需要調整;第二個是多方互動;第三個是需要建立一種可信的模式;第四個是要去掉中介,更合理的安排生產關係、降低成本;第五,不可中斷的交易;第六,有隱私保護需求的客戶。

區塊鏈未來將顛覆傳統

區塊鏈現在正進入2.0到3.0的過渡時代,1.0以數字貨幣為典型特徵,2.0時代以智能合約為典型特徵。3.0時代是基於規則的可信智能社會治理體系為典型特徵,是全體系的,而不是某一點的。

從市場應用來看,區塊鏈是一種市場的工具,幫助社會削減平台成本,讓中間機構成為過去。區塊鏈也將促使公司現有業務模式重心的轉移,有望加速公司的發展。

從底層技術來講,區塊鏈有望成為數據記錄、數據傳播和數據存儲管理模式的轉型。區塊鏈本身更像一種互聯網底層的開源協定,未來甚至會徹底取代現有互聯網的底層基礎協定。

從社會結構來看,區塊鏈技術有望將法律與經濟融為一體,顛覆原有社會的監管和治理模式。組織形態也會因此發生一定的變化,最終會成為引領人們走向基於規則的法治社會的工具之一。

建立我國的區塊鏈基礎平台迫在眉睫

鄭志明強調,下一代區塊鏈的底層技術核心是三元平衡尋優問題。區塊鏈概念平台很低台階很高,全系統尋優是個複雜系統,涉及到很多技術,在這些技術裡尋優,涉及到很多數學、安全性、電腦資訊這些科學領域。

國外以區塊鏈基礎技術平台或者作業系統的研發為主,國內以區塊鏈應用開發為主。建立我國的國家主權區塊鏈基礎平台,迫在眉睫。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