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吸毒20年,花了400萬,他隻錯了一個瞬間

VOL.33

作者|丁凱立

43歲的劉建業是個20來年的「癮君子」,目前戒毒3年多沒有復吸。至於花在毒品的錢,他說「一年按20萬算,也快有400萬了。」以前有緝毒大隊的去叫他做報告,他拒絕了,「覺得吸毒是件很丟臉的事。」

誘惑與煩惱

如果倒退到1994年,他或許會攔住那個少年,毫不猶豫地拒絕那個對他說「吃了以後就不會想那麼多」的人。

吸毒人群總數並不是個小數目,據國家禁毒辦發布的《2017年中國毒品形勢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底,全國現有吸毒人員255.3萬名(不含戒斷三年未發現復吸人數、死亡人數和離境人數)。同比增長1.9%,增幅較上年下降5個百分點。

在全國現有吸毒人員中,不滿18歲1.5萬人,佔0.6%;18歲至35歲141.9萬名,佔55.6%。|圖:originoo.com

決定的瞬間,可能只有一秒,而這一秒帶來的惡果,卻耗了他20年才能擺脫。20年前,劉建業的煩惱來自妻子和錢。據他介紹,當時的他在開廠,批發貨品到武漢。妻子花銷比較大,並且夫妻吵架頻繁,妻子擔心他在外面找女人。「因為那個時候,我算得上高、富、帥。」就這樣,他吵架後就去找鄰居玩,但是,他們都在吸毒。

他自己吃第一口就暈了,吐了很多次後躺床上起不來,「的確頭腦一片空白」。一次、兩次、三次……劉建業就這樣上路了。開始還擔心,吃了幾次就沒吃,上癮之後,才知道危害。

那個年代還沒有手機,條件好的有個嗶嗶機。開始用的海洛因是別人抵押給他鄰居的,鄰居就上癮了。後來他拿貨,就依靠一起吃的人相互介紹。

海洛因醫學上曾廣泛用於麻醉鎮痛,但成癮快,極難戒斷。長期使用會破壞人的免疫功能,並導致心、肝、腎等主要臟器的損害。|圖:originoo.com

「平時160-180元一克,過年的時候抓得緊,貨少了,賣到了1600元一克還特別難買。兩個月後,價格到了800元一克,維持了十來年,2006年開始600-700元一克,我戒之前幾年500元一克。並不是價格便宜了,而是添加了很多東西,販毒的知道吸毒的沒錢,就想辦法加料,這樣的價格好賣,但東西遠不如從前。如果我再吃,要是拿得到以前的東西,就算5000多我也會買」。

後來才有冰毒,劉建業聽說冰毒能夠幫助戒海洛因,就吃了一年半,吃得自己產生幻覺後才沒吃。

相對鴉片、海洛因等傳統毒品而言,新型毒品主要指人工化學合成的致幻劑、興奮劑類毒品,是由國際禁毒公約和我國法律法規所規定管制的、直接作用於人的中樞神經系統,使人興奮或抑製,連續使用能使人產生依賴性的精神藥品(毒品)。

目前在我國流行濫用的搖頭丸等新型毒品多發生在娛樂場所,所以又被稱為「俱樂部毒品」、「休閑毒品」、「假日毒品」。

濟南一份報告顯示初次吸食搖頭丸者有68%是受到了朋友的蠱惑,或被朋友偷放在啤酒、飲料中服用,以後便逐漸地變成主動服食。|圖:originoo.com

由於科學技術和製藥工業的進步和發展,精神藥物的範圍和種類不是固定不變的,新型毒品濫用的品種也將不斷增多。

根據新型毒品的毒理學性質,可以將其分為四類:

第一類以中樞興奮作用為主,代表物質是包括甲基苯丙胺(俗稱冰毒)在內的苯丙胺類興奮劑;

第二類是致幻劑,代表物質有麥角乙二胺(LSD)、麥司卡林和分離性麻醉劑(苯環利定和氯胺酮);

第三類兼具興奮和致幻作用,代表物質是二亞甲基雙氧安非他明(MDMA,我國俗稱搖頭丸);

第四類是一些以中樞抑製作用為主的物質,包括三唑侖、氟硝安定和γ-羥丁酸等。

三十多次的失敗

用劉建業的話說,他戒過三四十次,而最後一次,是2015年初,他父親在醫院查出了癌症,「我自己特別後悔,所以下定決心戒掉。一直在父親身邊照顧兩年多,我覺得如果不這樣,我自己都不能原諒自己。父親重病期間,我一直在床邊喂他吃、喝,給他抹澡,所以父親走得也很安心。」

之前失敗的三十幾次,哄自己復吸的理由總是很相似:「沒必要費這個精力去戒」。

精神依賴即「心癮」或「想癮」的長期存在是復吸的主要原因。|圖:originoo.com

劉建業最難受的一次是家裡人找人把他抓進去,那是他第一次進戒毒所,那時他恨他的家人。

母親在他身上也費了不少心思,有一次他母親看到他和一個吸毒的人在說話,以為他拿了毒品,就在開車的時候搜他身,他阻止,車還撞壞了。

劉建業去過很多戒毒所,他母親本來還想帶他去做開顱手術,他知道後馬上就離開了家,在外面呆了一段時間,沒去成。「如果那次去了西安,我都傻掉了」。

開顱戒毒術在國內已於2004年被衛生部叫停,此手術最先由俄羅斯科學家發明,利用醫療設備,確定腦內毒品渴求區「毒癮位置」,將高溫細針插入腦內,損毀毒品心癮渴求區。

但是,劉建業知道,要不是母親,自己都不知道死多少次了。「毒品劑量過多就會導致休剋死亡,我去醫院搶救過5、6次」。清醒後,他看到母親眼裡透露著的滿是無助,「天天擔心我,但從來沒見她哭過」。

不僅如此,據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資料顯示,吸毒還會引發一系列病症,比如愛滋病、結核病、各種傳染性肝炎、皮膚感染、血管炎、心內膜炎、敗血症、肺栓塞及其他部位栓塞、血管損害、痢疾、破傷風、神經系統併發症、骨、關節、肌肉的炎症和損害、腎功能衰竭等。據相關報導顯示,目前,吸毒人員的病殘比例達30%,2017年,全國戒毒人員就診量為290萬人次。

不要為復吸找任何理由

劉建業認為,戒毒就是戒毒,不要為自己找復吸的理由。「我們戒毒後都要面對生活,面對社會,如果遇到什麼事就吸毒,那我認為就是給自己找吸毒的理由」。

戒毒期間晚上很難睡覺,劉建業就選擇聽書和催眠曲,這樣比較容易入睡。劉建業也會使用美沙酮維持治療。美沙酮本是一種精神類藥品,藥效與嗎啡相似。

「 通常情況下,美沙酮藥物維持治療項目採用的都是門診模式,病人每天前往門診,由門診醫務人員詢問相關病史並開具處方後,領取美沙酮當面服用,病人不得將美沙酮帶出門診服用。

現在劉建業沒時間就不會去,最長的一次,一個月沒去吃。「我吃美沙酮吃怕了,戒起來要命,比戒毒難受多了」。

20世紀70年代初,香港地區實施美沙酮治療計劃,取得滿意的效果,被世界衛生組織(WHO)認為是亞洲地區較好的戒毒模式。|網路圖片

劉建業說,「如果是吃冰,可以去醫院打吊針,氨基酸、鹽水、葡萄糖,多打幾次排排毒,這樣身體恢復得快。我有時間也會想(復吸),但是自己心態調整好一晃就過了,久而久之自己也就不會想了。自己要學會調節,我養了四隻狗,以前自己種了很多花和多肉,養了魚。有錢的時候天天吸毒也開心不了,而現在,沒錢但知道怎樣調節生活後,自己也開心」。

毒品奪走了劉建業的什麼?青春、發展機會、還有尊嚴。「別人都害怕我,讓我失去了尊嚴,變得很少與人交往,很自卑,討厭別人看我的眼神。吸毒讓我失去太多太多,最遭殃的還是家人。如果戒掉了最起碼還有機會,不戒掉連機會都沒有,難道我到山窮水盡才戒?那樣生不如死,我都不敢想」。

戒毒群成販毒群

近幾年不少新聞報導,快遞行業成為販毒的新管道。然而,在互聯網環境下,有些人還疑似通過「群」溝通販毒資訊,39深呼吸(ID:shenhuxi39)以「戒毒」為關鍵詞搜索qq群,選擇一個群加進去後,卻發現一個名叫「出肉免押金面交」的管理員發群消息說:「拿貨找我,私下交易被騙不要找我」。

現在該群已將群名稱改為「溜友」。隨後,有三個人通過群私信39深呼吸(ID:shenhuxi39),消息內容為「要肉加我」、「要貨加我」、「要肉?」。經簡單詢問,一個說350一克,一個說「化合三百、植物五百」。

除此之外,有些群名跟「戒毒」相關的群,點擊申請加群後,出現的卻是「拿貨+q:35XXXXXX」的提示,並不能真的加入群聊。

韓國有部電視劇,叫《機智的監獄生活》,裡面有個吸毒的人物叫小迷糊,在監獄裡,小迷糊經過身體與心理的雙重摺磨終於戒掉毒癮,但是,在出獄時,看到自己的親人和愛人並沒有來接自己(其實是誤會,父母和愛人都在家等他。他母親特意沒做生意,並在門市門口上貼上通知:「今天休業,兒子出獄,請祝賀我們吧,我會將他重新調教成人」),最後沒有回家,在毒販的引誘下(不知道是不是警察的測試),復吸了,被警察帶走。背景樂響起,歌詞是:回家的路有時太漫長……

吸毒,一旦開始,就註定不好回頭。

毒品面前「人人平等」。其實毒品並不在乎你有多大的意志,它只在意如何讓你迅速上癮,並且完全控制你的軀體,成為它的傀儡。雖然戒毒是一個漫長而艱巨的任務,但這並不能成為不戒的理由,要知道毒品足以毀掉的不僅僅是個人、更是一個溫馨和諧的家、一個穩定平安的社會。

微信又雙叒叕改版啦!

你還在為找不到我們而苦惱嗎?

立刻動動手指,設為星標

第一時間閱讀深度好文!

播放GIF

THE END ▼ 你的朋友正在看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