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正確的Antec Cube打開方式 20核水冷巨炮煥新記

溫馨提示

如果你喜歡本文,請分享到朋友圈,想要獲得更多資訊,請關注我。

距離上次更新主力工作機已經用了有差不多1年的時間了,對我來說,想熬過一年止癢並不容易,畢竟我是一個非常專一、喜歡最新硬體產品的人。所以,密謀許久的主力機再更新計劃,就不能再拖了。

Cube這個機箱的造型是我灰常喜歡的,之前的裝機思路就是:不走尋常路。雖然Cube這款機箱主打水冷牌,但是如此寬闊的機箱,對風冷兼容性如此之好,當時我毅然決然的選擇了風冷散熱。

風冷形態下,雖然利民ITX-R這款散熱在我心中依舊是性能與顏值綜合考慮下最佳的之一,但是整機的重心有點太靠後了,同時整體缺少了一些如今風靡的Addressable-RGB元素……有了方向自然就有了改造計劃。

看點

1

【平台簡介】

由於是部分配件的更新改造,所以平台沒有大改變,依舊是陪我征戰多年的妖擎X99e-ITX。無數個無聊夜晚能讓我安心數框框的E5 2679 V4,想當年這顆U也算是一個神器了,20核3.2GHz,沒想到X99之後的這幾年裡,AMD瘋狂崛起,紅藍兩家在高端平台上迅猛發力,20核已然不再稀缺,這顆2679 V4也逐漸顯得黯淡無光。硬碟是三星的512GB SM951,讀寫速度對我來說已經夠用了。記憶體是兩根16G 2400MHz的鉑勝,依稀記得在組這套機器之前各種DDR4記憶體沒漲價的時光,單16G 2400MHz~2666MHz左右頻率的條子,不到500就能買到,說多了都是淚。

顯卡部分,我重新拿出了公版GTX 1080,在這個RTX 20系顯卡橫飛的時間段,還在用1080裝機,似乎有點鴨梨山大。

但至少這種棱角鮮明的單“灶眼”形態,恐怕是絕唱了呀。

看點

2

【散熱篇】

改造的重要一環就是就是換散熱,從風冷變一體水,這次終於是正確的Cube機箱的打開方式了。入手酷冷至尊G240S RGB。

這款G240S跟之前上市的G240略有不同,核心區別在於:冷排也有RGB啦!

配件包部分,厚厚的兩大兜子螺絲與線材,INTEL和AMD平台的扣具都在裡面,連1拖3的A-RGB轉接線都成了散熱器的標配,總之配件是很齊全的。

當然,選擇酷冷的散熱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這個盒子,買燈光控制盒送水冷,賺大了!

對於X99這種比較老的平台,想要現在非常流行的A-RGB炫彩燈效,也只能靠這種無需主機板連接也能自定義燈效的控制盒了。

酷冷標配的這個控制盒功能還是非常強大的,可以與主機板上的4pin或者3pin RGB接口連接,進行整個平台的燈效調節,華碩、微星、技嘉、華擎這些主流主機板平台,通過標配的線材都可以輕鬆和主機板一起聯動,像我這種壓根沒有燈光接針的主機板,不連接主機板,通過控制盒的按鍵也可以進行燈效調節。

控制盒的另一頭,與之前的普通版G240RGB不同的是,最下側多了一個溫度指針的圖示,冷頭上加了一個溫度傳感器,同時也多了一根2pin的插口,插口和控制盒連接上之後,會有額外的一種藍色燈效,通過溫度傳感器反映CPU溫度,隨溫度變化做出燈效改變,70度以上會從深藍色變到淺藍色,挺有意思的燈效小彩蛋。

風扇則是兩顆MF120AB均衡扇,扇葉造型我很喜歡,整體性能也屬於A-RGB風扇中比較不錯的水準。

一體水登場,可以看到冷排左右兩側多了兩層亞克力材質蓋板,燈光模塊就埋在這下面,在燈光照射下也能看到隱約的酷冷LOGO和燈圈。

當然,多了燈效的代價就是,線材更多了,冷排上比普通版又多了兩根線,然後冷頭上的三根線中,最右側的那根2pin插口,就是之前說的溫度傳感器連接器。對於沉迷走線的玩家來說,更多的線材就意味著更大的工作量,期待將來有一天各種RGB能通過類似藍牙這種無線方式與主機板連接,等到那個時候,就不再有線材的困擾了。

水冷部分細節特寫,低阻力水排以及有編織線包裹的水管,冷排與冷頭兩側的連接處還有額外的加固,比曾經的“洗衣機”水管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冷頭部分的特寫,顏值挺契合我的審美,與普通版G240RGB不同的地方,除了G240S的冷頭上多了一根2pin的溫度傳感器插口之外,那就是冷頭側邊一圈的顏色和材質了,從黑色塑料變成了鈦色金屬材質。

底座部分為純銅材質,與G240RGB的面積相同,如果使用X399平台的話,這個冷頭的面積不是全覆蓋的。但是G240一體水的純銅冷頭面積其實是比前代B240更大一些的,所以,X99E-ITX這塊板子裡標配的那個兼容酷冷至尊一體水的扣具就沒法兼容了,此時非常感謝以為民間做MOD的大神,幫我做了一套Narrow-ILM的扣具,也就是照片中全程“戴著”的那兩個“小蝴蝶翅膀”。我這ITX的X99終於有救了!

看點

3

【電源篇】

另外一個重要環節就是電源更新,看著如今的各種“核戰”,各種滿載300w以上甚至500w以上的功耗,此時突然發現:曾經的650w電源,今後再更新平台的時候會比較吃緊。最終選擇了與機箱同品牌的安鈦克HCG EXTREME 850w電源。

入手理由其實挺簡單的,80Plus金牌,海韻代工,線序兼容性還算是挺強的,後續再換電源不用頻繁做線了,還有就是10年質保。

全家福一覽,電源和原裝線材分別放置在兩個無紡布袋中,標配的理線帶我很喜歡。

電源外觀部分,外麵包裹的這一圈金色還是挺抓眼球的。另外一點就是,入手了這款電源之後我才知道HCG的全稱究竟是啥,以前一直以為HCG只是三個沒啥意義的簡單代號而已,哈哈哈哈哈哈!160mm*150mm*86mm的三圍,在一些相對局促的機箱中也有比較好的兼容性。

電源接口方面,CPU和PCIE接口相當充足,SATA接口造型和普通版的HCG 850不太相同。

電源後部配了個Hybrid Mode切換按鈕,開啟後可以在低負載狀態下保持極低的噪音。

標配了一顆大約12cm的FDB軸承風扇,這一側還有無處不在的HCG X系列LOGO。

銘牌部分特寫,+12v輸出功率還是很足的。

電源的原裝線材部分,所有12v線材都是分正反的,需要插在電源一端的接口都有黃標指示。電源還配了一根FDD線材,在需要用到這根線的年代,我還不知道電腦是什麽呢~~另外就是所有的12v線材都配了額外的濾波電容。

但是這些線材已經不重要了,因為我為電源準備了新朋友:定製線!買大白兔奶糖送定製線,又是一筆血賺的買賣!

看點

4

【裝機成型篇】

其他的追風者燈環啦、燈帶啦,以及貓家工業扇啦這些小部件就不額外介紹了,主要是人比較懶,不想單獨再拍照了。

不過裝機部分有一個小部件要額外介紹一下,那就是利民家的TF8矽脂。在這個CPU核心越來越多、頻率越來越高、釺焊縮水成矽脂的年代,早就了矽脂行業的興起,利民在今年也順勢完善了自己的矽脂產品線。

TF8是利民矽脂產品線裡面相對高端的一個型號,導熱指數有13.8W/m-k,從導熱指數來看,已經比暴力熊TGK還要高了,當然TF8的價格也不親民,畢竟高端型號。

TF8相對比較粘稠,需要耐心粉刷,下圖為心態爆炸狀態下的塗抹形態,不可取不可取~~

裝機過程很順利,成品形態如下圖所示,整體視覺觀感上,看起來比我之前的風冷版更均衡,畢竟風冷形態下,散熱太靠後了,前面只有風扇,相對來說“重心”不夠平均。

我的A-RGB燈效大腦隱藏在這裡。

成品上桌,非常滿意。

看點

5

【視覺體驗篇】

順利點亮,顏值明顯提升一個等級。

冷排部分的燈效,雖然散熱還有藍色隨溫度變化的燈效模式,但是顯然A-RGB這種幻彩流動的燈效顏值更高,彩蛋燈效被我放棄咯!

冷頭、燈環和燈帶的燈效特寫,都是通過酷冷燈效盒一起控制燈效,一致感很棒。

本來我是想把燈帶換到機箱底部的燈條處,結果追風者的這個燈帶有點厚,和機箱底部的燈條位置不太兼容,最終放棄了,不過想了想,放在機箱內部還能把機箱裡面照亮點,也算是一個不錯的放置位置。

整體效果我是很滿意的。

性能部分就不做太多的測試了,R15跑了3次,在2950~3000出頭徘徊,在如今這個多核怪獸橫行、動輒5000+甚至6000+分數的時代,3000分已經不算是頂級了。還是很懷念這個200w性能怪獸肆意橫行的那段日子的,可惜歲月不饒人呐~~~

看著人家新卡的Time Spy分數和我的FSE分數相當,難受啊。。。

酷冷G240S的散熱性能方面,FPU下的表現與之前的ITX-R表現基本相當。

看點

6

【總結】

在這日新月異的硬體發展路上,核心數量迅猛增長,CPU記憶體頻率越來越高,主機板功能越來越豐富,而我現在這套更新的平台連一體化後置IO板都沒有,或許我這套20核X99 + 1080很快就要被淘汰,但是在它退役之前,我也終於用最正確的方式:EK版Cube機箱+水冷散熱為它完成了更新。

又成功續了一命!爭取這套裝備能再奮戰一年!

可能有人會說,現在已經是RTX的時代了,你這GTX秀什麽玩意呢?

且慢!看老夫一手神筆馬良拯救世界!全文完,感謝收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