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寶寶貧血不只是不吃飯那麼簡單,貧血的一般表現有哪些?

寶寶貧血是常見的一種疾病,其中又以營養性缺鐵性貧血最為常見,並且在6個月~3歲的寶寶中發病率最高。貧血以其危害性大、發病率高等特徵,被列為國重點防治的小兒常見病之一。

寶寶營養性貧血,指的是缺少鐵、維生素B12等一些必需的營養物質而導致的鐵攝入量不足,導致體內血紅素合成不足。因為母乳中含鐵元素較少,而寶寶在6個月以前可能無法添加輔食,所以,有的寶寶出生2個月之後,就會出現輕度貧血的情況,到6個月時候這種生理性貧血癥狀就更加明顯了。

寶寶語言和思維功能發育不成熟,還不能夠清晰表達身體的不適,那麼爸爸媽媽該如何判斷寶寶是不是貧血呢?

一般,寶寶貧血會分為輕度、中度、重度和極重度,不同的寶寶可能表現也不一樣。

世衛組織的兒童貧血診斷標準:

6月~4歲,血紅蛋白<110g/L;

5 歲~ 11歲,血紅蛋白<115g/L;

12歲~14歲,血紅蛋白<120g/L。

貧血的程度診斷標準:

輕度貧血:血紅蛋白<正常下限~90g/L。

中度貧血:血紅蛋白<90g/L~60g/L。

重度貧血:血紅蛋白<60g/L~30g/L。

極重度貧血:血紅蛋白<30g/L。

寶寶缺鐵的一般表現

1、臉、耳廓、手掌、嘴巴等處蒼白,眼結膜及口粘膜更顯蒼白。

2、心跳、呼吸加快,嚴重的患兒有心悸表現;

3、沒精神、老想睡、注意力不集中、煩躁不安、反應慢等;

4、厭食、挑食、食慾減退;

5、噁心、嘔吐、腹瀉以及消化不良等;

6、掉發脫髮、指甲扁平、薄、脆,甚至反甲等;

7、異食癖,吃紙屑、泥土等。

寶寶貧血如何預防和治療?

1、添加輔食:寶寶6個月大的時候,應及時添加富含鐵元素的食物,如肉、魚、動物肝臟、動物血、蛋黃等。

2、補鐵:食物中含有的鐵分為非血紅素鐵和血紅素鐵。非血紅素鐵大部分存在於植物性食物中,吸收率極低,例如米、面中含有的鐵元素,吸收率不到3%。血紅素則主要存在於動物性食品中,因為不受其它成分干擾,所以吸收率相對較高。動物肝臟中的鐵,其吸收率可以達到20%。

3、添加維生素C:補鐵的同時,還要多給寶寶吃一些含豐富的蔬菜和水果,例如青菜、奇異果、紅棗等,可以促進鐵的吸收率。

4、定期檢查定期檢查很重要,尤其是對寶寶而言,醫生會根據寶寶的情況給出更專業、科學的餵養方式,並且可以及時的發現一些潛在危險。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