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安民生涉非法集資 88名嫌疑人被刑拘

4月9日,位於海澱區紫金莊園的中安民生養老服務有限公司大門緊鎖,無人辦公。本版攝影/實習生 陳婉婷

4月9日,北京市朝陽區東三環中路10號,北京中安民生朝陽大廳門口張貼有其3月11日房租到期公告。

多名老人在涉事公司“以房養老”面臨失房風險;警方提醒投資人盡快報案,敦促其他涉案者早日自首

4月9日,新京報記者從北京市警察局海澱分局獲悉,針對群眾舉報其轄區北京中安民生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及中安民生養老服務有限公司(以下通稱中安民生)從事非法集資一事,經海澱警方偵查,對涉事公司實際控制人李某某等88名犯罪嫌疑人刑事拘留。目前,警察機關仍在對該案開展工作。

多名受害老人告訴記者,涉事公司打著國家有關部門旗號,將自家房屋進行抵押貸款。受害者趙先生說,有部分受害者正面臨房屋被拍賣的風險。

北京海澱警方提醒,涉及中安民生“資產養老”項目的投資人盡快至抵押房產所在地警察機關經偵部門或派出所報案;其他項目投資人至就近的警察機關經偵部門或派出所報案,配合警察機關開展相關工作。

涉事公司多次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昨日,北京市警察局海澱分局辦案民警介紹,接到群眾關於中安民生從事非法集資活動的舉報後,他們便對相關公司立案偵查。4月3日,包括公司實際控制人李某某(男,37歲,黑龍江人)在內的犯罪嫌疑人88人被刑拘。目前,警察機關仍在對該案開展工作。同時,警方敦促其他涉案人員盡快至海澱警察分局經偵支隊自首,爭取從輕處理。

新京報記者通過天眼查了解到,涉事的兩家公司中,北京中安民生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注冊資金50000萬元,其經營範圍為資產管理和投資管理。中安民生養老服務有限公司成立於2016年,注冊資金5000萬元,其經營範圍為銷售第三類醫療器械;銷售食品;財務谘詢;居家養老服務等。

記者注意到,上述兩家公司法定代表人均為李佳豪,在全國範圍內有多家分公司。兩家公司經營範圍並未包含募集資金、借貸等業務,還曾多次被市場監管部門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存在多起法律訴訟。

受害者:公司偽造文件號稱“以房養老”

66歲的北京居民趙先生告訴新京報記者,自己僅有小學三年級文化,2015年經朋友介紹,前往中安民生養老服務有限公司位於朝陽區國貿萬科大都會北門一層辦公地點了解以房養老業務。“他們工作人員當時說自己與所謂的國家民政部門有合作,還給我看了蓋了章的紅頭文件。”

就這樣,自稱識字不多的趙先生完全信任了這家公司。他介紹,起初中安民生工作人員向他介紹,國外的以房養老都是老人把房子抵押給第三方,每月可以領取一定金額的養老金,等人去世後房屋歸第三方所有。而這個以房養老項目雖然也要把房產證給第三方,但不影響房主的正常居住,當房主去世後,房屋所有權和使用權可以順延給兒女或繼承人。

2015年8月,趙先生將自家的兩套房子抵押借貸600萬元,並把房產證給了中安民生。“合約很厚,當時他們也不讓我看合約,也不給我念,隻讓簽字。其中還有一份合約是空白,說讓我簽字後他們再填內容。”

趙先生說,今年1月前,中安民生方面每月都會按時或提前將“養老金”打入他的銀行账號內,年化收益率4%至8%不等,多年來每月收益都在2萬元以上。今年1月中斷打款後,趙先生前往涉事公司討要說法,其回復稱公司內部調整,需要等一段時間。在這期間,有借貸公司找到趙先生索要借貸利息。“中安說讓我先墊付,今年2月、3月我背著家人幫中安民生墊付了22萬元借貸利息。直到最近幾天我才知道他們出了事,飯都吃不進去了。”

“現在我才明白,中安民生所謂的以房養老就是拿我的房子做了抵押貸款,他們再拿貸款做別的事情。”趙先生了解到,有一些受害者的房屋已經面臨被借貸公司拿去拍賣的風險。

與趙先生不同,李娜(化名)是以出資的方式進行養老投資。李娜說,2018年下半年她女兒的同事給她介紹了中安民生的理財投資項目,“當時公司介紹有兩種投資方式,一種是以房養老,一種是出資理財。”中安民生給李娜的投資確認書顯示,該項目理財年化收益率達11.5%。

2018年10月和12月,李娜投了兩次,每次10萬元。剛剛半年過去,還未見到收益,李娜的女兒發現中安民生出現問題,多次前往該公司索回資金未果,只能報警求助。

基金會:曾與其簽捐贈協議 早已終止

中安民生官網顯示,其合作機構包括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養老管理基金、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老年健康基金管理委員會。昨日,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項目管理部門負責人表示,基金會與中安民生沒有任何業務往來,僅在2016年中曾與中安民生簽署過相關捐贈協議,每月接受中安民生捐贈5萬元。但協議實行兩個月後,基金會在中安民生的大樓開發布會時,負責人發現其公司開展以房養老不正當業務,便終止了這項合作協議。

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項目管理部負責人告訴記者,老年健康基金管理委員會是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的下屬項目分會,其與中安民生是否存在合作關係仍在核實中。

探訪

涉事公司人去樓空

昨日下午,新京報記者來到朝陽區國貿萬科大都會中安民生養老服務大廳,發現該辦公地點已經人去樓空,大廳內的座椅凌亂地擺放著。門上貼著一張“因為本大廳租賃合約到期,現從2019年3月11日開始關閉此大廳。如有任何事情請前往中安民生其他辦公地址辦理相關業務”的公告。

隨後,記者又來到位於海澱區萬泉河路68號紫金莊園的中安民生總部,看到這裡和朝陽區中安民生辦公廳一樣,大門上鎖,空無一人。紫金莊園一名保安告訴記者,前兩個月這家公司還有人辦公,之後有警方去過,就關門了。

多名受害者告訴新京報記者,今年1月起,每天都有受害者前往中安民生養老服務有限公司討要說法,“基本每天都會有100餘位受害者等在中安民生的辦公大廳內”,但直至公司被警方調查,受害者沒有得到任何實質性的答覆。

昨晚,記者登錄中安民生官方網站,看到首頁上還掛有一份3月9日發布的“辟謠聲明”,聲稱“中安民生總裁和領導層跑路、中安民生崩盤……均為謠言”,號稱將“盡早完成轉型升級,解決問題”。但新京報記者多次撥打中安民生總部及各地分公司電話,均無人接聽或提示號碼已是空號。

提醒

年利率超36%不受法律保護

北京市康達律師事務所律師韓驍表示,上述涉事公司行為讓被害人認識錯誤、交付財產,涉事公司因此獲利,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性。

韓驍提醒廣大群眾,尤其是中老年群體,一定要提高警惕,防範非法集資犯罪行為。首先,要牢記“收益越高、風險越大”,拒絕高利誘惑,理性選擇投資渠道。高額利息如果超過36%年利率,超過部分的利息法院是不會支持的。其次,在選擇投資渠道之前,一定要認真檢查對方是否經過有關部門的批準,相關文件是否真實合法有效。最後,一定不能盲從,不要被身邊人的意外之財所迷惑,不要被一時之利蒙蔽雙眼,永遠做理性的投資人。

如果發現非法集資犯罪行為,一定要第一時間到警察機關報案,同時做好證據保全工作;在還可以撤出投資的情況下,要果斷撤出,決不能存在僥幸心理,以最大程度地挽回損失。

新京報記者 劉名洋 實習生 許文豪 向成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