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頸椎牽引可因人而異,讓椎間孔鏡手術更安全,上海醫生研發兩大「神器」造福脊柱病患者

cf3ed62e-e398-4995-9a07-c70f170746ee.jpg

這兩天,2018年度浦江脊柱微創技術創新論壇暨長三角骨科微創聯盟成立大會在滬舉行。以「長三角一體化」和供給側改革國家戰略為政策支撐,來自區域內四十餘家醫院及醫療創新型企業的三百餘位醫務及科研人員濟濟一堂,探討學術與產業前沿、構建長三角骨科一體化發展產學研平台。會上,同濟大學附屬第十人民醫院脊柱外科主任賀石生教授團隊帶來了兩大自主知識產權「神器」——「全新多通道脊柱內鏡系統」和「個性化頸椎牽引器」,將脊柱微創外科帶入「擴增實境」與精準治療時代。

雙工作通道相得益彰,讓手術器械安全無遮擋進入

近年來,脊柱微創技術取得了長足發展,許多脊柱退行性疾病如腰椎間盤突出症、神經根型頸椎病,其治療方法由傳統的開放手術日趨轉為微創手術。傳統開放手術一般需要打開6~10厘米的手術切口,並且廣泛暴露,會造成肌肉、骨質等的附加損傷。由於手術創傷大、併發症多,患者臥床時間長、恢復慢。

在此背景下,以椎間孔鏡為代表的微創技術應運而生,僅需7~10毫米的皮膚微切口,通過內鏡工作通道直接到達突出部位完成減壓手術,從而實現精準靶向治療,手術幾乎不出血,患者術後即刻可以下地行走,顯示出極大優勢。

然而,椎間孔鏡技術仍存在缺憾——僅僅實現「打開門」是不夠的,必須讓手術導航系統和操作器械「安全進入門內」,對病變組織予以磨、切、削、割、鉗等操作,才能安全有效地解除患者病痛。但是,傳統的椎間孔技術卻面對著一隻「攔路虎」——椎間孔後壁的關節突。由於它的存在,以及由發育和退行性因素引起的椎間孔外口狹窄,會遮擋手術目標區域,甚至使鏡體進入困難。若強行操作,有可能損傷椎間孔內的神經根和椎間盤結構。

1.jpg

為確保手術安全,通常需要將關節突骨性結構磨除掉一部分,稱之為關節突成形。目前的關節突成形方法主要分為透視引導下骨鑽或環鋸盲視徒手成形或同軸內鏡監視下成形。前者完全依靠術者手感盲視操作,技術要求非常高,要麼磨除部位不滿意,要麼造成嚴重的神經損傷,可稱之為「刀尖上舞蹈」;而後者由於目前的脊柱內鏡均屬於同軸內鏡系統,攝影系統和工作通道在一個管道軸內,成形時術者只能看到管道內磨除的那部分骨質情況,而不能看到其周圍骨質及軟組織情況,因此依然存在成形部位不滿意或者神經損傷風險,可稱之為「管中窺豹」。

針對椎間孔成形困難、背側遮擋減壓不充分問題,賀石生教授團隊創新性地設計出新型多通道脊柱內鏡系統,該系統在國內甚至是國際上首次提出在同一內鏡管道內設計出多個工作通道,包括主工作通道和副工作通道,並設計與之相配套的副工作內鏡,使得脊柱內鏡系統擺脫傳統的單通道同軸內鏡的模式,通過第二視角的模式實現全程內鏡監視下的關節突磨除,術者能夠清晰的觀察磨鑽前端磨除骨質的部位以及其與周圍韌帶、神經等組織的解剖關係,使術者完全體驗到類似開放手術一樣的開闊視野;同時,多個通道可以放置多個器械,相互配合,提供手術中器械使用的多樣性。這一全新的多通道脊柱內鏡系統在提高椎間孔成形準確性和有效性的同時,大大降低了手術風險和手術難度,可以稱之為脊柱內鏡系統的一次開創性的轉變和發展。

告別粗放式頸椎牽引,個體化治療療效與安全兼得

隨著人口老齡化及白領、辦公室職業人群的數量增加,頸部勞損退變及頸椎病已成為困擾大眾健康的前五大疾患之一,50歲以上人群的發病率接近30%。手術治療該類疾病的創傷大、費用高,並且手術適應人群範圍很小,絕大部分患者主要是由於頸椎勞損、退變、生理曲度改變而引起頑固的癥狀。牽引治療是常用的頸椎病保守治療方法之一,但由於缺乏對牽引體位、牽引角度、牽引患者頸椎參數個體化等方面的科學分析和規範,以往的頸椎牽引器械和方法療效不佳,而且常常引起患者不適甚至病情的加重。

賀石生教授團隊經過12年的潛心研究並經歷三次更新換代,研發出了最新的數字化的個性化頸椎牽引器。該牽引器採用平臥位體位,消除患者自身頭頸重量對牽引的影響,牽引前依據體格檢查及影像學資料,精確分析患者個體化的頸椎參數及最適牽引角度,對牽引重量及牽引角度實現個性化、數字化設定,並根據隨訪結果進行動態調節,從而實現患者的個性化精準治療。目前,該設備已獲得國家醫療器械生產二類許可,隨訪結果顯示這一治療方法能夠顯著改善患者頸肩疼痛、頭暈、上肢麻木等癥狀,並且能夠使部分患者恢復頸椎生理曲度,臨床效果非常滿意。

作者:陳青

編輯:郝夢夷

責任編輯:許琦敏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