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新冠疫情會成為大流行嗎?國外病例激增引起廣泛擔憂

原文作者:Ewen Callaway

隨著疫情在全球蔓延,科學家擔心COVID-19不久之後可能成為大流行。

隨著中國境外的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激增,科學家擔心該病毒的傳播不久將變得不可遏製。一些科學家甚至在咕噥那個p詞:pandemic(大流行)。

意大利都靈的一家醫院,這裡出現了幾百例COVID-19確診病例。來源:Mauro Ujetto/NurPhoto via Getty

韓國已有900多人受到感染,許多都集中在大邱市。在過去的幾天裡,意大利官員一直在竭力控制該國北部的聚集性傳染:300多人感染,約10人死亡。最令人擔憂的是,伊朗的疫情已經造成至少15人死亡,感染人數未知,而且似乎已經將該病毒傳播到了中東其他國家。

最新的暴發——包括許多與中國沒有明確關聯的病例,以及一些連續幾周未被檢測出來的病例——可能意味著要遏製COVID-19的致病病毒,已變得不再可能。

香港大學的傳染病流行病學家Ben Cowling表示:“韓國,尤其是伊朗和意大利之前未被發現的病例,現在得到了大量確診,這其實在告訴我們,要遏製此次的新冠病毒或許已經不可能了。”

科學家表示,可能需要采取新的策略來控制其蔓延,包括在中國境外采取更大面積的措施來限制人員聚集,例如停課。但是想要此類措施得到最有效的部署,研究人員需要先回答有關疫情的一些關鍵問題。一個是兒童是否會像成年人一樣大量傳播該病毒,另一個是兒童是否同樣易感。

大流行可能性?

世衛組織官員於2月24日表示,全球新冠病毒暴發尚不構成大流行。大流行被廣義理解為某種感染在多個地區不受控制地蔓延。世衛組織總乾事譚德塞說:“這種病毒有大流行的可能嗎?當然有。已經大流行了嗎?從我們的評估來看,還沒有。”目前,世衛組織正在派遣專家組前往意大利和伊朗,幫助控制那裡的疫情。

但其他科學家表示,全球病例激增標誌著此次已持續兩個月的疫情的轉折點。“無論世衛組織怎麽說,我認為大流行的流行病學條件已經滿足了,”哈佛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的傳染病流行病學專家Marc Lipsitch說,“從大流行的所有合理定義看,目前的證據都表明它正在發生。”

例如,美國疾控中心(CDC)的一位官員在2月25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就表示,社區傳播很可能在美國發生。“現在的問題不是美國是否會發生社區傳播,而是什麽時候發生。”疾控中心的國家免疫與呼吸疾病中心主任Nancy Messonnier說。

研究人員認為伊朗的死亡病例尤其令人擔憂。Cowling說:“如果第一批得到確診的病例就是致命病例,那意味著感染可能已經持續了好幾周。”

英國南安普敦大學的地理學家Andrew Tatem帶領團隊模擬了新冠病毒的全球傳播形勢。他說,過去一周在黎巴嫩和伊拉克等地發現了從伊朗輸入的大量病例,這值得警惕。由於經常國際旅行的伊朗人並不多,這表明病毒在伊朗的傳播時間較長,可能存在大量未被發現的病例。英國愛丁堡大學的公共衛生研究員Devi Sridhar補充說:“我認為就伊朗而言,我們只看到了冰山一角,因為我們只看到最嚴重的病例被通報。”

遺漏的接觸者

Lipsitch和其他科學家認為,不管是否被認定為大流行,原本看似已經阻止了疫情在中國境外進一步擴散的控制措施(已有一個多月),很快可能就要變得不再可行,其中包括迅速確定感染者及其密切接觸者,並隔離他們以防止病毒進一步傳播。Lipsitch說:“我認為大多數地方沒有足夠的資源來追蹤所有遺漏的感染者,以及這些漏診者感染的其他人,等等。”

世衛組織決定暫不將此次全球暴發的疫情描述為“大流行”,一部分是基於以下數據:中國感染人數在1月23日至2月2日之間達到峰值,而且中國采取了控制措施,例如局部封鎖武漢等城市,對預防新增病例起到了作用。

但是Cowling也說,這類措施在更大範圍內是不可行的。封鎖措施只有實施幾周或更長時間,才可能有效;而且,放鬆檢疫隔離後隨著感染者的出城,會帶來重新暴發疫情的風險。他補充說:“我們必須更加審慎地考慮,哪些措施是可持續的,可以在不封鎖城市、不限制人員流動的情況下,減少病毒傳播。”

兒童的角色

這種緩解措施需要增加社會距離(social distancing),降低人們見面的平均機會。Lipsitch說:“我想不用多久,世界上大部分地區都會以各種形式增加社會距離,這種措施不用事先確定具有感染性的人。”

例如,對1918年流感大流行1的研究發現,與較晚實施此類措施的城市相比,那些較早關閉公共場所(如學校、教堂和劇院)的城市的死亡率較低,總體病例也較少。

但是流行病學家說,我們對於當前的疫情和冠狀病毒的了解還太少,無法有效地利用社會距離這一措施。Cowling說,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來確定開展這種措施的最佳時間。最常用的一種是關閉學校,但是只有在科學家確定兒童傳播冠狀病毒能力很強的前提下,才值得嘗試。有報告指出,兒童感染後出現重症的概率較低,但研究人員不知道的是,兒童是否像成年人一樣易感,或者兒童是否容易將病毒傳播給他人。Cowling說:“這是我們迫切需要回答的一個問題。”Lipsitch則表示,兒童對季節性流感和流感大流行的傳播能力非常值得重視,“但是對這次的病毒來說,還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

Lipsitch說,要確定兒童傳播COVID-19的能力,最好的方法是分析密切關聯的病例,例如某一個家庭中的病例;通過這樣的方式,確定病毒如何傳播以及兒童是否被感染並將病毒傳播給了他人。

免疫力問題

如果新冠病毒變得無處不在,並在社區中大量傳播,研究人員還需要研究被感染者如何對病毒免疫。Lipsitch說,研究人員假設,感染者在一定時期內可以避免再次被感染——但時間多長還不好說。他指出,在感染引起普通感冒的冠狀病毒後,對該病毒的免疫力不會持續太久,因此對於此次新冠病毒的免疫力可能也不會持續很長時間。通過研究感染者康復後抗體水準隨時間推移的變化,或許能回答這個問題。

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院的流行病學家David Heymann說,對COVID-19的響應並非一個非堵即疏的問題。他希望意大利和韓國等國家在準備緩解措施的同時,可以盡力遏製新增病例並追溯其來源。“我認為人們太關注大流行了。而重要的事情是,對疫情暴發以及如何應對疫情有基本的了解。”他說。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