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高考志願選擇,怎能忽略“熱血牛校”?

又是一年志願報考季。

各高校的轟炸式招生宣傳進入高潮。在亂花漸欲迷人眼的“宣傳攻勢”下,人們會發現,一些高校雖是“雙一流”卻走“低調路線”,被神秘的迷霧籠罩其中。它們也許不在一線城市、也許沒有響當當的名字,但是其驕人的科研教學成績和畢業生,卻在國家的要害關節產生著重要作用。

軍工科技傍身的“硬核”高校

6月7日高考第一天的晚上,《新聞聯播》以《丹心鐵骨鑄劍長空》為題報導了北京理工大學校友——劉玉堤。作為我軍第一批戰鬥機飛行員,劉玉堤1941年到延安工程學校和自然科學院(北京理工大學前身)學習。

北京理工大學(簡稱北理工)是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學,也是新中國第一所國防工業院校,有近80年的辦學歷史。學校始終傳承“延安根、軍工魂”紅色基因,瞄準世界科技前沿,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為國防科技事業培養了大批人才。

而在去年,一則“上這個專業必須學會開坦克”的新聞讓北理工又“火”了一把。而這門“必修課”屬於北理工機械與車輛學院的裝甲車輛工程專業。裝甲車輛工程專業閆清東教授表示,和普通的車輛工程專業不同,裝甲車輛工程專業屬於兵器類專業,該專業學生不僅要學習坦克的機動性能,還要學習坦克的火力性能、防護性能。

“就是要求學生不僅會開坦克,還要會拆裝坦克,都完成了才能拿到學分。作為國防特色專業,學生們要親自到軍營裡體驗一下開坦克,見識一下我國的國防武器,才能形成國防情感的共鳴,這也體現了學校面向軍工、服務國防的辦學特色”閆清東說。

事實上,近年來工科類專業發展勢頭良好。6月10日,麥可思研究院發布的《2019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指出,2018屆本科畢業生就業率最高的學科門類是工學(93.1%)。2018屆本科畢業生就業率最高的專業類是電氣類(95.5%)。2018屆本科畢業生就業率排前三位的專業是軟體工程(96.8%)、能源與動力工程(96.8%)、工程管理(95.8%)。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些發生在軍工院校的故事讓越來越多的學生和家長了解到,原來做科研也可以這麽“燃”。

如今,5G成為熱詞,也讓中國成為了全世界關注的對象。在這背後,有一位哈爾濱工業大學(以下簡稱“哈工大”)的教授引起了人們的注意。哈工大的馬晶教授當選“CCTV 2017年度科技創新人物”。2011年,他率領團隊成功進行了我國首次低軌衛星衛星雷射通信空間試驗,2017年又成功進行了國際首次同步軌道與地面雙向每秒5G高速雷射通信,為建立我國空間雷射高速實時信息網絡奠定了工程和技術基礎,使我國衛星光通信研究領域在短短20余年達到了世界領先水準。

據了解,哈工大創建於1920年,以鐵路建築和電氣機械工程起家。新中國成立後,哈工大被國家確定為全國學習國外高等教育辦學模式的兩所樣板大學之一。1954年,哈工大進入國家首批重點建設的6所高校行列。

如今,哈工大致力於打造世界一流的“工程師的搖籃”。5月13日,哈工大發布《一流本科教育提升行動計劃2025》。根據計劃,未來6年,哈工大將累計投入10億元,用於提升本科教育質量。

仰望星空的“航空航天牛校”

說起我國航天事業的備份力量,就不得不提“北航”和“南航”。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以下簡稱“北航”)創建於1952年,時名北京航空學院,是新中國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學府。這所高校和中國航天事業密不可分,我國第一枚探空火箭、第一架無人駕駛飛機、第一個新型臨近空間飛艇都出自於此。另外,我國探月工程運載火箭系統總設計師、天宮一號總體主任設計師、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都曾經由北航畢業生擔任。

《流浪地球》《火星救援》中的太空生活會不會成為可能?來自北航的團隊一直在研究這件事。不久前,北航“月宮一號”團隊獲得“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榮譽稱號。而“月宮一號”是由北航的劉紅教授帶領科研團隊經過10年時間研製出的我國第一個空間基地生命保障地基綜合實驗裝置。

從2017年5月10日開始,8名志願者分兩組在全封閉的“月宮一號”裝置中連續駐留了370天,在這370天內,志願者所需的全部氧氣和水、大部分食物都是在“月宮一號”內循環再生的,這項科研成果創造了世界上時間最長、閉合度最高的密閉生存實驗紀錄,並使我國在生物再生生命保障技術領域達到世界先進水準。

“我就是‘未來月球上或者火星上的農民’。”1987年出生的劉慧,現在是北航生物醫學高精尖中心的博士後,加入北航“月宮一號”團隊已有9年。她表示,進入“月宮一號”,就像直接把你送到“外太空”,“這絕對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最夢幻的經歷”。

作為北航的“CP”學校,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以下簡稱“南航”)的力學、機械工程都是傳統優勢學科。據了解,南航的飛行器設計專業是其最大的特色專業,擁有我國直升機技術研究方向唯一國家級重點實驗室。飛行員專業也與多家航空公司聯合,施行理論與飛行相結合,在民航方面認可度非常高。

2017年,我國自行研製的新一代大型噴氣式乾線客機C919成功首飛,舉世矚目。這架具有重要意義的“中國製造”大飛機背後,凝結著不少南航師生和校友的心血。從ARJ21(我國首款噴氣支線客機)到C919,南航參與了重要技術方案論證,承擔了多項關鍵技術突破,共承擔額140余項國產大飛機項目,並為大飛機研製部門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輸送了上千名畢業生。

南航1977級校友,C919總設計師吳光輝曾表示,“南航給了我新的機遇與起點,感謝母校對我的培養。我還支持兒子報考南航,到我的母校深造。”

扎根西部的“隱藏名校”

5月15日,美國商務部工業安全局(BIS)公布了一份對華製裁實體名單。據觀察者網報導,在這個名單中,包括國防科技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高校。位於西安的西北工業大學也在其中,這讓不少網友疑惑,究竟是什麽原因,能讓這個位於我國西北的高校“榜上有名”?

據了解,西北工業大學是中國唯一一所以同時發展航空、航天、航海(三航)工程教育和科學研究為特色的全國重點大學。歷史上,鑄造、航空宇航製造工程、飛行力學、航空發動機、水中兵器、火箭發動機等6個學科的全國第一位工學博士由該校培養。在該校為國防科技事業發展和國民經濟建設輸送的19萬多名校友中,有45位省部級以上領導和59位將軍,45位兩院院士,還有6位中國十大傑出青年。

這所西部高校的傳奇故事延續至今。

去年11月1日,我國成功發射北斗三號系統第17顆組網衛星。發射現場調度口令中鏗鏘有力的聲音,就來自西北工業大學2002級校友張潤紅。她成為中國第一個女性低溫動力系統指揮員、中國第一個女性技術陣地“01”指揮員。

而在中國理工類學校中,有一所坐落在太原的大學鮮有人關注,這就是中北大學。事實上,這所曾被譽為“人民兵工第一校”的學校不僅擁有“鐵血”的建校史,還在國家載人航天、深空探測、重大武器等領域取得了驕人的成績。

據了解,中北大學的前身是1941年八路軍總司令部在太行抗日根據地創辦的我黨我軍第一所兵工學校——太行工業學校,歷經太原機械學院、華北工學院後,2004年6月經教育部批準更名為中北大學。

過去一年,“嫦娥四號”成功發射,月球背面迎來人類第一個軟著陸探測器,讓人們看到了中國探月工程的發展成就。而在今年的3月1日,探月工程重大專項領導小組辦公室專門給中北大學寄來了一封感謝信。

信上,領導小組對該校在嫦娥四號任務中承擔的研製工作給予充分肯定。據了解,在嫦娥四號任務中,中北大學研究團隊承擔了長征三號乙遙三十運載火箭衝擊傳感器及衝擊變換器的研製。

據該項目負責人中北大學郭濤教授介紹,團隊為長征三號乙火箭的“星箭分離面徑向衝擊加速度”等一系列關鍵階段和節點的衝擊信號測量系統,設計製造了適用於太空嚴苛環境且性能可靠的傳感器。同時,針對傳感器信號的濾波、去噪、放大和傳輸等每一個環節,團隊採用了最可靠的技術。這些前沿技術也為長征三號乙火箭後續動作做了最精準的數據保障,貢獻出“中北智慧”。

事實上,像這樣披著神秘外衣、鮮有人知的“熱血牛校”還有很多。多年來,他們用幾十年如一日的堅持和敢為人先的科學探究精神為我們國家的發展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無論是“太行精神”“延安根軍工魂”,還是“航空報國”,這些“硬核牛校”的傳奇仍等待著一代又一代年輕人繼續書寫。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