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家長愛吼孩子,會容易造成孩子的這幾個性格缺陷,請立即停止

作為年輕一代的父母,誰不是小時候在爸爸媽媽的吼叫中長大的,當然在8090的那個年代,吼真的是平常不過了,但是人的性格缺陷,也就是從小時候開始的,什麼事都不願意告訴爸媽,所以在成年時做了很多後悔的事。作為父母,教,是對的,但更多的是要走進孩子的心,吼過以後,孩子不知道到底是聽了還是沒聽,只能適得其反。所以我們不要把小時候受到的語言暴力,繼續執行給下一代,因為經常被家長吼的孩子,會有這幾個性格缺陷。

1、容易患抑鬱症

從身心健康來說,孩子小時候常常被吼,長大後更容易患抑鬱症,在平常行為習慣中常常情緒波動大、自我否定、懷疑自己的能力,更不能清晰表達自己的需求,有時候會無緣無故生氣埋怨。這是因為孩子長期被吼叫謾罵,大腦中與記憶力有關的腦區發育變得遲緩,並且他們的大腦容量會比正常的兒童小,甚至嚴重的話腦部還會停止發育。

2、容易產生自卑心理

經常吼孩子的父母,性格會比較強勢,孩子在這樣強勢的父母面前,就會顯得更弱勢,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和父母接觸的時間最多,如果經常被父母吼,會讓孩子膽小怕事,對所有的家人都去缺乏安全感。再者孩子不管是在學業還是在平常生活中,很多新鮮的東西都是慢慢學慢慢領悟的,而在這個不斷學習的過程中,他得到的不是父母的鼓勵而是吼叫,無形的壓力導致孩子對事物不敢去嘗試,對孩子培養自信心的形成也是有一定影響的。

3、不擅長和別人溝通

吼叫是一種錯誤的交流方式,孩子習慣了大人的吼叫,讓孩子產生溝通能力的錯誤認知,不利於人際交往,習慣了吼叫的孩子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就用大吼大叫來解決,令人反感。而在父母平和語氣溝通下的孩子,性格變得比較平緩,在交流溝通上會做得很好。

4、學父母養成吼人的習慣

父母是孩子整個人生的一面鏡子,尤其在3歲之前的孩子,模仿能力很強,如果他在小時候就習慣了你吼他的方式,不排除以後他會採用相同的方式去對待別人,經常被大人吼的孩子,對外人也會習慣用吼叫的方式溝通,所以他的性格基本也是隨父母一樣的,隻不過隨的多少比例不同罷了,父母如果想讓孩子有正常的心理成長,就應該從改變自己做起。

對孩子的教育,不是靠吼,而是要用溫柔的語言化解孩子的調皮,慢慢滋潤孩子,在成長路線上給他力量和信心。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