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趙匡胤當皇帝後,如何處置老東家柴榮兒子的?

有人說:“趙匡胤對柴榮的兒子,表面上厚道,實際狠毒。”我不這麽看。

竊以為,歷代數百數位皇帝之間,趙匡胤是最有人情味的一個,雖然他奪取了後周的政權,奪去了對自己有恩的周世宗柴榮的江山,在節操和道德層面,屬於恩將仇報的人,這是他洗刷不掉了人生汙點,但是,他這個人不是那種“我是流氓和怕誰”的壞,壞中有著一絲憐憫,有惻隱之心的體現,對待後周的舊臣如此,對待柴榮的兒子柴宗訓也是如此。

960年,後周殿前司都點檢,也就是後周禁軍最高統帥趙匡胤在黃河邊上的陳橋驛發動了兵變,奪取了後周政權,建立了宋朝,是為宋太祖。兵變之後,他沒有馬上黃袍加身坐上金鑾殿,而是回到京城,進入了自己的官邸,殿前司公署,特地安排潘美去宰相府,把後周的宰相范質等一班大臣重臣請來,范質來了後,劈頭蓋臉大罵趙匡胤無情無義。面對范質的責罵,趙匡胤沒有動粗,而是痛苦流涕,裝出委屈的樣子,說是為部下所迫,兵變實屬無奈。

范質作為顧命大臣,罵則罵矣,但書生到底硬不過帶兵的,他因為當年在柴榮臨終有過承諾,發誓照顧好柴氏孤兒寡母。如今兵變已變,天下已經不是後周,他只得退求其次,向趙匡胤提出三個條件:一是要求趙匡胤向少帝柴宗訓行禪讓之禮;二是發誓對待太后如母,要像對待自己的母親一樣對待柴榮的妻子;三是發誓照顧好柴宗訓。趙匡胤連連點頭,一一答應。這時,范質和其他大臣才跪拜新主。

不僅如此,962年,趙匡胤還安排人在太廟寢殿立了一塊“誓碑”,內容三條:一是柴氏子孫,有罪不得加刑,縱犯謀逆,止於獄內賜盡,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連坐支屬;二是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人;三是子孫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他規定,每次新皇帝登基,都由宦官引領新皇帝進去,焚香,跪拜,默讀“誓碑”,然後離開,直到下一代皇帝再來例行手續。

一個皇帝,對自己奪取政權皇帝的後代,能夠如此優待的,並不多見,也反映了趙匡胤這個人的心腸並不是那麽狠毒。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