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父母的“假放手”行為,逃不過孩子的眼睛

■讀懂青春期:叛逆是好的開始

很多孩子甚至成人抱怨父母對自己控制過多。所謂控制,即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過度乾預行為,如對孩子言行的指責和抱怨、代替孩子做決定等。這些行為一旦過度,就會對孩子成長、親子關係造成不良後果。

父母為何要控制孩子?心理學和神經學的理論認為,對自己不滿而造成的潛意識反應,迫切希望做好父母而帶來的焦慮情緒,自幼在家族中耳濡目染而形成的控制習慣等,都是父母自主不自主地過度乾預孩子的主要原因。

研究表明,父母的過度控制雖然有時會呈現臨時有效的假象,但實際上更容易培養出自我意識和獨立能力缺乏的孩子,使得孩子或被動退縮,或過分在意外界評價,或長期呈現幸福感不足,或對父母有莫名的憤怒。

父母如何才能減少甚至避免對孩子的控制行為?不同的家庭如何把握乾預的平衡點,做到張弛有度?改變的前提是覺察,父母隨時覺察到自己對孩子的控制行為,才能逐漸調整、改善。

覺察自己的焦慮情緒。有些父母由於自己沒有考上理想的大學,於是希望孩子能實現自己的人生願望,一旦孩子成績不盡如人意就會非常焦慮;有些父母對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的能力不滿意,日子過得不夠理想,從而迫切地期待孩子能改變家族的命運;有的父母自己在原生家庭中成長不良,內心和能力都不夠獨立,心理上需要依附他人的陪伴,但和配偶之間缺少親密關係,於是就把強烈的情感傾注到孩子身上……

父母可以通過自省或心理谘詢來找到控制的線索,停下來覺察一下自己的內心,看看是否給孩子自由的成長過程造成了不良的擾動和無法承受的干擾。

覺察自己的語言模式。父母控制體現在語言上的常見詞匯有“不許、不能、必須、應該、當然要、怎麽會、絕對、只能”等。當然,並非說了上述詞匯就意味著是在控制孩子,但父母如果經常使用這些表達方式,呈現出的是嚴苛而僵化的要求,缺少應有的彈性和太空,既違背了孩子成長本應該犯錯誤走彎路的客觀規律,也否認了孩子有個性化需要以及生活本應多姿多彩的現實。

聽到父母說“你必須認真學習”“必須考好”時,孩子內心會立刻感受到巨大的壓力及父母對自己的不信任,反而更加不能自如地發揮出自己的潛力。

覺察自己的完美情結。有的父母擁有強迫性追求完美的性格,常常嚴格要求孩子行為的每個環節,只要其中某個環節不盡如人意,就會情不自禁地進行乾預。比如要求孩子放學後必須先做作業才能休息娛樂,寫作業必須寫完一定的時間才允許出來喝水等,都屬於面向細節的過度控制,對培養孩子獨立完成學習任務的自我管理能力往往是有害的。

父母可以選擇控制過程養成習慣,也可以選擇制定目標而放開過程,但如果對目標和過程都進行要求,孩子就被管死了。

追求完美的父母往往容不得孩子失敗,而時刻指出孩子的錯誤也是一種控制。有個父親說兒子戀愛的時候,他明知道成不了,但隻平靜地談了自己的參考意見,並沒有去阻止孩子戀愛的行為,也沒有說出“談了也成不了”的魔咒。他知道在愛情上摔一跤也是孩子的收獲,父母應該把家門打開給孩子療傷而不是教訓孩子自作自受。

覺察自己假放手的情形。有個媽媽意識到了自己對女兒有過度控制的問題,女兒因而形成了自卑退縮的行為模式。孩子上大學後,她一直想給女兒更多自己嘗試的機會。一次出國旅遊時,媽媽請女兒全權安排行程。按計劃二人準備乘地鐵轉公車去機場時,媽媽看著地鐵站牌研究了一下,發現有一條地鐵線路可直達機場,沒有必要轉車。媽媽的建議確實有道理,但女兒聽到媽媽的建議後,立刻憤怒地大吼大叫,而且像泄了氣的塑料娃娃般沒了精神,以至於在地鐵上錢包被偷都沒有發現。

在長期控制和被控制的互動關係中,孩子的神經是高度敏感而緊張的。她非常在意母親是否真的放手,是否真的相信自己。看似有理卻出爾反爾的媽媽,忽視了更深層的道理:此時的關係和太空,對母女二人的價值和意義,遠遠超過事情本身的是非對錯。媽媽沒能及時覺察出自己“假放手”的行為,但孩子是能覺察到的。

(作者系北京中親聯教育科技研究院院長)

《中國教育報》2018年05月31日第9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