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雷霆沙讚!》票房破億,清明檔誰會成為頭號玩家?

2019清明檔第一天的戰役已基本結束。據《首席娛樂官》統計,今年清明檔影片超過10部,包括《雷霆沙讚!》《調音師》《反貪風暴4》《小飛象》《風中有朵雨做的雲》等重點影片。根據貓眼專業版數據,DC超級英雄片《雷霆沙讚!》以36.3%的排片和將近1億元的票房穩坐清明檔第一天頭把交椅。

類型多元,史上最強清明檔

作為春節檔後第一個小長假檔期,清明檔的院線電影在前幾年都受到了市場的青睞。2015年《戰狼》、2016年《火鍋英雄》、2017年《嫌疑人x的獻身》都獲得了3-5億的優異票房成績。

而今年的清明檔影片超過10部,既有DC超級英雄大片《雷霆沙讚!》、印度高分懸疑題材《調音師》等進口片,也有港片續作《反貪風暴4》、全明星陣容的文藝片《風中有朵雨做的雲》以及仍在熱映的迪士尼動畫片《小飛象》、於謙主演的《老師·好》等具有票房潛力的國產片。多片匯聚的清明檔,是否有望煥發新的生機呢?

從目前市場反應來看,檔期的票房冠軍將在《雷霆沙讚!》和《反貪風暴4》兩部影片中產生,其中DC出品的《雷霆沙讚!》是自2014年《美國隊長2》之後,又一部在清明檔上映的超級英雄電影。此前,《雷霆沙讚!》率先宣布內地定檔4月5日與北美同步上映,與其他DC超級英雄電影映前一直捂著口碑不放不同,本片一反常態較早的解禁口碑,並且宣布在映前兩周提前開展小範圍的點映活動。目前看來,有望成為今年清明檔唯一一部首日票房破億的影片。

由耳東影業參與出品,古天樂、鄭嘉穎、林峰、林家棟等出演的《反貪風暴4》也於昨日上映,該系列的前三部分別取得了9519萬、2.08億、4.42億票房,五年中《反貪風暴》這一IP成長速度十分迅速,票房在逐部翻倍。《反貪風暴4》相較清明檔其它幾部影片,有題材、類型、續作IP上的優勢。目前,影片上映2天便取得超過1.65億元的票房,今日票房更是緊追《雷霆沙讚!》。

合瑞影業引進發行的印度高分懸疑影片《調音師》在內地上映後,也取得不錯的口碑反響,目前豆瓣評分8.3分,檔期首日取得近兩千萬票房,位列今日票房榜第三位。

但相比以往引進的印度片,本片票房表現力相當一般。去年同檔期的《起跑線》拿下了2.1億票房,按理來說,《調音師》從質量上和題材上更容易破壁,但隨著近幾年印度片的頻繁引進,觀眾已產生審美疲勞也未可知。

頗受文藝片愛好者推崇的的《風中有朵雨做的雲》有驚無險地定檔4月4日。該片是第六代導演婁燁第4部進入院線與觀眾見面的影片,曾先後金馬影展、柏林電影節進入展映。在導演他之前25年的創作生涯中,只有《紫蝴蝶》《浮城謎事》《推拿》曾於院線公映。上周,本片被傳疑似因“技術原因”臨時撤出清明檔,但隨後一天,片方官方宣傳如期上映。

《風中有朵雨做的雲》上映兩日票房已獲得三千萬票房,它不出意料的迎來的口碑兩極化,儘管市場上相對乏力,但也算是婁燁的所有作品中最賣座的一部影片,成為這個清明檔國產電影的中堅力量。

除了以上這四部影片之外,還有適合小朋友假期觀看的動畫片《麥兜我和我媽媽》在大銀幕重映,再有一部就是每年清明檔必定榜上有名的國產恐怖片,前年的《床下有人3》、去年的《中邪》(因“技術原因”撤檔未上映)以及今年的《守靈》。單看海報,這部《守靈》跟《中邪》都有幾分相似,但卡司陣容都較一般,上映兩日票房僅一百多萬,票房表現力較差。

檔期票房逐年遞增、小爆款頻出

近八年清明檔整個檔期的票房整體上也呈現增長狀態,從2011年的不到8000萬元已經增長到去年的6.4億元,清明檔整體的表現並不差。除了整個檔期的票房表現,具體到檔期裡的單部影片上,清明檔在類型上又有著這樣的特點:類型表現上更加多元,諸如好萊塢大片、印度喜劇、國產動作片以及犯罪懸疑片都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

尤其是去年三月底上映的《頭號玩家》,憑借過硬的口碑強勢貫穿整個檔期,為清明檔招攬不少人氣,影片在清明檔單日票房上反而比上映首周末的票房還高,成為清明檔“頭號贏家”。最終以近14億元的票房取得年度進口片票房第五的成績,與之相同的還有2015年上映的國產片《戰狼》,影片在上映後同樣受到了觀眾的認可,成為了清明檔的小爆款。

與去年清明檔四部進口片的強勢相比,今年清明檔在多部國產片定檔下,整個檔期也在呈現出新的格局態勢。

除了清明檔期首映的幾部影片外,還有早於一周前進入院線的幾部影片也頗有亮點。根據迪士尼同名經典動畫改編的《小飛象》。從《灰姑娘》到《美女與野獸》再到《胡桃夾子與四個國王》,迪士尼的系列童話故事均在內地取得較好的成績。《小飛象》的檔期絕佳,在今天清明檔首日仍收獲過千萬的票房,位列票房榜第六名。由相聲演員於謙領銜主演的年代青春懷舊電影《老師·好》,以黑馬之勢脫穎而出,上映兩周拿到2.75億的高票房,擁有不少的關注和熱度。2016年西班牙高分懸疑佳作《看不見的客人》的導演奧裡奧爾·保羅新片《海市蜃樓》3月28日登陸院線,但目前來看,並未像前作那樣受到熱議成為爆款,票房還未破億。

雖然近幾年的清明檔在檔期票房上不斷增長,但與同屬於小檔期的五一檔相比,清明檔的存在感仍然不強,大盤始終冷清。

2016年五一檔產出6.57億元,與同年清明檔5.85億元相比並不具有過多的優勢;2017年五一檔產出7.4億元,與當年清明檔的5.6億元相比已經領先不少;去年五一檔更是產生12.78億元票房,已經是清明檔票房的兩倍。在近三年的清明節檔期,平均取得6.22億票房,這在一年的較大檔期中僅好於中秋節檔期。

緊跟觀影需求得到大量釋放的春節檔,再加上踏青、祭祀等傳統習俗的影響,清明檔可以說天然產能有限,但好萊塢大片的亮眼表現已經證明這一檔期依然具備一定潛力。其實說到底,其實檔期並無冷熱之分,影片內容本身比單純的檔期更能吸引觀眾觀影,影片自身更決定著影片的票房表現。

相比其他檔期,清明檔有其特殊性,但這並不意味著此檔期內的影片不能有所作為,過往成績也表明,這個檔期內依然有源源不斷的大小爆款湧現,由此來看,清明檔的潛力依然存在。對於中小體量影片來說,也許意味著絕處逢生的機會。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