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告別共享經濟,告別風口

(圖片來源:全景圖片)

歲末回望這一年,每一領域都有最具代表性、烙印最深的事件或現象。這些事件或現象微縮了2018年商業、地產、金融、社會的生態,成為理解這些領域在一年裡所呈現樣貌的關鍵詞。它們也承上啟下,為我們打開2019年的趨勢之門。 ——編者

經濟觀察報 陳白/文“站在風口上,豬都可以飛起來。”數年前來自雷軍的這句哲言,無疑是曾經那個風口創業時代的最好雞血。無數“風口創業者”跟隨周期浪潮奔襲,試圖分取一杯羹。

但曾經傲嬌的戴威,卻在這個冬天說出了“跪著也要活下去”,過去兩年來最大的風口——共享經濟黃粱一夢,驀然初醒。

涼了的共享單車,只是過去數年來風口轉換的一個典型縮影。2016年以來,無數創業風口湧流:共享經濟、直播、區塊鏈、現金貸、知識付費……你方唱罷我登場,每一個領域都誕生了一批新公司,造就了一批新詞:他們有的成為了獨角獸,有的成為了瞪羚,有的成為了大象;當然,“風口”既是紅利之口也是風險之口,大多數的“分母們”都折戟於創業之路上。

風口就像龍卷風一樣變幻莫測,創業者的方向也跟著變來變去。之前有一位投資人說:看到一個創業團隊,2014年做手遊,2015年做O2O,2016年做VR,2017做人工智能,2018年做區塊鏈……

今年年初,當區塊鏈處於風口浪尖之時,人們發現曾經站在共享經濟講台上的人,如今站到了區塊鏈的講台之上。從快的計程車創始人到區塊鏈鼓吹者的陳偉星站在了聚光燈下,在公眾視野看不到之處,還有無數“陳偉星們”活躍在風口一線。

只是,當日歷翻至2018年末,人們忽然發現,那未曾停歇過的一陣陣颶風,忽然間都消失了。當然,如果非要細究的話,人工智能和醫療產業或許還能算得上新的風口,但事實上,如今新的風口已經開始和以往的產生區隔,這些行業有極高的研發門檻,有巨大的資金需求,有相當的研發周期,以及完全不同的客戶群體。

以共享經濟為代表的依賴商業模式的創業一度如此炙手可熱,共享單車一度還被譽為中國的“新四大發明”;而隨著以BAT為代表的大象們紛紛選擇轉向“To B”,一切似乎正在進入尾聲。

這樣的暖冷之變還體現在招聘的數量上。曾幾何時,我們聽到的是這些創業公司們在市場上迫不及待地搶人,而最近天風證券巨集觀分析師宋雪濤在一篇名為《消失的招聘廣告》的文章中指出,從4月到9月,消失了202萬個招聘廣告。與此同時,大公司們忙著組織更新——這一曾經的專業管理學詞匯,今年頻繁出現在大公司的公司戰略變革關鍵詞之中;而大公司們更為普遍的人才戰略是結構更新式的帕累托之選——更被需求的是本來就搶手的高精尖人才。

如今,面對著城市郊區積滿灰塵堆積如山的共享單車,我們不無遺憾地發現,曾經那些看似創新的風口行業,更多的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互聯網+”,他們只不過是用互聯網的形式將傳統業務擴大,而又恰好趕上了投資圈的熱錢之時。

當募資寒冬來襲,當VC和PE們都需要收縮過冬之時,當曾經共享經濟的翹楚ofo極度困頓於資金鏈之時,風口也就失去了動力之源。

熊彼特說,企業家的創新精神是創造性破壞。而從這些風口創業者身上,我們確實看到了創造性破壞——一度已經歷轉型更新陣痛、開始專注中高端的自行車產業,在需求的刺激下選擇重新擴建原有的生產線,資源再度錯誤配置;而讓人遺憾的是,破壞之後的創造性建設,卻相當寥寥。它們中的大多數,始終無法找到可以“造血”的模式,錢燒完了,新鮮感過了,它們就死了。

在2018歲末年終,確實是時候反思過去數年來的風口創業了。如果我們觀照那些在百年來始終保持基業長青的公司,他們的一個共同特點就是以長遠發展為決策——做造鍾的人,而不是報時的人。

巴菲特說,潮水退去才知道誰在裸泳。反過來看,其實也只有潮水退去之時,我們才能夠真正完成優質公司的價值發現。值得期待的是,一批專注於技術研發、不為風口所動、專心主業的公司們正在逐漸露出水面,獲得更多的支持與關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