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大年初三不拜年,還要睡懶覺

黎明即起,灑掃庭除,勤勞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修身齊家之道。到了過年更是一片忙亂,年前日日準備過年所需,年後則忙於拜年,請年酒。但是,你知道嗎?過去大年初三的風俗是不拜年,還要睡個懶覺。

正月初三稱為“小年朝”,也稱為“赤狗日”。民間亦傳說初三晚上是“老鼠娶親”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燈睡覺,以免打擾了老鼠。

中國古人認為,正月初三這天為谷子的生日,要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飯。在宋代,大年初三這天也是天慶節,不掃地,不乞火,不汲水。有民謠說:“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個飽。”就是說到了初三,過年暫時告一段落,可以晚起些,睡個懶覺暫時修整一下。

在這一天,中國古代有燒門神紙的習俗,民間信仰“報賽”活動,其實質就是酬神,對神的感恩、報答、酬謝。大年初三燒門神紙,就是一種報賽活動。

初三這天夜幕降臨後,家家戶戶都焚香秉燭,以三牲、水果、酒飯拜謝門神。然後將年節的松柏枝、門神像、門箋紙一並焚化。

客家俗語說:“火燒門神紙,大人做生意,細伢檢狗屎。”就是說正月休閑活動到此差不多了,再過些天大人們該做生意的做生意,該耕田的得耕田了,從此商開市、士入學,人們從濃濃的年味裡走出來,開始進入新一年的奔忙。

漢族地區自清代開始基本不再拜祭門神,隻保留了除夕“貼門神”的習俗,但長江流域各省還有不少地方保留了年初三燒門神紙傳統。

在中國南方,大年初三早上還要貼“赤口”,認為這一天裡容易發生口角,不宜拜年。

所謂“赤口”,一般是用長七八寸、寬一寸的紅紙條,上面寫上一些出入平安吉利的話,貼在前門和後門的門頂上。

另外有一張紙放在垃圾上面挑出外面倒掉。這些垃圾都是初一、初二兩天積下來的,初一、初二不能倒垃圾,一定要到初三才能一起清理倒掉,否則就等於把家裡的金銀財寶往外倒一樣。

總之,貼“赤口”是使人們心理上的一種安慰,覺得這樣一年到頭都能出入平安,不與人發生口角,避開各種不幸和災難,家中能夠招財進寶、萬事如意。

大年初三在河南、湖北等地,還有出嫁的女兒回娘家的習俗。很多地方都是初二回娘家,但這些地方卻是初三回娘家。每到這一天,出嫁的女兒們帶著文夫和兒女一起回娘家走親戚,大家一起吃一頓團圓飯,這一天也是連襟們相互交流的好機會。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