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秋天的馬拉松》導演達涅利亞去世,享年88歲

據俄羅斯塔斯社報導,蘇聯時代的著名導演格奧爾基·達涅利亞(Georgiy Daneliya)於4月4日在莫斯科去世,享年88歲。

格奧爾基·達涅利亞

格奧爾基·達涅利亞1930年8月25日出生於格魯吉亞第比利斯,父親是普通人家出身的工程師,母親伊芙麗亞諾娃·安嘉帕裡澤(Ivlianovna Anjaparidze)則是有著貴族家庭背景的電影工作者。此外,達涅利亞的姨媽是格魯吉亞著名舞台劇演員維麗柯·安嘉帕裡澤(Veriko Anjaparidze),姨夫是曾執導過《攻克柏林》等蘇聯大片的米哈依爾·齊阿烏列裡(Mikheil Chiaureli),他們的女兒索菲柯·齊阿烏列裡(Sofiko Chiaureli)也是蘇聯電影史上極其重要的女演員,主演過《石榴的顏色》《吟遊詩人》等多部謝爾蓋·帕拉傑諾夫導演的作品。

出生後不久,達涅利亞便隨家人一同遷居莫斯科,年輕時還曾在姨夫齊阿烏列裡執導的一些作品中客串過小角色。1955年從莫斯科建築學院畢業後,他幹了兩年建築設計的工作。或許是受到家族的影響,之後他還是決定重新擇業,放棄建築,學起了電影。在莫斯科電影學院,他的授業恩師是曾執導過《雁南飛》等片的米哈依爾·卡拉托佐夫——他同樣來自格魯吉亞,與達涅利亞的母親本就是舊識。29歲時,達涅利亞學成畢業,被分配到莫斯科電影製片廠。

《難忘的夏天》

1960上映的《難忘的夏天》(Серёжа,又名《謝廖沙》)是達涅利亞的劇情長片處女作。該片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由他和同事兼好友的伊戈爾·塔蘭金(Igor Talankin)聯合執導。影片講述小男孩謝廖沙與繼父一同在農場度過的悠閑時光,飾演繼父的是後來執導過《戰爭與和平》等片的大導演邦達丘克。結果,《難忘的夏天》在當年舉行的第十二屆捷克卡羅維伐利電影節上獲得了頭獎。達涅利亞講究詩意,不在乎作品故事性和社會教育意義的電影風格,在這部作品中已初見端倪。

《我漫步在莫斯科》

1964年的《我漫步在莫斯科》(Я шагаю по Москве)是達涅利亞的第三部電影長片,也是他個人風格完全成熟的代表作。該片的劇本來自當時還很年輕的編劇根納季·什帕裡科夫(Gennady Shpalikov),此前,他才剛因為與馬列·胡茨耶夫導演合作《那年我二十歲》(Мне двадцать лет)而觸怒了赫魯曉夫,惹上了大麻煩。不過,與《那年我二十歲》同樣有著法國“新浪潮”神韻的《我漫步在莫斯科》,卻與被迫推遲兩年才上映的前者的命運大不相同。在達涅利亞根據電影主管部門的意見,添加了一小段“主旋律”情節之後,《我漫步在莫斯科》順利上映,大獲成功,連帶著由什帕裡科夫譜寫的同名主題歌,成了好幾代蘇聯年輕電影觀眾心目中的“抒情喜劇”經典,還代表蘇聯參加了1964年的坎城電影節,成為“解凍期”的蘇聯電影“新浪潮”代表作。

《三十三》

達涅利亞的下一部作品是去年曾在平遙電影節上展映的黑色喜劇《三十三》(Тридцать три)。影片講述了一位長了33枚牙齒的工人——由中國觀眾十分熟悉的曾出演《大象馬戲團》《運虎記》等片的蘇聯著名演員葉甫蓋尼·列昂諾夫(Evgeni Leonov)飾演——被當作異類, 成為科學家研究對象的荒唐故事,充滿各種諷刺挖苦,令人浮想聯翩,因此該片在上映不久之後就被勒令下檔。

《秋天的馬拉松》

在此之後,達涅利亞又陸續執導了《阿豐尼亞》(Афоня)、《米米諾》(Мимино)等片,還和導演亞歷山大·謝雷一起創作了蘇聯著名喜劇片《幸運先生》的劇本。1979年上映的《秋天的馬拉松》(Осенний марафон)或許是我國觀眾最為熟悉的一部達涅利亞作品,影片講述了一位德高望重的翻譯家在妻子與情人之間疲憊不堪的各種周旋,代表蘇聯出征奧斯卡最佳外語片,還拿到了西班牙聖塞巴斯蒂安電影節大獎,並且在當時不設主競賽單元的威尼斯電影節上,獲得最具分量的帕薩內蒂獎最佳影片和最佳演員獎(並非由主角獲得,反而授予了飾演鄰居一角的葉甫蓋尼·列昂諾夫)。

《外星奇遇》動畫版

進入1980年代,達涅利亞又先後拍攝了抒情喜劇《昔淚流》(Слёзы капали)、科幻喜劇《外星奇遇》(Кин-дза-дза!)、與法國合拍的諷刺喜劇《護照》(Паспорт)等作品,均獲得影評界的高度評價和觀眾的歡迎。2012年,他又將《外星奇遇》翻拍成了動畫版,成功俘獲了新一代的年輕觀眾。

今年2月,年事已高的達涅利亞因肺炎入院,經過數月的治療,病情始終不很理想,最終於4月4日因心力衰竭而去世。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