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印軍“底氣”何在?又有哪些軟肋與短板?

來源:瞭望

據《今日印度》網站報導,美國海軍“尼米茲”號航母打擊群將與印度海軍軍艦在安達曼-尼科巴群島附近舉行聯合軍演。《今日印度》網站聲稱,此舉是在中印雙方加勒萬河谷地區發生衝突後“向中國發出的強烈戰略信號”。

印媒稱,美國海軍和印度海軍已通過包括“馬拉巴爾”演習的一系列演習來建立“互操作性”,此次演習為一次交匯演習(PASSEX)。據悉,“尼米茲”號航母打擊群已經於7月18日穿越馬六甲海峽進入印度洋。

那麽,究竟是什麽給了印度人強硬的底氣?

如果印度敢於挑起一場局限在地面和空中的衝突,他可能會有哪些“本錢”,又有哪些軟肋與短板?

明星裝備很多

印度學者和軍隊之所以表現出優越感,一個可能的原因在於印度軍隊聚集了不少“明星裝備”,小到步槍、子彈,大到飛機、導彈,很多都是從各國“大廠”優中選優而來,一些裝備堪稱頂級,這可能給了印度人他們很強大的幻覺。

先看印度裝備的槍械,其中不少都是世界名槍。

印軍現役以及正在採購的國外槍支包括以色列TAR系列無托突擊步槍、俄羅斯卡拉什尼科夫公司的AK-203/103系列7.62毫米自動步槍、瑞士西格紹爾公司SIG716G2型7.62毫米精確射手步槍、意大利TGT型8.6毫米高精度狙擊步槍、美國巴雷特M95型12.7毫米反器材步槍。

其中,有些特種口徑子彈和狙擊槍子彈,也都是“原廠行貨”。了解輕武器的人清楚,上面這些公司和品牌“如雷貫耳”,其產品水準自然不在話下。

印度軍隊中不乏世界名槍,圖為以色列的TAR-21突擊步槍。

再大一些的裝備,我們看陸戰之神——火炮。

最近印度山地部隊裝備的美製M777型155毫米超輕型榴彈炮頻頻見諸網絡。這種火炮重量超輕,可以由直升機吊掛機動,非常適合山地作戰,僅就機動性這一點而言,世界範圍現役同口徑火炮“無出其右者”。印度炮兵手裡還有不少世界“名炮”,比如蘇聯的D30型122毫米牽引式榴彈炮、瑞典的FH77/B型155毫米自走榴彈炮、韓國K9“雷鳴”155毫米自行榴彈炮。即便是名聲不是那麽響亮的韓國K9,也是近年來世界上賣得最好的52倍口徑155毫米自行榴彈炮。

印度空中力量中也是名機雲集。

現役的蘇-30MKI、米格-29、“幻影”-2000、“陣風”均出自“豪門”,涵蓋了輕型、中型和重型三代戰機和三代半戰機。其中蘇-30MKI總共訂購了272架,是印度空軍目前的主力戰鬥機,既可以執行爭奪製空權任務,也能執行對地打擊任務,是蘇-30家族中的“頂配”。而已經開始交付(尚未抵達印度,未形成戰鬥力)的“陣風”戰鬥機,當年也是PK掉了美國的F-16、F/A-18,歐洲“台風”,瑞典“鷹獅”,俄羅斯米格-29改進型等一眾名機之後,才贏得印度空軍芳心的。印度空軍去年開始接收的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在武裝直升機中也屬於上乘之作。

2019年10月8日,法國達索公司舉行向印度空軍交付“陣風”戰鬥機的儀式。目前該機仍在法國,尚未抵達印度。印度共採購36架“陣風”戰鬥機。

在一些支援保障機種方面,在印度軍隊中也能看到世界名機的身影。印度空軍裝備的C-17運輸機、C-130J戰術運輸機、CH-47重型運輸直升機,都是同類產品中的佼佼者,而且十分適合支援高原作戰。

印度空軍的防空系統中也不乏近年來的“新銳”,例如以色列的“斯派德”防空導彈系統。印度採購了18個連的“斯派德”防空導彈系統,每個連裝備6台發射裝置。印度還正在採購美國的“國家先進地空導彈系統”,其最大射程45公里左右,屬於中程防空系統。

印度空軍裝備了以色列研製的“斯派德”防空系統。

這些裝備,在同時代、同類武器中性能上乘,如果使用得當,還真可能會給對手帶來一定麻煩。例如“斯派德-SR”防空系統,使用一部小型的EL/M-2106型三坐標搜索雷達,發現目標後向發射車指示目標,而發射車利用紅外光電傳感器鎖定目標後發射導彈。這種攻擊比較隱蔽,戰鬥機的雷達告警器較難做出告警,而且其配備的“德比”和“蟒蛇-5”導彈的抗干擾能力較強,機動性比較高,擺脫其攻擊也比較困難。一旦用這種防空導彈對低空飛機實施偷襲,可能會成為真正的“麻煩製造者”。再比如AH-64武裝直升機,攻防能力都較強,攜帶“地獄火”反坦克導彈,對對方的地面裝甲目標,甚至直升機,都會構成較大威脅。

但正如一支球星雲集的足球隊,未必一定能打出好成績一樣,印度軍隊的明星裝備背後,也有不少痛點。

缺少“game-changer”

總體看來,儘管印度引進了不少國外的先進裝備,但它仍然缺少“game-changer”,也就是能夠改變遊戲規則的“撒手鐧”型裝備。這種改變遊戲規則的武器,如同殿堂的支柱,能夠支撐起一支軍隊戰鬥力的新頂點。缺少這類武器,限制了印度軍隊戰鬥力的天花板高度。

以空軍戰鬥機為例,印軍雖然不少裝備出身豪門,性能在同類型戰機中出類拔萃,但是缺少四代機(國外標準為五代機)。現代戰爭,沒有製空權就很難取得地面戰場和海上戰場的勝利。而沒有具備隱身能力的第四代戰鬥機,就很難與擁有四代機的對手爭奪製空權。按照之前美國對F-35、F-22等隱形戰鬥機與非隱形戰鬥機的對抗驗證,兩代飛機的擊落比約為20:1,甚至更高。而目前印度空軍的四代機數量是零,短時間內也不會裝備。

前段時間印度曾經公布了耗時35年採購450架戰鬥機的計劃,其中只有100架AMCA戰鬥機屬於四代機。但是該機由印度本土設計,目前仍然處於圖紙階段,10年內無法裝備部隊。印度近期也有意緊急採購戰鬥機,但能買到的也只是三代半戰鬥機。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和擁有一定數量四代機的對手爭奪製空權,印度空軍將遭到“降維打擊”。

空中力量缺少“撒手鐧”,如果防空力量很強,或許也能彌補一些。但問題是,印度目前的防空力量中,也缺少類似S-300、S-400這樣射程超過200公里的重量級防空導彈系統。儘管2018年10月,印度已經與俄羅斯簽署了購買5個火力單元的S-400防空導彈系統的協議,但是交付和形成作戰能力尚需時日。印度與以色列聯合研製的中遠程的巴拉克-8目前主要用於海軍艦艇。沒有遠程、高空防空系統的掩護,其中近程防空系統就會暴露在對方的防區外武器火力之下,進而遭到肢解。

目前,印度雖然正在自主研發雙層反導系統,也就是“大地攔截彈”(PDV)和“先進防空彈”(AAD),但目前尚未服役,技術也不是很成熟,基本上對彈道導彈、高超聲速武器是不設防的。靠“斯派德”和國產的“藍天”中近程防空導彈系統“打遊擊”尚可,卻難以編織完善的防空網。有效保衛印度藍天,那是不可能的。從某種程度上講,印度防空系統的部署密度和體系化程度可能還不如越南。

至於各大國爭相投巨資研製的高超聲速武器,在印度軍隊的武器庫中同樣是空白。隨著防空反導系統的發展,傳統的彈道導彈突防難度越來越大,而高超聲速武器因為速度高,機動性好,很難被攔截,成為很多大國爭相發展、裝備的能夠改變遊戲規則的武器。印度雖然也在相關領域進行突破,但目前尚無可用的高超聲速導彈。

印度雖然擁有“布拉莫斯”超聲速空對地導彈,但是其最大速度只有約3馬赫,射程不到300公里,用於常規打擊射程稍短,載機容易被對方戰鬥機攔截,導彈本身也可被攔截。印度陸軍還裝備一些傳統的中近程戰術彈道導彈,例如採用液體燃料發動機的大地-2/3彈道導彈,採用頭體不分離的設計,相對較容易被攔截。而印度的中遠程彈道導彈不僅數量少,而且在一場規模有限的常規衝突中使用這種導彈有引發核衝突的風險,是不會輕易使用的。

還有哪些短板?

除了缺少能夠改變遊戲規則的先進裝備以外,印度軍方裝備體系中還存在不少突出的短板。“長板”不長,短板不少,再加上扎桶的鐵箍也不是那麽給力,這就決定了印度戰鬥力的木桶實際上裝不了太多的水。

前段時間,印度海軍派出P-8I反潛巡邏機到中印邊界上空執行任務引發關注。客觀而言,P-8I並非不能用於陸地上空的偵察監視,畢竟,它攜帶的紅外傳感器、多功能雷達以及電子偵察系統具備這樣的能力。但偵察陸上目標並不是它的專長,這一點暴露出印度缺乏有效的戰略級偵察平台的問題。

目前,印度空軍裝備了從以色列進口的“蒼鷺”高空長航時偵察機。儘管能夠執行邊界地區偵察監視任務,但是其平台相對較小,攜帶的載荷也有限,探測距離較近。該機的最大飛行高度也達到了1萬米左右,但要想在這個高度飛行,受飛行重量、天氣條件影響較大。在這個高度執行任務,偵察載荷獲取的地面目標圖像清晰度降低。而如果降低高度,其視野將會受到山體的部分遮擋,難以探測到山體反斜面的目標。而類似“全球鷹”這樣的大型高空長航時平台,使用更大型的雷達進行探測,才能有效解決這個問題。印度恰恰缺乏這類平台,不得不讓P-8I客串執行類似任務。

印軍裝備體系的另一短板是國產裝備質量低。進口裝備和武器彈藥固然重要,但是價格昂貴,採購量不多,而且戰時基本上是打一件少一件。印度軍方為了迎合“印度製造”政策,採購了不少國產裝備,比如“藍天”防空導彈、LCA輕型戰鬥機,這些裝備基本和當代先進水準有一代到一代半的差距,其中的一部分甚至正常運轉都成問題,這使得印度的國產裝備很可能在戰時成為潰千里長堤的蟻穴。

圖為印度空軍的LCA輕型戰鬥機。(法新社/Getty)

印度的裝備體系不僅有短板,而且用來扎住木桶的鐵箍也不是那麽牢靠。印度軍隊武器來源多樣,這些武器採用不同製式和通信標準,將其有效整合是個難題。這就好比組成木桶的每塊木板的形狀“不是那麽規整”,有的是矩形,有的是梯形,就要對其進行修整,並用牢固的鐵箍扎緊。但是印度這方面的“手藝”不容樂觀。

以防空系統為例,印度裝備了本國、俄羅斯、以色列的防空系統,還正在採購美國的防空系統,將這些地空導彈系統和同樣來源多樣的防空雷達融合成綜合防空系統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前段時間,美國決定不再增購以色列“鐵穹”防空系統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以色列不向美國提供部分源代碼,已經採購的“鐵穹”無法融入美國的防空反導系統,而將成為“兩套獨立的系統”。印度要想把來自多國的防空系統融為一體,絕非易事。

去年印巴衝突期間,印軍裝備的以色列 “斯派德”擊落了一架參與救援任務的俄製米-17運輸直升機。這至少說明,其敵我識別系統沒能有效發揮作用,這還只是綜合防空系統最基本的功能。同時,也說明“斯派德”沒能得到防空信息網的有效支持,很可能是單打獨鬥。

加之此前暴露出來的印度兵員素質普遍不高、後勤保障不力、訓練水準參差不齊等因素,印度在高原地區的作戰實力顯然沒有他們想象的那麽強大。

印度人真的需要“悠著點”,不要被豪華裝備陣容的表象所迷惑,一定要打消在和一個大國的常規戰爭中佔便宜的幻覺。畢竟為一時衝動買單的是自己的軍人和老百姓。

文 | 張亦馳 軍事評論員

編輯 | 蒲海燕 瞭望智庫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