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在日本,扔垃圾是個技術活兒!

在日本生活,一定繞不開兩個詞:“防災”和“垃圾分類”。日本在垃圾分類方面下的功夫,簡直能與其防災工作相提並論。

可以說,在日本扔垃圾,絕對是個技術活。

這是一張記者所在地區發放的垃圾分類說明。實話實說,剛到日本時,記者每天都要拿著這張分類說明默默研究……

習慣差異真不少。比如,在國內,某些需要淘汰的大件家具、家電不是可以通過賣舊貨來賺點錢嗎?!在日本,這些反而需要付錢讓別人來收取的哦!而且,別忘了打電話預約。

還沒完!扔垃圾的分解動作,也來了解一下。

請問:在日本,回收飲料瓶攏共分幾步?

如圖所示:第一步,拿掉瓶蓋,撕掉包裝紙,瓶蓋和包裝紙要作為可燃垃圾扔掉;第二步,用清水稍微沖洗一下瓶子;第三步,壓扁瓶子;第四,裝進袋子裡拿到垃圾收集處。

最後,垃圾袋要在指定的日子放到指定的垃圾收集點。所以,一共是五步!

星期幾扔哪種垃圾、幾點扔垃圾、什麽垃圾裝什麽樣的容器或袋子裡……種種細節都有明確規定,也都必須好好遵守,不然的話……

一個在日本的朋友告訴記者,在他所處的居民區,居民們都很遵守垃圾分類規則,也對鄰居們的行為很在意。垃圾沒扔對,會被鄰居投訴,垃圾也將會被退回。

在日本,關於垃圾分類的法律條文很多,如《廢棄物處理法》《關於包裝容器分類回收與促進再商品化的法律》《家電回收法》等等。懲罰手段也不輕呢!

在馬路邊亂扔煙頭、塑料瓶,被“抓現行”會被拘留1到30天,並處以1000-10000日元的罰款(大約人民幣60-600多元)。

在垃圾收集區亂扔垃圾屬於重罰範圍,情節嚴重的將被處以5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1000萬日元(大約人民幣60多萬元)。

如果企業亂丟棄廢棄物者,那麽將重罰最高至3億日元(大約人民幣1800多萬元),同時涉案人也要處以5年以下監禁。

據記者了解,日本於上世紀70年代開始實施垃圾分類,起初隻分可燃和不可燃垃圾。隨著垃圾回收和再利用的發展,垃圾分類也越發細化和複雜化。

日本人對如此繁複的垃圾分類如此了然於心並身體力行,除了嚴格的法律法規約束,還源於從小抓起的環保教育。

日本部分垃圾處理設施是向公眾開放的,並設有專門接待參觀訪問的“見學所”。學校學生、市民都是這裡的常客。

特別是學生,從幼兒園到高中期間,學校都會定期組織學生參觀當地的垃圾處理廠。參觀之後,學校會組織學生撰寫見聞感受,編輯製作宣傳牆報、PPT,繪製宣傳畫和海報,利用廢舊物品製作手工藝品。這些作品還會被垃圾處理設施的“見學所”收藏和展覽,製作成生動有趣的宣傳品。

同時,日本也在資源循環利用方面做了很多研究和投入。比如,很多垃圾焚燒廠旁邊開游泳池、建溫室植物園,利用焚燒垃圾溫度加熱泳池或室內溫度。

不過,乾淨整潔的環境,最關鍵還是要靠人們悉心維護。就像一位接受採訪的媽媽所說:“為了給我的孩子們一個好的環境,我一定會好好做垃圾分類。”

-END-

記者:郭威 鄧敏 周昊婷(報導員)

編輯:王玉玨 孫浩

視頻編輯:王玉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