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感覺身體被掏空?短暫駕駛為啥會總感到腰疼疲憊?

哈嘍小夥伴大家好,我是編輯胡震,地道的北京爺們兒。

大家都知道我有一個強迫症,就是在準備開車的時候,得無限調整反光鏡,因為我總覺得有盲區,當然,編輯部眾多大神們都有強迫症,如果你不了解我們,請戳下方圖片!

並且啊,很多小夥伴們反應在短時開車後都會出現腰酸背痛的情況,這是怎麽回事兒呢?(難道是身體被掏空?噓。)

其實不管是覺得反光鏡有盲區還是會出現疲勞狀態,都是因為你沒有做好出發前的準備工作,那今兒我們就說說開車出發前到底需要哪些準備工作!

步驟一:檢查車身外觀

上車前

我們要繞車一周

查看我們的車胎有沒有虧氣

底盤有沒有漏液等情況

確認無誤後就可以上車了

步驟二:調節座椅

上車後

養成好習慣

首先要系好安全帶

高度調節

一般來說,坐姿越高視野就越好

標準是能看到車頭一部分即可

在這要提醒大家,有很多新手小夥伴為了保證良好的前方視野,習慣把坐墊調到最高,這種情況其實是不安全的

因為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在坐正之後頭部高度已經超過了門框上沿的高度,如果發生意外,比如側面撞擊,頭會先撞向門框,另外對於有側氣囊的車來說,這種位置已經超出了氣囊的最佳保護位置了。

位置調節

首先要注意

位置調節有一個原則就是單獨調整

在調整座椅位置的時候,可以先忽略掉方向盤,用腳找到刹車並且踩下;此時正常的狀態是保證腿關節能夠自然彎曲。

如果腿部完全繃直,那麽在遇到危險的時候則無法正常的刹車;相反,過度的彎曲則會在意外發生的時候傷到膝蓋。

靠背調節

座椅靠背不能太垂直

也不能過仰

太過垂直的話,頭部離頭枕過近,長時間駕駛會造成過度疲勞

當然過仰也是不可以的,很多老司機都會不自覺的用“葛優躺”的姿勢來開車,如果被追尾的話,頭枕不能及時地保護頸椎其次在撞擊的時候安全帶還會對頸部造成二次傷害。

那怎麽正確調節靠背呢?

給大家一個小訣竅

我們先把座椅調整到過仰的位置,然後慢慢地向前調整垂直靠背到你覺得不舒服的時候停住,然後向後仰稍稍回調找出舒服和難受之間的臨界點,這個就是最適合你的坐姿了。

記得下車看一下,靠背和坐墊的角度應該稍大於90度但不能超過120度

步驟三:方向盤調節

先來調整高度,調整的時候要坐正,然後將方向盤調整到不擋住前方視野和儀表重要信息的中和位置即可。

然後是前後距離坐正後雙手搭在方向盤12點位置上,肘部自然彎曲即可。

如果方向盤不支持前後距離調整的話,那只能通過座椅距離來調整了,原則不變。

調整好座椅和方向盤之後,我們現在已經得到最標準的坐姿了。

步驟四:頭枕調節

坐正以後調整頭枕高度或者前後角度,稍往後靠的時候頭部能夠貼到頭枕中心就OK了。

那有很多小夥伴就要問了,如果我的頭枕無法前後調整貼住頭部該怎麽辦?

其實頭枕設計的初衷並不是為了貼出後腦的,而是為了在危險發生的時候能夠有效地保護你的頸椎而設計的

所以現在市面上除了那些豪華品牌才裝備了可以前後調節的頭枕之外,我們一般車裡的頭枕都只能上下調整

那怎麽選擇一款

能夠貼住頭部的頭枕呢?

關注汽車洋蔥圈

回復“頭枕”

我會幫你選擇一款最適合你的啦

步驟六

後視鏡、反光鏡的調節

後視鏡調節

後視鏡的調整很簡單

能夠看到大部分後窗就可以了

反光鏡調節

我們先來調節左側的反光鏡

坐正以後

調整反光鏡上下的角度

讓道路平分上下後視鏡

之後調整左右角度

讓車身的四分之一保留在後視鏡中

最大限度地了解

左側車輛的位置信息了

不過盲區依然會存在

所以說有很多車型

采取了雙曲率後視鏡

但是那個也只能減少盲區

在並線或者轉向的時候

一定要養成用餘光掃一下車側的好習慣

右側的調整就相對簡單了一些

將後視鏡的水準角度調整到

路面佔到整個後視鏡的四分之三的位置

左右角度調整到

保留五分之一的車身能夠看到

這樣一來

右側盲區就消失了

總結

那關於駕駛之前的準備事項

我們今天就先說這麽多

希望小夥伴們在看完這些要點之後

能夠及時地去修正自己的駕駛習慣

好了

大家有什麽緩解疲勞的好辦法嗎?

對於我這個頸椎有很大問題的人很重要喲

老規矩,我在留言區等你們!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