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今日驚蟄 | 微雨眾卉新 一雷驚蟄始

己亥年農曆正月的最後一天,

迎來了二十四節氣的第三個節氣——驚蟄。

《黃帝內經》曰:

「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

夜臥早行,廣步於庭,披髮緩行,以便生志。」

驚蟄有三候

一候桃始華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乃鬧春之始,紅入桃花嫩,青歸柳葉新,流水桃花,便勾引出千媚百態。

二候倉庚鳴

倉庚為黃鸝,黃鸝最早感春陽之氣,嚶其鳴,求其友。倉為青,青為清,庚為更新,"昔我雲別,倉庚載鳴",文人由此也稱它"離黃","離黃穿樹語斷續"就成了悲聲。

三候鷹化為鳩

古稱布谷鳥為鳩,春時因「喙尚柔,不能捕鳥,瞪目忍飢,如癡而化」。到秋天,鳩再化為鷹。

驚蟄養生

郊野踏青好 需預防蚊蟲叮咬

一年之計在於春,在驚蟄節氣一定要升發起來,運動配合節氣養生,讓身體活躍起來。

運動能促進氣血調和、疏肝降火,大家一定不要辜負這大好春光,多進行戶外活動。周末踏青、郊遊,觀賞自然界的綠色植物,不僅能強身健體,還能怡情養性。

春雷鳴,百蟲醒。要預防蚊蟲叮咬,家有小寶的,可能已經發現孩子有被咬腫的包了。外出踏青,盡量少去草叢、樹林(樹底下)、潮濕的地方(如濕地、河邊等)。即使要去,事先可塗抹驅蚊蟲的用品。如果被蟲子叮咬,可用鹼性肥皂水清洗叮咬部位,沖洗乾淨,起到消腫止癢的效果。

吃梨助脾氣

驚蟄後進入仲春,萬物陽氣上沖。民間素有驚蟄吃梨的習俗,除了直接去皮吃,還可以將梨用蒸、榨汁或者煮水的方式食用。

此時飲食起居應順肝之性,吃梨助益脾氣,令五臟和平,能幫助人體提高免疫力,增強體質,從而抵禦病菌的侵襲。

穿衣上薄下厚

驚蟄處於農歷二月,民諺有"二八月亂穿衣"的說法,是因為這個季節乍暖還寒,氣溫變化大、變化快,人體在寒冷的時候機體抵抗力就會降低,容易患病,所以要堅持"春捂"的古訓。

特別要強調足部保暖,"寒從腳下起",如果腳冷,全身都會不舒服,而如果腳很暖,全身的血液循環就會暢通,抵抗能力也會增強。正所謂"上薄下厚,長生之術",就是順應了陰陽的這種變化,下厚以護陰,上薄可發陽。

戳原文,訂健康!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