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劉德華古天樂劉青雲張家輝……香港演員怎麽老是這幾個?

本周五(7月5日),《掃毒2》上映。

點開演員表,劉德華、古天樂、苗僑偉......

怎麽肥四?

這些年的港片,《寒戰》《追龍》《竊聽風雲》《反貪風暴》《廉政風雲》……

反反覆複,怎都是這些演員???

就連影評人賽人都說,古天樂的頭髮也永遠是二八分!

回首曾經的香港電影,《無間道》有曾志偉、劉德華、梁朝偉、余文樂;《英雄本色》有狄龍、周潤發、張國榮......

老中青三代演技全部在線的電影,似乎俯拾即是。

那麽問題來了。

當內地的新生代演員周冬雨、馬思純等已經可以獨當一面,在電影節拿獎,香港新生代演員卻鮮為人知,這其中原因何在?

在影評人魏君子看來,這與香港電影的大氣候有關。

曾經的香港,是亞洲電影中心,在其輝煌之時有一個非常良性的演員培養機制。

魏君子介紹,70年代起,TVB就有無線電視藝員培訓班,那裡有大量的資源供演員鍛煉,周潤發、劉德華、周星馳、梁朝偉等等,很多香港明星,都來自於此。

明星一代又一代,從張國榮到周潤發,再到謝霆鋒、余文樂,但在此之後,香港電影乃至香港娛樂圈,在整個亞洲的位置就開始慢慢下落了。

下落的過程中,演員培養機制也在同時衰落,最後導致他們走向了青黃不接的狀態。

與此同時,內地的北京電影學院、中央戲劇學院、上海戲劇學院等等開始逐漸發展起來,每年都能培養出很多表演人才。

反觀香港,其實它只是一個有著700萬人口的城市,從前,這個城市每年可以產出一兩百部電影,從業人員也相當之多。

魏君子認為,香港電影曾經的輝煌,只是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得到了天時地利人和。隨著21世紀的到來,香港從一個亞洲電影中心,慢慢開始縮回到一個城市電影的時候,人才需求量自然變小。

攝影、美術這樣的技術工種,可以到內地吃飯,但是在演員方面,除了培養機制跟不上之外,能被內地觀眾和資方認可的香港演員,還是我們在銀幕上看到的那幾個。

中國藝術研究院電影電視藝術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中國電影評論學會秘書長趙衛防認為,不是香港沒有新演員,而是沒有被我們看到。

比如曾與春夏搭檔的白隻,他的演技不比內地的年輕演員差,之所以我們的印象裡只有那些老一代的演員,是因為香港的年輕演員基本上隻演本土電影。

究其原因,有的是因為合拍片不敢啟用“生面孔”的香港演員,有的是演員本身不願出演合拍片,所以才出現了現在這種“青黃不接”的現象。

香港電影,也不再像曾經那樣輝煌。

趙衛防介紹,以前港片有豐富的海外市場,台灣和東南亞能佔到出口的百分之七八十,但1994年以後,傳統的海外市場就相繼被其他電影佔領,加上經濟危機和香港電影人北上,原本的港片生態環境一落千丈。

從那以後,一部分的香港電影製作班底來到內地,另一部分在香港本土堅守“文化保育”。

比如徐克、林超賢,他們可以在內地拍攝商業大片,而也有一些導演會堅持輸出香港文化價值觀的影片,這其中有著文化的本土獨特性。

趙衛防認為,對於港片來說,本土電影是一種“文化保育”,但對內地的觀眾來說則是無法認知,這些影片中也不乏一些優秀的年輕演員,只是無法被我們看到。

隨著香港演員被認知的斷層,被搬上銀幕的香港電影,也在這些年慢慢淪為了套路和模式化,甚至連打光都有著相似的“金屬感”,我們看不到香港電影中曾經的浪漫和自由,這又是為什麽?

趙衛防認為有兩個原因,分別是互聯網和資本入侵。

當我們第一次看香港電影,那個時候互聯網還沒有那麽普及,當時的感覺看來是非常獨特的,現在再看的話,那種驚喜感就消失了,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在互聯網上看到的創意越來越多,所以能讓我們眼前一亮的東西也會越來越少。

另外,趙衛防還提到資本對藝術的“操作”,資本之所以願意相信“套路”,是因為他們認為這樣可以帶來高票房。

在這兩者的共同作用下,香港電影逐漸讓我們沒有了那麽多新鮮感,這也是當下的創作者需要反思的問題。

魏君子則持不同的態度,他認為我們現在在大銀幕上看到的這些,並不能代表真正的香港電影。

在他看來,不論是輝煌時期還是現在,香港電影都是百花齊放的,我們在大銀幕上看到的,不過是香港人拍攝的面向內地市場的作品,不能完全代表港片。

香港電影人是聰明的,他們知道現在的市場是什麽。

香港本土沒有好電影嗎?有的,那些電影沒有套路,類型豐富,比如《春嬌與志明》《歲月俠盜》等等,它們一直在被產出。

魏君子提到,如果去了解香港目前的政策,就會明白,其實政府非常支持電影行業,而且也拿出了很多資金去做類似於導演訓練營的工作,只是在香港,出一個演員或者導演,需要花很長的時間去培養。

香港電影人一直在努力,而且這份專業也是被認可的。

《紅海行動》《緊急救援》,這些內地大部分的大片製作班底都是香港團隊。

“今年要拍《攀登者》,明年十一就得上映,內地幾乎沒有導演敢接這活兒,但是香港人做得到。”魏君子稱讚著香港電影人的專業。

其實,以前的輝煌時期不能拿來跟現在做對比。“香港電影沒落”的說法,也只是滿足了一部分老港迷的情懷感歎。

事實上,改變的只有電影外部的環境,香港電影人的精神,以及他們身體力行所做的事情,是不曾變化的。

香港演員還在,香港電影還在。

就像商業片和文藝片終究會從電影這條大河分流而去,各自流淌,香港電影也在其原本的軌道上,經歷了輝煌、下落。

現在,正慢慢回歸到舒展而自如的狀態,有尊嚴地繼續向前走著。

採訪、作者、編輯:么雞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