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天津爆炸案幸存消防員:我苟且偷生,是不想他們被遺忘

這是一個特別悲傷的清明節。舉國送別三十位在涼山森林火災中英勇犧牲的年輕消防員後,Figure選擇在這個日子裡,講述另一群消防戰士的故事。他們曾是親密無間的戰友,一聲爆炸巨響過後,他們天人永隔。活下來的人希望人們永遠記住那些逝去的英雄。然而,這似乎是不可能的……

張夢凡,湖北孝感人,曾是天津市警察消防總隊開發區支隊八大街中隊的一名消防員,8.12天津濱海新區爆炸事故幸存者。電影《生活萬歲》被拍攝者之一,他的故事最終沒有出現在電影中。

2015年8月12日,24名天津警察消防戰士的生命被永遠定格。同一天,張夢凡成為其所在消防中隊唯一沒有參加現場救災的人,一位毫發無損的「幸運兒」。

之後兩年,張夢凡努力克服不善言辭的天性,用他認為最有效的方式讓更多人記住犧牲的隊友:「那次爆炸把我從一個比較膽小、懦弱、內向的人,炸到瞬間清醒了一般。以前不敢想、不敢做的事情都敢做了,敢去面對所有的人,然後站出來宣傳戰友們的事跡。」

張夢凡被很多媒體報導過,還曾參加陳曉楠主持的鳳凰衛視《冷暖人生》節目,直面來自社交媒體上「苟且偷生的滋味爽嗎」的質疑。

每一次揭開傷疤都痛徹骨髓,但張夢凡認為很值得:「我不想他們很快被遺忘,因為我知道可能大眾對這件事情遺忘得很快。我就是不想讓他們的事跡沉澱下去,就想讓他們做的事讓所有的人都知道,一直記住他們做的貢獻。」

三年後,張夢凡說:「我覺得中國應該是一個遺忘事件比較快的民族,基本都是遺忘的。我一直在努力,但是顯然沒有太大的作用。」

他選擇淡出媒體的視線,在家鄉孝感平靜度日。

劫後餘生

2015年8月初,張夢凡經歷了有生以來最嚴重的受傷。在一次跑步訓練中,他摔倒造成大腿錯位,胯骨骨折。

養傷期間,張夢凡被安排在通訊員崗位,直到爆炸發生的當晚。「那個時候我是屬於戰鬥班的,戰鬥班所有的人員必須是要上車出勤,去參加滅火救援任務的。但領導考慮到我去現場的話,可能造成二次傷害,就沒有讓我去,安排我在中隊值班室值班。」

即使遠離爆炸現場,張夢凡依然親歷了這場災難:「爆炸的那一瞬間,我眼前所有的玻璃、天花板、門框……都在我的眼前亂飛,玻璃全都扎在牆壁上了。當時我躲閃得比較及時,沒有被扎到。感覺從小到大真的是命硬。」

同一個瞬間,從張夢凡手中接過任務單出警的26位戰友,8人犧牲,18人因為不同程度的燒傷,再也沒有回到中隊。

雙重噩夢

那段時間,張夢凡主動向部隊請求留在中隊處理善後工作。這段經歷成為他的夢魘:「看到家屬哭是我最難受的時候,沒有辦法用語言表達。可能因為我能感受每位家屬當時的心情,相當於我每次都再經歷一遍那種讓人難受到崩潰的感覺。」

爆炸當天,一位犧牲戰友的家屬直接來到中隊。她讓張夢凡瀕臨崩潰的邊緣:「她表面上沒有表露出任何的表情,說話的語氣都是非常平穩的,但我能感覺到她內心的波動。我希望她發泄出來,哪怕哭出來也可以啊,但她就是情緒很低沉。那種氣場給人感覺,怎麽說呢,就感覺她的心已經死了……」

確認戰友遺體的過程,比安撫家屬更加揪心和折磨。

「很多戰友已經被炸得面目全非,可能肢體不全、臉部毀容,需要一起生活這麽多年的戰友去辨認,因為一些細節我們彼此都是清楚的。」張夢凡懷著複雜和痛苦的心情,確認了七具戰友的遺體,「看著那些屍體,第一想法是不希望是我的戰友,但同時又希望找到他們,很矛盾。我真的是很認真、很仔細地看到他們身上的每一個部位,去分析是不是我的戰友。」

離開這個世界

那場爆炸改變了張夢凡的人生軌跡。「如果沒有發生這次事故,我可能會在部隊裡當一輩子兵。因為我對未來沒有什麽規劃,沒有什麽希望,就覺得只能當一輩子的兵。」

處理完戰友們的身後事,張夢凡很長一段時間沉浸在悲痛中無法自拔,於是他提出退伍轉業,回到家鄉湖北孝感。在此期間,他在社交平台上回憶犧牲的戰友,並接受媒體的採訪,由此引發接連不斷的誤解和輿論壓力,讓這位死裡逃學生的戰士想要結束自己的生命。

「很多不知情的人覺得我是在利用這次事件進行自我炒作,或賺取利益。人們會對我進行語言攻擊,包括身邊的人、戰友家屬的一些情緒,都會感染我。那時候我也才是一個20剛出頭的小夥子,以前也沒有接觸過這麽多壓力,一時可能沒有承受住,會想不開。」

張夢凡無法克制思念死去的戰友,回想他們的容貌,和他們在一塊兒的點點滴滴,再聯想到他們已經不在了,異常難過:「我發現原來他們在我心裡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說僅次於父母。最難受的時候一度想:這個世界太黑暗了,我不想在這個世上待著了,想離開這個世界。」

多了八對父母

張夢凡幾乎沒有對任何人提起犧牲戰友的姓名,尤其是對自己的父母。他不忍讓親人承受這樣錐心的痛苦:「很多時候我都是在考慮別人的感受,這就是為什麽我會有想不開的想法。我把所有的壓力都攬在自己身上,不讓別人壓力很大。」

然而他暗自渴望著再次念出他們的名字:「指導員李洪喜,中隊長梁仕磊,排長唐子懿,還有和我相處五年的劉程、還有楊鋼,還有最小的蔡家遠,還有我的小弟訾青海。」

張夢凡曾經一聊起戰友就控制不住失聲痛哭。隨著時間遠去,這種苦痛漸漸沉入心底:「偶爾,某一個瞬間又突然想起他們,會感覺非常難過,會一個人躲在一個角落去偷偷擦兩滴眼淚。」

通過一段時間的心理治療、旅行治療,再加上親人的陪伴和支持,張夢凡的心情漸漸平複,性格也開朗了一些。「我覺得其實這個世界上還是有很多美好需要我去體驗,需要我去維護。包括一定要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

讓張夢凡對生命重燃熱情和牽掛的,除了日漸年邁的父母,還有八位犧牲戰友的父母和家庭。「很多戰友是獨生子,他們犧牲了,但是家屬又迎來了新的希望。有的父母生了龍鳳胎、雙胞胎,我覺得這就是驚喜。我又多出了八對父母和很多弟弟妹妹。對我來說,以後他們也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重新面對鏡頭的時候,光芒已經回到張夢凡的眼中:「就像每天清晨醒來之後,太陽照進窗子的那種光。雖然感覺很刺眼,但是很溫暖,感覺又是新的一天,充滿著希望。」

重構理想世界

外人無從得知,張夢凡父母對獨生子的「幸存」抱有多大的狂喜。夫妻倆對退伍返家的兒子格外溫柔耐心,卻從不忘記抓緊一切機會表達對他的期望:娶個老婆,找個好工作。

對於第一個要求,張夢凡照例答應得很痛快,但一直沒有付諸行動。退伍三年,他還是連個女朋友都沒有。這是他自覺最對不起父母的事情。如果再次面臨生死關頭,他最想做的事就是「先找個對象,給爸媽看一下,讓他們高興一下,哪怕是善意的謊言」。

對於工作和未來,張夢凡有自己的計劃。他想開一家消防主題餐廳,卻不希望因此增加家庭的負擔。他安慰父母:「我可以先把自己的實力搞起來,以後有錢我再去開。」

一家消防主題餐廳,是他在內心深處依然努力搭建的,與戰友們團聚的那個平行世界:「我不想他們很快被遺忘。我會盡最大的努力,哪怕是讓他們永遠留存在這個世界的某一個角落。經歷過這件事情的人,或聽說過的人看到這個角落,能回想起他們做的事情,我覺得就可以了。」

- END -

Copyright Figure Studio

版權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請給我們留言,獲取內容授權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