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周末推薦】家長們必須知道的備考飲食宜忌

每年的高考,總是牽動著家長的心。學習上,家長是無能為力的,可孩子的吃喝就成了家庭的頭等大事。家長們絞盡腦汁,既怕孩子餓著了,又怕孩子撐著了。

正確的高考飲食至關重要,因為高考不僅拚的是知識,還要拚精力、腦力以及整體備考狀態。

高考飲食注意事項很多,家長們除了要注意考生營養外,也應注意飲食原則,做到三餐營養應均衡,做到三餐清淡、養胃、補腦、利眠,這樣的高考飲食安排,更能讓考生順利渡過高考。

播放GIF

用好早餐

早餐必須要吃,而且不能湊合,即要吃飽還要吃好。早餐應主副食合理搭配,並富含蛋白質。除了基本主食以外,有條件的家庭還可以給孩子配些有營養的副食,例如鹹鴨蛋、火腿、豆腐絲、黃豆、醬豆腐、煮花生米等。這樣的早餐,能提供充足的能量,以利於大腦提供充足營養,避免考生課間操時間出現低血糖,同時避免因飢餓或者熱量不足,而出現的乏力,注意力不集中。

研究顯示,吃早餐是為了補充身體所需能量,尤其是大腦的能量。維持大腦工作的唯一能量來源是葡萄糖(即血糖),血糖是靠食物補充和肝甘糖分解來供應的。如果考生早餐攝入不足,血糖的濃度就會降低。大腦細胞也會因血糖供應不充足,表現為腦記憶和腦反應能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直接影響學習效率。

播放GIF

吃好、吃飽午餐

上午體內的熱量和各種營養素消耗很大,午餐應該吃飽吃好。午餐應攝入充足的熱量和各種營養素,可吃些肉類、雞蛋等含能量比較高的食品,好為下午的學習和考試做好準備。同樣做到有糧、肉、菜、豆,葷素搭配。

午餐是考生一天中的主餐,應有充足的熱量和各種營養素。營養專家建議,考生應要多吃肉類,例如牛肉、魚、雞蛋等能量較高的食品,配上清炒的新鮮蔬菜。家長應注意,午餐一定要孩子吃足量的主食。為了增加大腦記憶力,還可多食用富含膽鹼的食物,例如魚、蛋黃以及豆製品。

播放GIF

晚餐以清淡為主

晚飯吃八分飽其實與休息的時間無關。即使是考生睡眠較遲,也不該吃過多的食物,尤其是不應該吃油膩、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免導致消化不良。科學家們研究發現,人吃得過飽後,大腦中有一種叫「纖維芽細胞生長因子」的物質會明顯增加,它使大腦節奏減慢,效率降低。因為晚餐能量消耗較少,如考生要熬夜學習,建議在三至四小時後增加夜宵。

晚餐應以清淡為主,可以在不加重腸胃負擔的情況下,使孩子保持好胃口。飲用清淡、苦寒、富有營養、易消化的食物為好,少吃油膩難以消化的食物,選擇以青菜、瓜類、豆類等蔬菜為主,適當添加魚、蝦、瘦肉、食用菌,例如香菇、蘑菇、平菇等。另外,要保證水果和蔬菜的新鮮,讓孩子保持好胃口。

另外,高考期間,應禁食芹菜、韭菜等難消化的粗纖維蔬菜。

除了一日三餐的安排外,還有些問題需要家長注意。

播放GIF

切忌盲目「換食」

由於學習緊張等原因,很多考生的消化功能會有所下降,表現為食慾降低此時家長應參照孩子平時的飲食習慣,在保證營養的前提下,盡量選擇孩子愛吃的食物,改善烹飪方法,變換花樣,使飯菜更加可口。如果考生考試壓力大,產生了厭食感,家長可以採用少食多餐的方法,把每日三餐變成每日四餐、五餐,增加進餐的次數,這樣考試同樣可以攝取到一天所需的營養量。

另外,切忌改變日常飲食種類。不要因為高考臨近,就偏聽進食某種食物。這樣做,不僅可能影響孩子的食慾,甚至可能出現過敏現象(尤其海鮮類),因小失大。

播放GIF

合理科學地選擇保健品

高考衝刺的過程確實讓大腦消耗很大,對學生進行必要的補養是必要的,但一定要科學地選擇保健品,家長選擇保健品應遵循三個原則:符合生理特點,盡量保持天然,價格相對合理。保健品的作用是改善亞健康狀態,它不是藥品,沒有治療的作用。

在選擇保健品的時候還有一點需要注意,一定要看清衛生部審批的保健功能及其適用人群、包括生產日期、保存期限。比如,高考前的考生,長時間地複習功課,容易出現視疲勞,從而引起頭痛,這時就需要神經傳導介質;長時間坐著看書不運動,大腦容易缺氧,因此,需要補充一些耐缺氧的保健品、魚油、含DHA等健腦、增強視力的產品,可以起到一定的改善和調節的作用。

另外,考試期間,考生不適宜大量食用粗糧,因為粗糧會延長胃排空的時間。甜食、奶油蛋糕、冰淇淋、巧克力等甜食也不能吃太多。否則可能會引起胃管反流和反酸。

文:原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營養科主任 鄭稼琳

編輯:閔青

校對:余運西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