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踢館:現代核潛艇可以怎麽狙擊航母戰鬥群?還是用魚雷嗎?

怎樣天天看《踢館》?只要打開微信,進入添加朋友界面,在公眾號搜索裡輸入“講武堂”,就可以關注我們公號啦,第一個結果就是我們喲。

問:堂主,看了灰獵犬號後有個想法,你解答下唄。現代對航母戰鬥群最有威懾的是潛艇對吧,但是潛艇面對航母打擊群的時候又是脆弱的,一上浮觀測就會被抓,如果被發現是不是基本就跑不掉了,以後無人潛航器才是趨勢吧?

現代潛艇的打法不是這樣的……航母反潛也不是這樣的……

圖:潛艇上浮後用潛望鏡觀察識別目標,這是二戰時期的經典戰法,早已經過時了。

航母編隊的戰法,是航渡過程中,由反潛機部隊在航線兩側布設聲呐浮標陣地,靠兩側浮標陣地抓住突入航線的核潛艇。

圖:P-3C航程極其巨大,可以從關島飛到台灣以東執行任務,就是為了在大洋上掩護航母群。航母群第一反潛屏障是P-3C和攻擊型核潛艇,艦載的S-2、S-3只是第二層,SH-60海鷹是第三層。

因為高速航渡的航母部隊噪音大,所以核潛艇能知道航母在哪個區域的話,被動聲納就足夠抓住目標,並不需要上浮觀測。但是核潛艇要跟蹤航母戰鬥群的速度,自己高速行駛時噪音也必然很大,哪怕海狼也是如此,這樣也容易被打掉。

圖:美國人總笑話中俄潛艇噪聲大,容易被發現。但是想想就知道,航母的排水量是潛艇的十幾倍,航速是潛艇的2-3倍,對水體的擾動也就是噪聲自然是幾十上百倍。說潛艇容易被聲呐發現,那航母自然更容易被發現。

核潛艇和航母戰鬥群的對抗早就不是雷達的問題,而是高速機動和噪聲的對抗,甚至可以說核潛艇依靠聲納,是現在環境下抓航母最可靠的傳感器。用戰鬥機群掃美國人的反潛機,也是反航母作戰中必須的能力。

圖:英國前衛級和美國弗吉尼亞攻擊核潛艇,都在舷側安裝了大口徑低頻聲納陣列,可探測100公里外的水面艦艇。

圖:因為潛艇高速行駛必然有巨大噪聲,所以通常用潛艇幕實施戰役偵察。美國航母要打擊我國東南沿海,發起攻擊的位置就在圖中部紅色區域,發起攻擊前則在白色區域機動。這一段長約1000海裡,假設潛艇以100海裡間隔組建偵察幕,就需要部署9艘潛艇。視任務時間,用核潛艇與AIP潛艇均有可能。

如果能抓住航母,那就是召喚航空兵來確認和跟蹤,然後各路導彈懟過去。靠近用魚雷攻擊這種神風打法基本不會有了,畢竟就算打中了,也得被反應過來的反潛力量抓住打掉。

圖:美國人無人潛航器發展規劃,基本以偵察、掃雷任務為主,畢竟潛艇需要很高自主決策能力,而太複雜的工作人工智能還做不了。

問:堂主,拿突擊炮冒充輕坦有什麽後果嗎?在155和120的夾擊下,未來122還有前途嗎?

俄國人已經把自己現有的2S1自行榴彈炮,大量改造成120毫米自行迫擊榴彈炮了,這玩意確實是沒啥前途,尤其是車載底盤的。

圖:2S1式自行榴彈炮也稱M-1974式,60年代後期研制定型的122毫米裝甲自行火炮,70年代初裝備部隊,採用MT-LB履帶式炮兵牽引車底盤(PT-76兩棲坦克底盤改製),全重15.7噸。

畢竟除了特殊需求以外,一個能裝155的卡車比一個能裝122的卡車多不了多少錢,但是一個155那能執行兩、三個甚至更多122的任務,實際上花錢還減少了,尤其是減少了人力資源的佔用。於是通過摩托化、履帶化行軍的戰場上,122都會逐漸被淘汰掉。

圖:現代火炮身管長度基本增加到55倍徑級別,初速達到900米/秒,在相同技術水準下,155炮因為炮彈更重,所以肯定有更大射程。射程大1.5倍,火力覆蓋範圍就是2.25倍,從而可以在維持支援範圍不變時減少火炮數量。

當然特殊需求還存在的,比如你看空降兵,他們的運輸能力有限,而122毫米榴彈炮可以裝在猛士甚至更小的底盤上使用,那對於空降兵來說威力小射程短總好過沒有;還有陸戰隊需要能裝載在兩棲突擊車上的炮,那155真是做不到。

圖:我國122兩棲榴彈炮,這是為伴隨陸戰隊登陸台海準備的。

圖:山貓底盤改裝的自行榴彈炮,這是為空降兵準備的。

另外就是直接吊運的牽引火炮,美國人現在也保留了105毫米榴彈炮,並沒有全盤M777,就是因為高溫或高原環境哪怕美國直升機那麽強,伺候M777也折騰,而且高溫或高原環境下人的體力也不行,對付四十幾公斤的炮彈還是太辛苦了。

問:啥時候詳細介紹“卡普蘭”這種坦克的技戰術性能,以及和咱們15式的對比。//堂主,土耳其的“卡普蘭”跟15式相比較如何?

卡普蘭給我的第一印象,是覺得這是一個十幾噸的真·輕型坦克,因為說是105毫米炮,還裝了炮口製退器,那說明這個車重量不大,需要靠製退器才能解決後坐力問題嘛。

圖:卡普蘭30輕型坦克,2017年5月舉行的土耳其國際防務展上首次展出,配有比利時CMI公司的“庫克裡爾”(Cockerill)3105雙人炮塔,裝備“庫克裡爾”105毫米高膛壓火炮和先進的自動裝彈機。

結果回頭一看,36噸,好家夥,本帥直接都有點懵逼了,這都0202年了,36噸的坦克裝個105毫米炮還需要用製退器?70年前T-54級別都已經不需要這玩意了啊。

圖:俄羅斯2S25章魚-SD式125毫米反坦克炮用的是BMD-3傘兵戰車底盤,戰鬥全重18噸,只有卡普蘭的一半,還是125炮,這都沒裝炮口製退器。

再仔細一瞅,比利時CMI的XC-8 105炮塔。這個炮塔是一個通用化模塊,是給食人魚輪式底盤、CV90之類用的,結果這被土耳其人塞到中坦上了。這只能說明土耳其和印尼根本沒法自己研製坦克的武器系統,尤其是自動裝彈機,只能找個現成的來。但是現成的人家是為20噸級車輛設計的,你裝36噸車輛幾個意思?

圖:CV-90-105突擊炮,和卡普蘭的炮塔一樣

這玩意雖然有36噸重,但是就衝這個炮塔,他的防護就是非重型步戰車水準,車體部分加了大量附加裝甲防破甲彈湊合還行,但是炮塔完全就是裸奔,打起來就是送死。這玩意適合跟輪式突擊炮之類的比,和15式完全不是同類。

圖:土耳其卡普蘭30步戰車,換個炮塔就是輕型坦克,和CV90的路線完全一致,那麽效果也就差不多了。

問:堂主,15式輕坦作為輕坦,具備和重坦一搏的實力,同時又能在高原上欺負欺負輕型車輛,但是防護比正經坦克又稍差。如果未來末端速度特別快的動能反坦克導彈被復活,那麽帶著反坦克導彈加40埋頭彈組合的“火力支援車”會不會代替輕坦呢?畢竟輕坦是個太特化的東西,火力支援車的相關技術還可以用在別處。

這個啊,坦克可以帶四十幾發甚至更多的高初速炮彈,所謂支援車帶動能反坦克導彈能帶幾發?

圖:美國AGM-166動能高反坦克導彈,一枚彈重80公斤,車頂帶4枚,車後掛車可以帶8枚備用彈。

這玩意足足有兩米多長……要是外掛在炮塔外面,跟通古斯卡或者鎧甲一樣外掛個八到十二發就不錯了,而且絕不可能在作戰車輛上實現自動補充彈藥。說不定補彈還得靠帶吊車的卡車才能換彈,畢竟一發帶筒子七、八十公斤都有可能,不可能靠人力搬運。

圖:M2底盤的AGM-166發射測試。

輕坦有大量火力支援任務,而105毫米榴彈的威力是40毫米彈藥怎麽都沒法取代的,你看著現代那些步兵戰車搞機炮,那是因為他們作戰的時候都有坦克支援,除了實在沒錢而且只需要執行警察任務的,不會有誰這麽腦抽單獨搞個只有步兵戰車的機械化部隊。所以在坦克炮的支援下搞40炮很正常,但是40炮只是輔助,不可能做主力用。

圖:坦克與步戰車協同作戰。通常坦克衝在前面,步戰車在幾百米後跟隨,以免被對方坦克盯上打擊,同時協助坦克消滅反坦克火力點。

火力支援車就毛子搞了一款,而且這玩意還是跟著坦克一起行動的,並不是啥主力裝備,更不可能說是有這玩意就不用坦克了。

圖:動能反坦克導彈在裝甲部隊裡,最大的可能是裝備裝甲偵察車、步戰車這些,用於替代突防率下降的傳統反坦克導彈。主要還是用在輕裝部隊,如山地、空降這些。

問:突然很好奇伊朗這個國家,堂主在往期說過伊朗是整個中東地區動手能力最強、工業化程度最高的國家,它離完全工業化還有多遠的路要走呢?雖然伊朗已經具備了改進酋長坦克、F-14戰鬥機的能力,但為啥不先吃透這些先進武器後再繼續發展,反而去搞一些特別拉跨的縫合怪呢?

因為實際上他這些所謂改進,也只是土法上馬,修修補補,難度相當於我電腦聲卡壞了去買塊外接的裝上,本體基本沒動也沒法動。

圖:為了解決AIM-54A“不死鳥”導彈荒問題,伊朗空軍實施了“天鷹”計劃,將霍克防空系統的MIM-23導彈改裝成空空導彈,掛在F-14的兩個翼下掛架上,這就是“賽吉爾”。AN/AWG-9火控雷達並不完全與MIM-23兼容,只能勉強使用,最終隻改裝了少量。

圖:伊朗人還用霍克導彈改裝為“亞西爾”空地導彈,可能採用電視製導模式。

要吃透就是我自己從沙子開始造個電腦了,雖然本堂主這麽帥,也是不可能的嘛……

F-14這麽複雜的武器,你讓我國去吃透也得折騰個十年以上才行,更不要說伊朗了,砸鍋賣鐵,燒禿所有腦袋都搞不定。這是一個完整的工業體系才能支持的,光是液壓系統那些管道和油泵怎麽加工,伊朗要能搞定,他的工程機械和車輛工業都已經是能摸到列強的水準了。

圖:F-14脊背裡走液壓管線和電纜。當初伊朗人買了79架,現在能飛的不過十幾架,也就是靠拆一些飛機來維護另一些,另外就是從美國走私進口零組件。

酋長坦克看著是幾十年前的,但是那根120毫米的線膛炮炮管,比125毫米的2A46炮的難度還大很多,印度前些年自己造炮管還炸膛不斷。雖然伊朗在中東是矮子中的高個子,雖然堂主經常乳印,但是兩國水準差距還是很巨大的,印度的都搞不定的,伊朗自然更搞不定了。

圖:伊朗佐勒菲卡爾3型主戰坦克,外形抄襲美國M1,用的是俄國進口2A46M型125炮,有說用了仿美國M60坦克的發動機。

問:最近水災嚴重,想聽堂主講講淮河。為什麽從古至今淮河都是最難治理的一條河,堂主有什麽腦洞?

淮河並不算最難治理的,所謂淮河難以治理,那都是黃河的鍋……

圖:掄難治理、危害大、影響深,淮河給自己來個平方倍都趕不上黃河啊。

淮河出問題基本上都是黃河奪淮,黃河下遊直接佔用了淮河的河道入海,因為黃河巨大的含沙量和淮河的水量結合,造成淮河原有河道淤塞以後行洪能力不足。

圖:我國自古有4條大河稱四瀆——江河淮濟,也就是長江、黃河、淮河、濟水。淮河從桐柏山發源,向東流入黃海。在它北方幾百公里就是黃河,二者之間是華北平原中部,沒有山脈阻隔。

圖:黃河向北決堤改道,淹的就是河北山東。黃河向南決堤改道,淹的就是河南山東安徽。因為黃河是地上河,下遊沒法接納其它河流匯入,於是南岸的眾多小河就成為淮河的支流,在黃河決堤時引導著黃河水就進了淮河。

淮河本來是四百多億立方米的水量,黃河也是四百多億,淮河本身的河道就是支撐四百多億水量的水準,黃河湧進來以後水量直接翻倍。而且因為黃河巨大的泥沙含量,在明代實際上淮河故道都已經徹底淤平成地上河了,洪澤湖、高郵湖都被填成了地上懸湖。之後幾百年其實都是在不停開挖新河道入海,但是地上湖洪澤湖還是一個定時炸彈,懸在淮河流域腦門上。

圖:洪澤湖是中國第四大淡水湖,正常水位12.5米時,水面面積為1597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9米,最大水深4.5米。原為淺水小湖群,古稱富陵湖,兩漢後稱破釜塘,隋稱洪澤浦,唐代始名洪澤湖。1128年以後,黃河南徙經泗水在淮陰以下奪淮河下遊河道入海,淮河失去入海水道,在盱眙以東瀦水,原來的小湖擴大為洪澤湖。

而明代治水,第一條是保泗州的祖陵,第二條是保漕運,第三條才是淮河流域老百姓的身家性命,為了前兩條把淮河下遊的人全淹死都行。所以整個治河策略都是放棄淮河保運河,放棄南岸保北岸。最後搞出來甚至淮河自發衝出來一個新出海口,是直接向南衝到揚州進入長江,黃河和長江合流了……

清代好歹不用管明朝祖陵了,洪澤湖高家堰雖然還重要,但是也沒那麽重要了,所以淹南岸相對沒那麽必然,但是積重難返。

圖:洪澤湖南岸的明祖陵。朱元璋建立明朝後,於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在此地建祖陵,追封並重葬祖父、曾祖和高祖。明朝中葉以後,洪澤湖湖底不斷升高,高家堰堤壩頂不住了,明祖陵於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被特大洪水所淹沒,沉入洪澤湖底。1963年洪澤湖特大乾旱,才重見天日。

實際上明代前期黃河已經有歸北的傾向,因為淮河已經填滿了,走不動了,往北走章丘方向反而阻力更小。但是為了保漕運,明清兩代都是強行把黃河扳到南邊,拚命淹江蘇、安徽人民。

真正解決這個問題是1851年,高築北岸堤壩,防止黃河歸故的策略終於失敗,黃河徹底回歸北線,沒了黃河的泥沙以後才談得上治理淮河問題。解放後修了蘇北灌溉總渠,給淮河重建了入海河道,才算是解決問題。

圖:1951年開始治理淮河,到1957年冬季治淮工程基本完成。河南、淮北、蘇北共投入民工幾百萬人,治理大小河道175條,修建水庫9座,庫容量達316億立方米,修建堤防4600多公里。到今天,淮河流域累計修建大中小型水庫5700座。

迷你踢館

問:開個腦洞,火箭導彈都可以分成好幾級,魚雷也可以加火箭助推器,且分成幾級嗎?

火箭加助推器,是為了能在長度不變的情況下產生更大推力,做成多級結構是為了及時拋掉死重,這兩者都會提高故障率,所以在設計上也是能不用盡量不用。

魚雷是用電動的,航行中重量不會有那麽大的變化,再搞個分級,多準備一套密封和動力系統,反而會嚴重擠壓電池的空間。

圖:一般來說,加了火箭助推器的魚雷,大家稱之為反潛導彈,比如說阿斯洛克,火箭隻用於在空中飛行。

問:無所不知的堂主,請問我國的煤炭產量全球第一,為什麽還要進口澳洲的煤?

我國煤炭市場主要是東部地區,而煤炭產區在西部,距離相當遠。而且鐵路運力不足,山西出來的煤炭很多都靠卡車運輸,用石油運煤炭導致運輸成本比煤炭本身貴多了。因為澳洲煤礦靠海近,挖出來直接海運過來成本很低,還是直接到東部煤炭消費區域,省事省錢。

而且我國有巨額外匯儲備花不出去,多買外國不可再生資源很合算,本國的可以留著做戰略儲備。

問:超空泡魚雷比正常魚雷射程短?研究超空泡不就是為了減少阻力嗎,怎麽射程還短了???

因為超空泡魚雷是利用超空泡發生器在魚雷頭部形成空泡區減阻,但是如果常規動力的話,超空泡的增益就很低了,所以搞成火箭動力,射程就下來了……

圖:暴風雪魚雷結構,後半部分就是固體火箭發動機,這種發動機工作時間很短,所以魚雷射程也不大。

問:例如我軍解放台灣,我裝甲兵和敵裝甲兵參差交錯,呼叫空中支援時我空軍如何快速區分敵我?

像美國坦克車頂會畫個V字,就這麽解決,二戰時期德國人就在坦克頂上畫萬字或者鐵十字了。

圖:這輛M1A1正面裝甲上寫著字母A,就是敵我識別的一部分,現在還有無線電識別。

問:堂主,請問威龍的兩個發動機噴口之間上方起降階段打開的那個東西是什麽?

減速傘艙的艙蓋,打開後放出減速傘用的。

圖:凸出來的黃色物體就是減速傘。在有先進飛控的情況下,也已經實現了各舵面偏轉形成虛擬減速板,還保留這個很奇怪。

問:堂主,如果我們把15式坦克派出去參加“坦克兩項”比賽,結果會怎樣,算不算欺負人?

毛子的規則裡有一條,如果自帶武器,要攜帶和其他國家參賽的武器對等的武器,15明顯不符合這一條……

國際軍事比賽裡許多我們沒報名的項目都是國內沒有對等的武器,很多前些年我們自帶的武器,近幾年變成用毛子的了,也都是因為這些武器突然變得不對等了。堂主我這麽講,你懂的吧?

圖:就比如這個05自行迫榴炮,2015年我們帶它去參加國際軍事比賽,在迫擊炮比賽中毫無懸念的奪冠了,之後毛子就認定該武和主辦方提供的武器不對等,這也沒辦法,畢竟毛子當時的“自行”迫擊炮是從卡車上拽下來的普通迫擊炮,所以之後迫擊炮項目我們也就不參加了。

圖:還有國際軍事比賽的海上登陸項目,毛子這幾年活活把規則從海上登陸改成了陸上跑圈,就這輪式裝甲車還是比不過05兩棲突擊車,結果從去年開始我們也不用費力氣把05兩棲戰車運去俄羅斯參賽了。

問:說到登月一直不明白當年為啥不直播月球背面,而是隻給了幾張圖,美國人60年代就電視直播了啊,還是說月球背面確實有些不可告人的秘密不適合直播

因為月球的自轉周期和公轉周期是一樣的,所以月球永遠是正對地球的,當時月背沒有用於轉接通信的航天器,所以沒辦法直播。

我國的玉兔二號月球車因為有之前發射的鵲橋通信中繼衛星,所以才能從月背傳回影像。

問:堂主,看到大嬰帝國的45型艦橋玻璃感覺很大視野很好他們的航母也是,但毛子的驅逐艦包括航母都是小窗戶,這是因為什麽,是設計風格的差異還是什麽,難道因為毛子那裡氣象冷所以窗戶小為了保暖?那挪威這些國家的軍艦艦橋窗戶也不小啊,這是為了什麽,我們的船好像窗戶也不大吧

這個就是軍隊對“人機功效”這門學問理解了,你看遼寧艦,服役之後進廠改裝先後對原先毛子設計的舷窗和航空指揮室都進行了改裝和擴建,就是為了解決視野不好的問題。

圖:改造中的遼寧艦

圖:再看看山東艦剛下水和服役後的樣子,有沒有發現舷窗也有變化?

圖:這是出口到越南的俄製護衛艦,來體會下船員的心裡陰影面積?(手動狗頭)

版權聲明:本文系騰訊軍事微信公眾號《講武堂》獨家稿件,禁止商業轉載,歡迎朋友圈分享。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