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寶信轉債成功完成“債轉股”

  ⊙記者 孫忠 ○編輯 陳羽

  雖然上半年A股市場走勢較弱,但寶信轉債卻逆勢走強,成為信用申購時代首隻成功完成“債轉股”的可轉債。目前萬信轉債和濟川轉債也將觸發贖回機制,7月市場有望出現多例“債轉股”。

  值得重視的是,不少投資者仍未理解強製贖回機制,最終選擇了低價贖回,而不是將手裡的債券轉成公司正股,導致了不必要的市值損失。

  信用申購時代首例“債轉股”

  寶信轉債是上市公司寶信軟體發行的可轉債,在去年11月中旬成功募集了16億元資金。

  上市之初,寶信轉債基本上跟隨大盤波動。在去年12月,由於可轉債打新頻率增快,整個市場加速調整,寶信轉債曾一度破發。此後,該公司工業互聯網等多項業務受到市場追捧,寶信轉債也得以跟隨正股寶信軟體一起上漲,價格強勢突破130元大關,並在今年4月份漲至166元的高位。6月份,寶信轉債跟隨大盤走弱,最終觸發了強製贖回條款。

  寶信軟體6月13日起連續發布提示公告稱,公司A股股票自2018年5月23日至2018年6月12日連續30個交易日內有15個交易日收盤價格不低於公司“寶信轉債”強贖價。根據《債券募集說明書》的約定,已觸發可轉債的贖回條款。

  寶信轉債成為信用申購時代首隻成功完成“債轉股”的可轉債。

  除了寶信轉債,目前萬信轉債和濟川轉債的正股股價均觸及強贖價。如果市場相對穩定,這兩家轉債也將有概率觸發強贖機制,最終實現強製轉股。

  “不過,轉債轉股並非一帆風順,市場上出現過不少功虧一簣的案例。因此,轉債市場能否出現批量轉債強贖現象,仍要看市場情況。”一家金融機構人士表示。

  總有持有者參與贖回

  歷史上,每次可轉債強製贖回都有投資者與轉股“擦肩而過”。

  在上市公司發布強贖公告後,總存在一些可轉債持有者並未選擇轉股,而是參與了上市公司的贖回。由於贖回價值僅是債券面值加上當期利息,遠小於轉股價值,因此,此類投資者最終持券市值大打折扣,造成損失。

  本次寶信轉債強製贖回依舊存在此類現象。根據寶信軟體公告,本次可轉債贖回金額為2868萬元,佔“寶信轉債”發行總16億元的1.79%。也就是說,有“1.79%”的轉債最終並未選擇轉股,而是按照每張個券100.190元(債券面值及當期應計利息)的價格進行了贖回。但是此時寶信轉債的市場價值為每張141元。

  很顯然,選擇贖回相比轉股,市值會大幅縮水。

  “每次強製贖回都有這種現象出現,即使逐一向客戶解釋,總有一些客戶並未選擇轉股。這是很遺憾的事情,短短數日市值就縮水了三成。”一家券商營業部人士向記者表示。

責任編輯:郭建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