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寶寶口腔有「白點」?家長要重視

寶寶口腔有「白點」?家長要重視

帶過娃的媽媽們應該都知道,小寶寶很容易得鵝口瘡,有的寶寶還會出現馬牙或口腔潰瘍,那麼,如何區分鵝口瘡、口腔潰瘍、馬牙,怎麼預防和治療呢?以下是神州中泰育兒知識專業分享,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看發生時間

鵝口瘡:2歲以內最常見,2歲以上也有可能發生。

口腔潰瘍:在哪個階段都可能發生。

馬牙:一般在出生時或出生後4至8周出現。

二、發生的原因

鵝口瘡: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白色念珠菌存在於正常的人體內,喜歡陰暗,溫暖和潮濕的環境,比如寶寶的口腔或尿布區域。

口腔潰瘍:原因複雜,包括缺乏微量元素如鋅、鐵,缺乏維生素B族等,免疫力低下等。有時感染也會引起,比如皰疹性咽峽炎或手足口病。

馬牙:局部結締組織增生、上皮細胞脫落不完全導致,俗稱「馬牙」,醫學上稱為「上皮珠」。

三、癥狀和表現

1、鵝口瘡

如上圖,在寶寶的口腔粘膜或舌面,覆蓋白色乳凝塊樣小點或小片狀物,有時候會逐漸融合成大片,不容易擦去,白斑周圍一般不紅腫。如果強行剝去,黏膜會出現潮紅、甚至滲血。

一般不影響吃奶,但如果寶寶整個口腔都布滿白斑,也可能會不願意吃奶、哭鬧或煩躁。

2、口腔潰瘍

口腔黏膜、牙齦或舌面,出現明顯創面,一般是1~2個,比較嚴重的情況下也會有多個。口腔潰瘍比較痛,寶寶進食時,會有不舒服的感覺。

3、馬牙

牙齦或口腔其他部位會出現一、兩個如同綠豆大小的,高出黏膜面的白色附著物,不會給寶寶帶來不適感。

四、治療和預防

1、鵝口瘡

治療:

(1)一般不需要口服抗真菌葯,可用2%的碳酸氫鈉溶液在哺乳前後清潔寶寶口腔,局部塗抹製黴菌素甘油,1日塗抹2~3次,連續用至少1周。

(2) 母乳餵養的話,可以在媽媽的乳頭上也抹些藥物。

(3)也可給寶寶口服一些益生菌,以糾正腸道菌群紊亂,抑製真菌生長。

預防:

(1) 平時,喂母乳的媽媽注意手部和乳房局部的衛生。

(2)配方奶餵養的話,要注意消毒奶瓶和奶嘴。

(3)大點的寶寶喜歡吃手,或拿到啥東西都往嘴裡放,所以要給寶寶勤洗手、給玩具消毒。

2、口腔潰瘍

口腔潰瘍目前還沒有特效療法,不過可以用些方法減緩孩子的疼痛:

(1) 盡量避免給寶寶吃酸的食物或飲料,太鹹的、辛辣的也最好別吃。

(2)給寶寶使用吸管喝水或飲料,這樣就可以避開液體對口腔潰瘍的刺激。

(3)寶寶疼痛厲害時,可以用些安全的退燒藥,因退燒藥除了退燒外還可以鎮疼。

口腔潰瘍在1周內一般都會自行好轉,如果超過1周還沒有好轉,或反覆發生潰瘍,建議帶寶寶看醫生。

3、馬牙

馬牙屬於正常現象,不會影響寶寶今後牙齒生長,也不需治療,自行會脫落,所以不需要做任何處理。千萬不要人為去挑破去除,以免造成牙齦感染。

以上就是相關內容的總結了,希望這些內容能給各位家長帶來一些幫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