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76天解封後,武漢互聯網還能否追趕到第一梯隊?

(文:刀疤姐,出品:極點商業評論,頭圖來源:新華社,本文首發騰訊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正文內容:

“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2018年4月,雷軍在夢開始的地方,將小米手機發布會落地到了武漢大學校園。此前,雷軍宣布將在武漢建立小米第二總部,佔地面積超過2.8萬平方米,總計將投資230億元。“以萬人規模來規劃和思考,把武漢建成小米的超大研發總部和人工智能時代的技術高地。”

彼時的武漢,以“中國光谷”為代表,飛速發展成為諸多互聯網企業第二總部聚集地,在線教育領域在全國排到前三,電競領域甚至可以排在全國第二——僅僅是中國光谷,互聯網從業人員就超過10萬,在與成都、西安等城市爭奪中國互聯網第四極中未落下風。

2019年12月18日,位於光谷管委會旁的小米武漢總部大樓開園。一個多月後,疫情突如其來,武漢這個城市,在1月23日按下了“暫停鍵”。

2020年4月8日,在給堅守以希望,還犧牲以光榮,人類編年史上壯麗的76天之後,武漢迎來了解封時刻。

伴隨解封,武漢大中小企業也陸續迎來了復工複產。一個更重要問題擺在眼前:疫情對武漢科技互聯網產業是否有後遺症?又該如何快馬加鞭,追趕互聯網第一梯隊城市?在北上廣深之外,與成都、西安等地的競爭中,真正成為中國互聯網第四極?

01 復工中的武漢互聯網

▲光谷未來科技城

復工,意味著心安,更意味著這塊規劃面積達 518 平方公里,容納數百所國家級高校和科研機構,高新技術產業高達 2770 家,企業在 2018 年全年收入超過1.2 兆的高新區,開始恢復往日生機。

“從今天起,我們將以AB班形式線下復工,即A組每周一三五上班,B組每周二四上班。”4月8日,多位在武漢總部的鬥魚員工透露稱。

作為“中國光谷”走出的“直播獨角獸”,目前鬥魚在全國大概有2200多人,武漢光谷總部有1500人,分布在光谷新發展國際中心、光谷軟體園F1、F3三個辦公地——AB組復工機制下,武漢鬥魚大概每天有750名員工到崗。

上述鬥魚員工稱,雖不能像以前那樣聚餐和交流,但2個多月沒見面,第一天復工即便帶著口罩、眼神交流也倍感親切。

“其實我們各部門2月初就已開始線上辦公,確保平台正常運轉,並直播了火神山、雷神山的整個建設過程。”上述鬥魚員工稱,目前雖已復工,生活也基本恢復正常,但大家的共同意識是,仍然不敢放鬆警惕,復工疫情防控還會繼續嚴格執行。

“武漢本地鬥魚員工沒有受到疫情感染,但心理壓力其實同樣很大,線下復工,讓大家真正心安,也能更好調整工作狀態。”上述員工表示。

光谷另一家主要提供網絡安全解決方案和服務的信息互聯網企業中層人士也說,企業在4月8日分批復工,復工前幾天公司就進行了全面消殺工作。不過即便分批復工,每位員工上班期間也必須佩戴口罩,辦工時間也有所縮短,與園區其他公司錯峰上下班。

為了這一天,諸多企業早就望眼欲穿。

比如依迅,一家北斗應用服務提供商,剛在1月16日完成新園區喬遷之喜,“疫情突襲之下,一夜之間感覺到生命是那麽的渺小與脆弱。”用該公司董事長、CEO付誠的說法,從3月初開始,他就一直為公司復工奔波,在3月中旬初步解決復工問題後,自己就帶領少數核心員工吃住在公司,進行複產工作了。

除立足於武漢本土的互聯網,將“第二總部”設立在武漢的互聯網企業,也早就加快復工流程。

比如小紅書。“小紅書武漢辦公室,4月7日通知正式復工,各部門都已為順利復工做好了充足的準備。”4月8日,小紅書總部一位相關人士表示。小紅書此前在武漢設立了自有品牌“有光REDelight”總部,並計劃在武漢設立小紅書線下店的全球零售總部——上述均為小紅書戰略性業務。

還比如小米,復工日它在武漢總部貼出了這樣一張海報——“春暖花開,歡迎回來!” 在4月8日武漢解封之前,已有武漢本地近百名小米員工,來此現場辦公。此前3月19日,小米總裁王翔稱,小米武漢總部近2000名員工零感染,遠程辦公復工率達94%以上。

▲3月26日,小米武漢總部消殺工作

來自武漢光谷管委會的消息同樣顯示,其從3月初開始,就逐漸簡化流程,對互聯網企業在光谷的全面復工複產,加速審批,應批盡批,到3月底已經批複了1200家,約有200多家互聯網企業錯峰復工。

相比互聯網企業,更早扛起全面復工大旗的,是“中國光谷”的高精尖製造企業——作為武漢甚至中國走向世界科技場的重要名片,武漢光谷的光纖光纜生產規模全球第一,在“芯片-顯示-智能終端”領域,光谷也即將擁有一個兆產業集群,牽動著全球半導體產業的神經。

3月底,聯想方面就稱,其高峰容納1萬名員工的聯想武漢產業基地,已實現萬人到崗,全面復工,預計4月初能夠達到滿產——武漢是聯想製造的大本營之一,武漢產業基地是聯想全球目前最大、最先進的自有工廠。

此外,天馬、富士康、京東方、新思科技(全球重要的EDA電子設計自動化廠商)等作為武漢高新區龍頭企業,從3月開始也已有序復工。華星光電的武漢主力工廠因此也一直處於運轉狀態,在春節長假、疫情期間都未停工。

相關數據顯示,疫情期間,上述多家企業訂單不減。市場分析人士認為,伴隨武漢的解封,部分生產材料供應延期、物流不暢、員工不足等問題,有望得到緩解,將從4月中旬開始迎來產量爬坡期,恢復疫情前的產能水準。

02“第二總部計劃”未變

▲4月8日上午,光谷有軌電車駛入月台

伴隨武漢的解封,無論從哪個維度看,科技引擎推動的節奏,其實都遠比預想得更快。

對武漢光谷當地一些人士來說,些許擔心的,是“第二總部”落地於此的近90家互聯網企業中,會不會有企業打退堂鼓。

“第二總部”是近年來出現的新名詞,武漢光谷作為“第二總部”風潮,是小米創始人雷軍帶動起來的——2017年,在雷帝觸網創始人雷建平的撮合下,“百萬校友資智回漢”的武漢政府找到了雷軍,並與武漢大學畢業,有著濃厚故鄉情結的雷軍一拍即合,當年,雷軍就帶著小米、金山、順為計劃在武漢全面建設第二總部。

此後,海康威視、奇虎360、小紅書、科大訊飛、火花思維、尚德機構、流利說、猿輔導、跟誰學、滴滴、曠視科技(Face++)等為代表的近90家知名企業,先後將“第二總部”或研發中心落戶光谷,涵蓋共享經濟、人工智能、在線教育、網絡安全、新零售等多個領域。其中,在線教育企業數量位列首位。

這與武漢密集的高校資源,相對便宜的人力成本密切相關。2019年初,尚德機構首席戰略官呂露曾直言不諱的表示,他們曾在成都、重慶、長沙、武漢4個城市之間反覆比選,最後選擇武漢,“一是衝著不可比擬的人才儲備,二是交通優勢,三是光谷政府懂產業、也懂企業。”

疫情過後,光谷對互聯網企業是否仍有吸引力?

從“極點商業評論(jdsy2020)”了解來看,當地一些人士的擔心,幾乎是多餘的。多家將“第二總部”落戶於武漢的互聯網企業就明確表示:計劃沒有任何變化。

小紅書一位官方人士私下表示:對小紅書當初制定的發展規劃,完全沒有任何影響。他表示,小紅書武漢光谷第二總部已設立品牌商家運營團隊、雲服務團隊、質檢培訓團隊等職能部門,人數快突破1000人。

“疫情帶來的困難不是沒有,但都是暫時的。”他打了一個形象的比喻:就像彈簧,壓縮的越厲害,彈起來越高。

目前來看,諸多互聯網企業對武漢的關注,相比疫情之前更為加強——騰訊、阿里、京東、抖音等互聯網企業,都宣布了針對武漢企業的最新措施。

4月7日,騰訊宣布繼續加大在湖北的投入,並公布了一攬子投資計劃,在數字政府、智慧教育、智慧出行、人工智能以及安全等方面與武漢深度合作,全方位助力武漢數字產業的建設與發展。

這一系列計劃背後,都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但騰訊承諾,未來3年內,騰訊在湖北的員工規模將達到現在的4倍。

▲騰訊武漢研發中心

去年9月,武漢市與騰訊簽署合作協議,共推騰訊(武漢)數字產業總部落地。更早之前,位於廟山高新技術產業園湯遜湖畔的騰訊武漢研發中心,於2018年正式啟用,成為繼深圳、北京之後又一新建研發中心。

京東集團方面則在4月8日宣布,將在未來三年向湖北投資超過60億元,從新基建、產業扶持、扶貧助農三大領域入手,推出一系列支持舉措,全方位助力湖北經濟恢復及當地中小企業發展。

2017年就進入武漢的猿輔導,則表示今年要提供大量崗位——其聯合創始人帥科接受央視《新聞聯播》採訪時表示:“武漢公司共計提供了5000個就業崗位。”

目前小米尚未公布疫情之後的計劃,但早在2018年8月,小米人工智能業務部遷至武漢時,雷軍就許諾,公司對搬遷到武漢給予3倍支持,在北京招1人,對應在武漢可以招3人。

03 如何爭奪互聯網第四極

不過,對立志爭奪中國互聯網第四極的武漢來說,這並不代表,就已穩操勝券——過去幾年,隨著武漢、成都、南京、天津、杭州等地被冠以“新一線城市”之名,他們在成為中國互聯網第四極上,開始了新一輪爭奪戰。

與其它城市相比,武漢在中國互聯網產業領域,出來的大佬都鼎鼎有名。雷軍、周鴻禕,均是湖北人;張小龍、陳一舟等大批互聯網精英,皆曾在武漢求學。

根據此前資料,過去幾年來,伴隨武漢雙創計劃的提出,除上述諸多互聯網企業將第二總部或研發中心落戶武漢,還走出了鬥魚、安翰光電、斑馬快跑、卷皮網、直播優選等獨角獸企業,使武漢在全國各城市中獨角獸數量排名前列,僅次於北上杭深。

其實,客觀而言,相比“第二總部”的聚集扎堆,湖北本土互聯網的生態仍顯薄弱,還沒有一家企業取得類似BAT的地位,更重要的是缺乏一個盈利生態——以上述幾家獨角獸為例,最為知名的鬥魚,一直缺乏強勁的增長點,遊戲直播領域這個戰場目前增添了B站、快手兩個新對手,最新消息鬥魚要趕上直播電商末班車,但面對快手、抖音、淘寶目前還缺乏競爭力。

另一些曾經的獨角獸也境況不佳。導購平價電商網站卷皮網,已泯然眾人矣:2019年只有一條新聞,和投訴相關;2018年也只有區區幾條,大多也和投訴相關。從曝光量來看,該網站目前基本上沒有多少競爭力。

2019年4月初,一度估值50億元的第三方出行服務商斑馬快跑,由於未履行法院裁定,被列入失信企業名單。創始人李佳通過微博發出公開信,解釋稱公司1年內經歷了三次融資,均中途天折——疫情之後,基本上停擺兩個月的斑馬快跑,2020年最大的問題恐怕是如何活下去。

從本土獨角獸發展而言,在中國互聯網第四極競爭上,武漢其實目前並不佔優勢。杭州有阿里自不必說,成都也有準時達、新潮傳媒、1919酒類直供、駒馬物流等各行業獨角獸。

更重要的是,疫情對當地經濟發展目前難以判斷——從2012年到2019年,武漢全國GDP排名均入圍前十大城市,但疫情來襲後,自古就有“九省通衢”之稱的武漢經濟發展,增添了諸多不確定性。

有關人士指出,在武漢封城的兩個月中,眾多企業面臨缺資金、缺渠道、缺技術、缺訂單等問題,中小微企業首當其衝。但即便復工,要很快實現全面復工複產,依然還存在很多困難。

“首先是,目前很多企業還是分批次復工,疫情防控仍是首位。更重要的是,一場疫情讓大家生活發生了急劇變化,基本上所有業務都被迫取消了。”4月8日,憋著一口氣,原本準備在2020年大乾一場的某小型互聯網企業創始人張南(化名)說。

現在,儘管張南的公司已初步復工,並沒因為衝擊而放棄自己的夢想和追逐。但是,目前也只是保持一個復工狀態,還要面對不確定的市場,以及部分員工的心理焦慮問題。

其實疫情之後,氛圍在變、環境在變、社會對創業認知也在變。“武漢這個城市的數字化,會快速加碼,本地生活服務、到家服務、在線辦公等服務可能會迎來大發展。”當地一位創業人士說,這是他看到的武漢未來互聯網創業方向,不過需要當地政府的扶持和市場活力的整體提升。

實際上,目前相比其他城市,武漢最大優勢仍是人才儲備,其擁有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一流學府——相關數據顯示,武漢擁有130萬在校大學生,大部分在光谷。從發展互聯網行業來看,這有利於大量本地畢業生和人才留存。

這正是當地政府當初大量引進“第二總部”的“野心”。此前,武漢光谷互聯網+辦公室負責人就表示,“第二企業”並非終極目標,而是希望通過引入這些企業,為武漢帶來、並培養人才後創立武漢自己的互聯網企業。

“在全國任何一個地方問,小米是哪裡的?只會說小米是北京的。可是,小米在武漢已有一千多人,以後可能有一萬人,一萬人中如果出一個小雷軍,這就是我們武漢自己本土孵化出來的企業。” 上述負責人說。

但對解封之後的武漢光谷、相關部門而言,要面對一個挑戰——如何在目前經濟大環境下,吸引更多的年輕人、中高端人才回歸武漢,去進行互聯網創業?又如何創業?

有當地產業園的負責人就說,願意拿出最好的地段、最好的辦公大樓、最優惠的政策,最優質的服務,等待企業和創業者的到來——以此來看,對解封後的光谷政策、產業環境,人們有理由有不少期許。

無論如何,所有人都堅信,隨著武漢76天之後的解封,一切都會慢慢變好。

如同當地一家“第二總部”負責人所說:“過去幾年,光谷發展一直飛速發展。我們相信,當疫情的挑戰過去之後,光谷一定可以再次突飛猛進,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互聯網‘第四極’。”

▲武漢復工的製造企業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