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作為一敗塗地的戰敗國,德國是如何從廢墟快速崛起,肆行法西斯?

1939年9月1日,德國空襲波蘭,拉開二戰的序幕。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法西斯德國的鐵蹄先後踏遍丹麥、挪威、荷蘭、比利時、波蘭、法國等國家,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結舌。然而,作為曾一敗塗地的戰敗國,德國是如何從廢墟中快速崛起,掙脫經濟枷鎖,在短短20年內走上軍事強國、肆行法西斯主義的呢?

漫長的凡爾賽

作為一戰的收官,凡爾賽會議歷來為後世史家所詬病,這場長達6個月之久的會議要求德國讓出礦產重地阿爾薩斯和洛林,並支付大量戰爭賠款,使戰後德國背上了沉重的經濟負擔,一蹶不振,民生凋敝。

德國經濟狀況持續惡化,反過來又使戰爭賠償陷入停頓。而歐洲各國在一戰期間欠下美國巨額的戰爭債務又迫切需要歸還,因此英法等國提出“以債抵債”的要求,企圖消除對美債務,將所有債款轉嫁給德國。美國當然不會將自己的美元變成爛債,它提出應由一個國際專家委員會來研究德國的賠償問題,包括對德國的償付能力作出新的估計。它認為,盡快評估德國經濟、加大扶持力度才是唯一可行的辦法。

除此之外,在極其複雜的國際環境中,美國並不想真正削弱德國,讓英法在歐洲坐大,更主要的是,新興的社會主義蘇聯正在歐洲東方崛起,老牌帝國主義國家急需德國強大來抗衡蘇聯。因此,在凡爾賽會議上,美國不僅設法保留了德國10萬常備軍,並且主動要求降低賠款額。經過多次斡旋協調,德國的戰爭賠償額從最初的2690億金馬克被壓縮為1320億金馬克。這些都是美國人的功勞。

恢復德國經濟的援助計劃

為了使德國經濟恢復增長,美國擬定了龐大的援助計劃——道威斯計劃。該計劃除對德國今後的償付額、償付辦法及款項來源和擔保等作了規定外,還向德國提供第一批約8億馬克(大約2億美元)的貸款,作為第一年償付的主要部分。據統計,“道威斯計劃”不僅給德國帶來了大量的貸款,而且在技術、武器、裝備、燃料和原料等方面得到了美國的大力扶持。此後,以美國為主的大批外國資本源源不斷流入德國。僅在1924至1929年間,德國就得到外國貸款及投資326億馬克,其中美國資本佔70%。如此一來,德國資金奇缺的問題得到解決,一批又一批的美元從美國流入德國。

道威斯計劃的實施,使德國經濟復甦,為日後法西斯上台發展軍事工業打下了基礎。美國雖然成功收回欠債,並順利插手和控制歐洲,獲利最多,但賠款問題的解決不但沒有削除戰爭隱患,反而有利於法西斯勢力的發展,這是美英都沒有預想到的。

1929年,德國借口經濟危機,無力執行道威斯計劃,多次要求延期償付賠款。這時,美國再次支持德國的要求,在協約國德國賠償委員會會議上通過取代“道威斯計劃”的“楊格計劃”。根據該計劃,再次降低德國的賠款額,不僅如此,協約國還對德國提供12億馬克貸款,取消協約國對德國財政經濟的直接控制。這期間,專門成立了國際清算銀行,以調節債權國和債務國之間的關係。該銀行此後實際上成為外國資本(主要是美國資本)向德國重工業、包括軍事工業投資的新機構。

重振軍工業

美國總統威爾遜曾宣稱:“德國必須擁有足夠數目的軍隊來鎮壓斯巴達克派和其他革命政黨。”這裡的其他革命政黨主要是指共產黨。在美國人看來,德國始終是抗衡蘇聯的“排頭兵”。因此,在對德國進行經濟扶持的同時,大力鼓勵美國的私人資本進入軍工業,杜邦財團與化學公司、洛克菲勒財團和美孚石油公司、摩根財團及它控制的電報電話公司、福特汽車公司與德國簽下了巨額的戰略原料和軍工項目的訂單。1933~1939年間,在納粹德國的軍事機構中營業的美國公司超過60家,僅福特公司就投資了20億美元。

美國各大跨國公司在技術輸出貿易上也毫不含糊,杜邦公司把氯丁橡膠和飛機防爆劑的技術賣給德國;美孚石油把公司坦克潤滑油的技術轉讓德國;希特勒發展空軍的重要幫助來自於美孚在德國設立的一家飛機專用汽油廠。

在美國資本和技術的幫助下,德國的軍工企業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與此同時,德國政府的軍費開支也在迅速上升。1925年至1928年,德國將軍費支出從4.9億馬克提升到8.27億馬克,並不斷擴建軍事基地。

可見,大批流入德國的美元並沒能幫德國走上真正的復甦,而是讓德國軍工業獲得了不斷擴展的資本,為後來法西斯軍國主義的發展埋下了禍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