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賈政的三重形象:嚴父、孝子、忠臣

在《紅樓夢》中,賈政的地位在男性公民中僅次於賈寶玉。“文革”一降,人們幾乎都把他當成一個反面人物,說他是“侯門一腐儒”,什麽“不學無術的草包”,“一個思想僵滯,感情枯竭的人”等等,他們從階級分析的角度,給賈政貼上了政治標簽,大搞“非黑即白”,把人物簡單化、程式化。即便現在,為賈政說好話的人還是鳳毛麟角!

總的來說,我是喜歡賈政的。

我反對用階級分析的方法來分析人物,我覺得從人性的角度來研究人物更接近作品人物的真實,不要用“有色”眼鏡來看問題。賈政是一位典型的中國知識分子的形象,從他身上,我們看到了一位士大夫和嚴父的縮影,賈政的一生,是認認真真做官的一生,是實實在在做人的一生!是忠君愛國的一生!他雖無“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政績,也無“為民請命”的業績。但他是一個好官,是一個清官,而絕非貪墨之輩!與賈敬、賈珍等人比,他為人忠厚,不驕不奢,崇尚詩禮,好了何止千百倍!所以我們不應太過苛求於賈政!

在《紅樓夢》中,賈政是一個嚴父、孝子、忠臣的形象。

不喜歡賈政的人大多是在讀了第三十三回“手足耽耽小動唇舌,不肖種種大承笞撻”後,因賈政打了不肖種賈寶玉而不喜歡他的。因為這一打,好多人就把他說成“狠毒”、“凶殘”、“冷酷”。

我們不能一味地指責賈政,而要分析打賈寶玉的原因。賈寶玉之所以挨打,是因為他不認認真真讀書,在外結交戲子,聲色犬馬,在內不守本分,調戲丫鬟,弄出人命。(金釧投井而亡)賈寶玉是始作俑者,你賈寶玉好好讀書,不去結交戲子,不去整天吃吃喝喝、聲色犬馬,賈政會對你看不順眼?會打你嗎?你賈寶玉不要去騷擾金釧,金釧會死嗎?

因此賈政打賈寶玉完全是有理由的,作為家長,對整天逃學、只在女人堆裡“混”的“小混混”---賈寶玉,對弄出人命的賈寶玉,難道還不應該好好教育一下嗎?此時賈政教育賈寶玉是望子成龍呀!他是恨鐵不成鋼呀!難道我們還要弄出一個什麽“賞識教育”來麽?什麽“好孩子是誇出來的”!你還會去誇獎賈寶玉麽?假如賈寶玉是你的孩子,你會讓你的孩子整天逃學、縱情聲色嗎?

我想不會吧!假如現在賈政不教育他,難說今後不會不發展到“弑父弑君”的地步。若在無一個人管得了他,他這個“混世魔王”不是要上天了嗎?只可惜賈母一出來保護賈寶玉,賈政的教育就徹底失敗了,真是“慈母多敗兒”呀!導致後來賈寶玉淪落到討飯的地步!這個教訓不值得我們反思嗎?

從賈政教育的出發點來看,我們可以明顯看出他是用儒家“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來教育的,他不想讓賈寶玉成為一個“荒廢、墮落”的人。雖然直接目的是讓他“立身舉業,光宗耀祖”,但這也是當時正常社會中的人生價值呀!賈政要求兒子走“科舉”這一條正確的人生道路。就象現在要經過中考、高考一樣,何錯之有?賈政要求賈寶玉做一個對社會、對家庭有用的人,這難道錯啦?因此,賈政教育賈寶玉是義正詞嚴的!是正當的!我們為什麽還要非難賈政呢?

作為孝子方面,他可以說是表率。在打賈寶玉時,當他聽到賈母來了,賈政是連忙迎接出來,上前躬身賠笑說話的,賈母發火時是跪下回話的,面對要回南京的賈母,賈政是叩頭,苦苦哭求認罪的!與現在某些毆打父母、不贍養父母的人相比,賈政好多了!因此,封建社會有些東西還是好的,不要因為是封建社會的東西就要打倒,還要踏上一腳才解恨!賈政作為父親,並非象某些人說的“比虎還毒”,實際還是一種恨鐵不成鋼,是為這個家族的未來,也是為寶玉未來而出於無奈。固而在停手之後,“長歎一聲,向椅上坐了,淚如雨下”,氣過之後“也就灰心,自悔不該下毒手打到如此地步”,這正是他真情的流露。他的這些苦衷,又有何人理解?所以,他是一個有感情的、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

在第七十五回中,為了“孝”,一向板著面孔,不苟言笑的賈政,在中秋節的家宴上,為了讓賈母喜歡,說起笑話來了,引得賈母和眾人都笑了,大家可別忘了,已經白了鬍子的賈政此刻還在母親面前“承歡膝下”的, 這就是孝!年歲在大,可在母親面前永遠是孩子!因此,賈政是那時難得的忠臣孝子,好人好官!

賈政“自幼酷喜讀書“,他端方正派、忠君孝親,處處循規蹈矩,是一位被中國儒家文化熏陶出來的知識分子,他認認真真做官,踏踏實實做人,不驕奢淫逸。始終把“忠孝節義”做為自己的處事準則。第二十二回中賈政忙陪笑道:"今日原聽見老太太這裡大設春燈雅謎,故也備了彩禮酒席,特來入會.何疼孫子孫女之心,便不略賜以兒子半點?" 賈母笑道:"你在這裡,他們都不敢說笑,沒的倒叫我悶.你要猜謎時,我便說一個你猜, 猜不著是要罰的."賈政忙笑道:"自然要罰.若猜著了,也是要領賞的."賈母道:"這個自然."說著便念道:

猴子身輕站樹梢.

(打一果名)

賈政已知是荔枝,便故意亂猜別的,罰了許多東西,然後方猜著,也得了賈母的東西.然後也念一個與賈母猜,念道:

身自端方,體自堅硬.

雖不能言,有言必應.

(打一用物)

說畢, 便悄悄的說與寶玉.寶玉意會,又悄悄的告訴了賈母.賈母想了想,果然不差,便說:"是硯台."賈政笑道:"到底是老太太,一猜就是."回頭說:"快把賀彩送上來. "地下婦女答應一聲,大盤小盤一齊捧上.賈母逐件看去,都是燈節下所用所頑新巧之物,甚喜……”

我們可以看看賈政是如何委屈自己,孝敬賈母的。

賈政從家庭的和諧發展出發,努力創造天倫之樂,把不愉快的心情一個人深藏著。猜燈謎的活動有條不紊地在歡樂的氣氛中繼續,當他把娘娘的“爆竹”,迎春的“算盤”,探春的“風箏”,惜春的“海燈”猜中後,心內沉思:“如何皆用此不祥之物為戲耶?”因為他覺得“惜春所作海燈,一發清淨孤獨”。於是“愈思愈悶,因在賈母之前,不敢形於色”。為什麽不能“愁”形於色?——賈政的孝心不容質疑。

他回到房中輾轉反側,難以成寐。而他離席之時,已是煩悶悲戚,精神不濟,卻始終不忘母親的身心健康。他為賈母這位老太太想的是何等的周到!這就是賈政的孝!我們大多數人在這一點上是難以望其項背的!“身自端方,體自堅硬.”這兩句,可以說是賈政的自畫像。他最大的特點是“端方”,他走的“正”,行得“端”!你說他做過什麽壞事?我是全書翻遍了也沒有找出來!曹雪芹塑造賈政時寓意了正派,“政者,正也”,他一言一行,是一本正經的!

“忠”的方面則表現在其政治思想上,在“一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的清朝,對上,他想為國分憂;對下,他想為民謀利。但是,他的上司不欣賞他,同僚排擠他,下屬因為撈不到油水而怨恨他,常言說得好:“官清書吏瘦,神靈廟祝肥”。作為一個正直知識分子的他,所能做到的是“出淤泥而不染”,潔身自好。自己不貪汙,不搜刮百姓錢財,做一個兩袖清風的忠臣、清官!不管什麽社會,我們都需要忠臣、清官!

賈政的“忠”還表現在第十八回“隔珠簾父女勉忠勤搦湘管姊弟裁題詠”的一大段對話上:“賈政至簾外問安,賈妃垂簾行參等事.又隔簾含淚謂其父曰:“田舍之家,雖齏鹽布帛,終能聚天倫之樂,今雖富貴已極,骨肉各方,然終無意趣! ”賈政亦含淚啟道:“臣,草莽寒門,鳩群鴉屬之中,豈意得征鳳鸞之瑞。今貴人上錫天恩,下昭祖德,此皆山川日月之精奇、祖宗之遠德鍾於一人,幸及政夫婦。且今上啟天地生物之大德,垂古今未有之曠恩,雖肝腦塗地,臣子豈能得報於萬一!惟朝乾夕惕,忠於厥職外,願我君萬壽千秋,乃天下蒼生之同幸也。貴妃切勿以政夫婦殘年為念,懣憤金懷,更祈自加珍愛。惟業業兢兢,勤慎恭肅以侍上,庶不負上體貼眷愛如此之隆恩也。”賈妃亦囑“隻以國事為重,暇時保養,切勿記念等語。”

賈政的此段言辭完全是發自肺腑的,非忠君愛國者,非正人君子者,是無法說出這樣的話來的,更何況此時的賈政是熱淚盈眶的,這裝得出來嗎?

說賈政是“腐儒”、“草包”的人,是他們說錯了!賈政其實是一個有遠見卓識的人。如勸賈珍不要用檣木棺讓秦可卿享用,因為此物原是為“壞了事”的義忠親王準備的;勸賈赦不要將迎春許配給孫紹祖;在眾姐妹製燈謎時,獨有他感到不祥,回到房中還翻來覆去睡不著,其餘人則毫無知覺,這些謎語正是各人的“讖語”。真是“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

結果他的話都得到一一驗證:元春雖貴為妃子,卻死於非命; (元春的元春謎語是:……一聲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迎春嫁了忘恩負義的凶惡丈夫孫紹祖,一年就被折磨而死;(迎春的謎語是:……因何鎮日紛紛亂?只為陰陽數不通)探春遠嫁海隅,猶如斷線的風箏,一去不返……(探春的謎語是:……遊絲一斷渾無力,莫向東風怨別離。)無須多舉例,這難道還不說明他有預見性、學識和判斷力嗎?所以說賈政並非平庸之輩,奉勸有些人不要小覷了賈政!

綜上所述,賈政作為一個嚴父、孝子、忠臣出現在我們面前。同時,我們要感謝曹雪芹為我們塑造了一位忠厚純良、剛毅有力和堅忍不拔、富有遠見卓識的的儒士人物形象!

-作者簡介-

作者:劉小宏,男,1970年生,雲南人,玉溪市澄江六中任教,高級教師,喜歡文學、歷史、書畫。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