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廟底溝文化的彩陶藝術:中國史前第一次藝術高潮

——訪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王仁湘

廟底溝遺址出土 彩陶盆

在中國史前時代,彩陶成為分布在黃河流域及附近地區的仰韶文化的重要標誌。尤其是代表典型仰韶文化中期的廟底溝文化,其彩陶技藝代表了中國史前藝術的偉大成就,並對周圍文化產生了顯著的影響。廟底溝文化彩陶上的魚紋、鳥紋、花瓣紋以及其他各種幾何紋飾圖案是如何形成的?仰韶文化的演變是否在這些彩陶技藝的變化中得到體現?仰韶文化與周圍文化的關係是否在廟底溝文化彩陶的傳播與影響中有所反映?帶著這些問題,本報記者採訪了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王仁湘。

《中國社會科學報》:有學者將距今6500—4500年、延續大約兩千年之久的中國史前新石器時代稱為“彩陶時代”,請您談一談史前彩陶的起源。

王仁湘:陶器最早在世界上出現的年代大致是15000年前。雖然陶器是作為人類日常生活用具出現,但作為一種器具,無論是造型還是裝飾,即使在史前時代,在一定意義上也屬於藝術創作。陶器一經發明,它的裝飾就受到史前陶工的重視。隨著製陶技術的發展與完善,陶工在燒製各類不同用途陶器的時候,也開始注重陶器製作的藝術表達。

最初出現在陶器表面的裝飾,多是在製作過程中留下來的一些印痕,如繩紋、弦紋之類。經過反覆實踐,大約在7000年前,史前陶工逐漸掌握了在成坯後的陶器表面繪以礦物顏料色彩的技術,燒製後彩色不易剝落,未施彩的陶器表面和彩色花紋所構成的色差更為明顯,彩陶工藝由此發明。隨著繪畫技巧的提高,一代代傳承的技能不斷發展,也隨著認知能力的一步步提升,彩陶紋飾的構圖與內涵不斷豐富,彩陶很自然地成為了體現史前時代藝術最高水準的載體。中國史前的彩陶,出現的年代相當早。黃河、長江流域和南部沿海地區,在7000年以前都出現了彩陶。6500—4500年前,是中國史前彩陶的繁榮時期。在這樣的時代跨度內,中國許多新石器文化都有製作彩陶的傳統,其中仰韶(半坡和廟底溝)、大汶口、大溪、屈家嶺和馬家窯的文化居民對彩陶更為重視,擁有更成熟的彩陶工藝。這些新石器文化主要分布在黃河流域和長江中遊地區,中心地區是在黃河中上遊一帶。在華南與北方地區也有彩陶發現,但在數量與工藝上都不能與黃河流域相提並論。

在黃河流域,最早對陶器進行彩繪裝飾的,是生活在渭水流域的白家村文化居民。儘管當時的彩陶還只是一些非常簡單的點線類圖案,色彩也比較單一,但它已經屬於比較成熟的陶作藝術品了。後來的仰韶文化居民非常智慧地發展了彩陶藝術,其中以廟底溝文化居民的藝術成就最高。

《中國社會科學報》:學界將分布在黃河流域的典型仰韶文化區分為半坡文化、廟底溝文化和西王村文化,這三類仰韶文化的差別與關係在彩陶藝術上有怎樣的體現?

王仁湘:仰韶文化製陶工藝相當成熟,陶器為手製,主要採用泥條盤築的製法。仰韶文化的彩陶工藝,經歷了從早期(半坡文化)的完善,到中期(廟底溝文化)的發達,再到晚期(西王村文化)的衰落的發展過程。半坡和廟底溝文化的彩陶都盛行幾何圖案和象形花紋,總的構圖特點是對稱性強,發展到廟底溝文化晚期,圖案富於變化,結構有一些不同。仰韶早期以紅陶和紅褐陶為主,灰陶與黑陶呈增加的趨勢。主要器形中的罐、甕、尖底瓶、碗、缽、盆,分別作為炊器、盛器、水器和食器使用,後來出現的一定數量的釜、灶和豆,主要用作炊器和食器。陶器紋飾早期以有粗有細的繩紋、弦紋和錐刺紋為主,逐漸出現線紋、籃紋和附加堆紋,弦紋減少,錐刺紋消失。仰韶文化早晚期都有一定數量的彩陶,由紅、黑色的單色彩發展為帶白衣或紅衣的多色複彩,再變化為單色彩。彩陶紋飾由以象生類圖案和直邊幾何圖形多見,發展為以弧邊幾何圖形構成的圖案為主,構圖表現出由簡而繁繼而趨簡的特點。彩陶的代表性圖案早期是魚紋、人面魚紋、直邊幾何紋,中期開始是鳥紋、花瓣紋和弧邊幾何圖形構成的紋飾。

半坡文化彩陶以紅底黑彩為主要風格,流行用直線、折線、直邊三角組成的直線體幾何圖案和以魚紋為主的象形紋飾,線條比較簡練,色塊凝重,主要繪製在缽、盆、尖底罐和鼓腹罐上,有一定數量的內彩。半坡彩陶的象形紋飾有魚、人面、鹿、蛙、鳥紋等,魚紋常繪於盆類陶器上,被研究者視為半坡文化的標誌。魚紋與半坡文化先民祭祀活動的內容有關,一般表現為側視形象,極少見到正面圖像,有嘴邊銜魚的人面魚紋、單體魚紋、雙體魚紋、變體魚紋和鳥啄魚紋等,早期魚紋寫實性較強。到晚期時,部分魚紋逐漸向圖案化演變,有的簡化成三角和直線等線條組成的圖案。有的器物上將寫實的魚、鳥圖形與三角、圓點等幾何紋飾融為一體,紋飾繁複,寓意深刻。如薑寨遺址467號灰坑出土的一件葫蘆形彩陶瓶,就是魚鳥圖形合璧的作品。在龍崗寺遺址發現的一件尖底陶罐,腹部上下分兩排繪有10個神態不同的人面像,是一件非常難得的彩陶藝術珍品。

廟底溝文化彩陶更為發達成熟,為仰韶文化彩陶藝術發展的高峰。廟底溝文化彩陶增加了紅黑兼施和白衣彩陶等複彩,紋飾更加亮麗。彩繪常見於曲腹盆、缽和泥質罐,一般不見內彩。廟底溝文化彩陶的幾何紋以圓點、曲線和弧邊三角為主要元素,改變了半坡文化彩陶簡潔的風格,圖案顯得複雜繁縟。有一種“陰陽紋”最具特色,陽紋塗彩,陰紋是底色,陰陽紋都體現有強烈的圖案效果,都能顯示完整的花紋圖案。幾何紋彩陶主要表現為花卉圖案形式,它被視為廟底溝文化彩陶的一個顯著特徵。廟底溝文化象形題材的彩陶主要有鳥、蟾和蜥蜴等,鳥紋佔象形紋飾中的絕大多數,既有側視的也有正視的形象,鳥紋也經歷了由寫實到抽象、簡化的發展過程,一部分鳥紋逐漸演變成一些曲線並融會到流暢的幾何紋飾中。蟾和蜥蜴一般都作俯視形象,蟾與半坡文化的區別不大,背部密布圓點。

西王村文化時期,彩陶藝術很快就衰落了,除了見到一些零星的簡單線條構成的彩陶圖案以外,幾乎沒有成批彩陶作品出土。不過局部地區見到略微豐富的彩陶,如大地灣遺址彩陶比例較大,紋飾也略微複雜。由於製陶技術的進步,陶器的主要色調由紅色變成灰黑色,灰黑陶不像紅陶那樣可以較好地體現附加色彩,彩陶因此很快衰落。不過在這樣的後彩陶時代,彩陶的生命力並沒有完全終止,在少量的灰黑陶上,我們仍然還能見到色彩鮮豔的彩繪紋飾,以及先前那些熟悉的主題和慣常的構圖傳統。

《中國社會科學報》:您多次使用“浪潮”來描述廟底溝文化的彩陶藝術,是基於怎樣的研究?

王仁湘:廟底溝文化分布範圍大,對周圍文化產生過明顯的影響,其文化張力非常強勁。而集中體現這種張力的就是廟底溝文化的彩陶。植根於黃河中遊地區的廟底溝文化彩陶,它的影響遍及整個黃河流域的上遊至下遊地區。它還跨越秦嶺、淮河,傳播到長江中遊和上遊地區,甚至在江南也能見到廟底溝文化彩陶的蹤影。它更是北出塞外,影響到達了河套至遼海地區。廟底溝文化彩陶所奠定的藝術傳統,還影響到後來古代中國藝術與文化的開拓發展。從這樣的意義可以說,廟底溝文化彩陶掀起了中國史前時代的第一次藝術浪潮。

基於在不同考古學文化遺址中廟底溝文化彩陶的發現,我繪製了魚紋、簡體魚紋、“西陰紋”、葉片紋、花瓣紋等廟底溝文化彩陶典型紋飾到達的空間區域分布圖,由此可以了解廟底溝文化彩陶傳播的範圍。比如,典型魚紋彩陶的分布,是以關中地區為中心,西及渭河上遊與西漢水,東至河南西部,南到陝南與鄂西北,北達河套以北的內蒙古地區;彩陶“西陰紋”主要分布在關中及鄰近的豫西、隴東和晉南地區。此外,更遠的南方鄂西北、洞庭湖地區和北方河套以北地區,也都見到了“西陰紋”彩陶;特徵非常突出的四瓣式花瓣紋彩陶,分布中心在關中及附近地區,東到蘇北,西及甘青,擴張到鄂北直至江南一帶。這張分布圖覆蓋的範圍,向東臨近海濱,往南過了長江,向西到達青海東部,往北則抵達塞北。廟底溝文化彩陶播散到這樣大的一個區域,意味著什麽?這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因為這樣的一個範圍,正是後來中國歷史演進的最核心區域,由此體現中華文明形成過程中的大範圍文化認同,值得關注與深入研究。廟底溝文化彩陶有一種巨大的擴散力,讓我們清楚地感受到中國史前時期出現的一次大規模的藝術浪潮,這個藝術浪潮的內動力,是彩陶文化自身的感召力,通過傳播實現文化趨同。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2015年7月31日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