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駕駛樂趣多重要?它能讓90後本田粉棄XR-V選繽越

言 |性能與操控是男人的本能追求

前幾天,車聚君發了一篇特斯拉Model 3測評視頻,引發讀者的很多評論。其中不少人在討論:為什麽Model 3的做工差到令人發指,但仍然有大批潛客打算入手?

是中國人錢多到沒處用了嗎?還是Elon Musk的洗腦大法起作用了?都不是,關鍵點在於:它的優點極其鮮明以至於可以壓製它的缺點,而成為消費者購買動因。這個神秘的優點是什麽?

性能和操控。

據2018年《中國新聲代汽車消費報告》顯示,90後購車最看重的因素有兩點:一部充滿駕駛樂趣的車、一部同級中最安全的車。這充分印證了性能與操控對一部車型的重要性,而且車聚君突然發現,現在國產車也越來越重視性能和操控了。

事情是這樣的。

一天,車聚君在讀者群和大家聊車,發現一位來自大慶的90後小夥,對本田了如指掌。問他買的是不是思域?答不是。是不是飛度?也不是。是不是XR-V,也不是。最後答案公布了:繽越。

這成功引起了車聚君的興趣,於是有一次長談。

小潘從事IT行業,95年生人,剛畢業2年。因為到了談朋友的年齡,所以家裡可以讚助10-15萬買一部新車。作為駕控粉兒,小潘一開始沒有把自主放在購買清單裡。

他最早的車單是這樣的:本田XR-V、斯柯達柯米克、日產勁客。

小潘在前往試駕這些合資車型後,首先感覺它們的動力表現不符合他的預期。13萬的預算,XR-V只能買到這些車型的低功率版本,柯米克、勁客的百公里加速時間甚至大於11秒,這對熱愛駕駛、追求動力表現的小潘是無法接受的。

“我覺得百公里8秒內符合我的最佳對象,所以自主也就看了一下。”小潘的這次破例,讓官方百公里加速7.9秒的繽越寫上了車單。

到店試駕後,小潘對繽越產生了好感。全球新一代BMA 1.5TD頂置直噴渦輪增壓引擎的動力儲備和全球新一代BMA 7速濕式雙離合變速器的匹配,讓小潘很受用。

“動力充沛,比XR-V的1.5L低功率發動機要爽快,變速箱也有節奏感,XR-V是無感的CVT變速箱,繽越頂配還有換擋撥片。”

某寶上,90後“車手”們的最愛不正是這些與性能相關的「周邊」嗎?現在不用後期買山寨了,廠家直接裝好了,還挺有儀式感。這讓能性能和操控最看重的小潘,一下有了好感。

車聚君也有類似感受,因為前一段正好試駕了繽越。

這台同樣在領克03上搭載的1.5TD發動機和7速雙離合的匹配也是全車最大亮點,130kW和255牛·米的動力搭配,讓繽越動力隨踩隨有,甚至在後段加速中也有一定量的動力儲備,說白了,只要肯踩油門,也會有傳說中的“推背感”。

變速箱的匹配雖不能以“性能”著稱,但也跟得上整體的爽快節奏,只是在急加速和準備超車時,降擋反應速度略慢。不過這也是許多該價位級別自主、合資車型的普遍問題。

而對小潘來講,他更關心這套動力總成的成熟度問題。當時打消他疑慮的是銷售這句話:這台發動機有來自沃爾沃的製造工藝和技術支持。

簡單說,就是繽越來自吉利BMA架構。

從整個吉利-沃爾沃的平台架構看,由上而下分別是:SPA、CMA、BMA。越往後,尺寸越小,吉利參與的越多,但都有沃爾沃的基因在。官方的說法是:繽越是BMA全球新一代A級車模塊化架構下的首款SUV車型,運用了沃爾沃的技術。

花裡忽哨的名字沒用,繽越至少有三個實在的「點」能打動小潘們的心。

首先,BMA是吉利用了4年時間打造平台架構,專攻A0級至A+級的車型,軸距範圍可在2550—2700mm之間拓展,能衍生出SUV、轎車、Cross、Wagon和MPV等多種車型。因為有對沃爾沃技術的深入了解,吉利在BMA平台上的產品採用了70%以上的高強度鋼,其中熱成型鋼比例達20%以上,可滿足2020年歐標五星碰撞標準。

繽越就是該平台下的第一款SUV。這可以讓小潘打消對成熟度和安全性的疑慮。

其次,繽越的1.5TD 發動機是吉利與沃爾沃聯合開發的產品,T就是Turbo渦輪增壓,繽越採用了低慣量渦輪再增壓技術,發動機在低轉速時就能獲得大扭矩輸出。D就是Direct Injection缸內中置直噴燃燒技術,好比置頂的沐浴噴頭,比斜置的噴頭霧化效果更好;噴油嘴還採用6孔噴射技術,噴射燃油更精準,在保證低油耗的同時能輸出更強動力。

車聚君注意,有文章說繽越的1.5TD發動機“熱效率高達40%”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反正吉利肯投75億在義烏建一個專門的發動機工廠生產它,想必不是鬧著玩兒的。

另外,繽越配的7速濕式雙離合,同樣源於沃爾沃技術,在吉利寧波春曉基地生產,已經在領克產品上有了廣泛使用。濕式雙離合最早量產於2002年,率先搭載於奧迪TT,比乾式雙離合量產時間更長,成本更高,性能更穩定,一般用在性能車上。

“BMA架構致力於為年輕人打造輕鬆愉悅的駕駛體驗”,這個官方定位不是PPT上說說而已。

搭載1.5TD發動機和7速濕式雙離合的繽越,百公里加速僅為7.9秒――這超過了寶馬X1 1.5T的10.5秒、奔馳GLA 1.6T的8.5秒以及奧迪Q3 1.4T的9.2秒,比BBA的緊湊型SUV快了多達25%。7.9秒的成績,甚至可以和寶馬320Li的7.97秒打平。

還有一點被不少人忽略:繽越36.7m的百公里製動距離已經比BBA的中級轎車優秀了。這也是小潘在試駕過繽越後,立馬能感受到性能優於XR-V的地方。

當然,除了駕駛樂趣之外,小潘像大多數年輕人一樣,喜歡時尚和科技。

“外觀紅黑配色很潮,內飾設計也是我喜歡的蘋果風”。小潘表示,繽越的多層次中控台和10.25英寸“平板電腦式”中控屏,遠超XR-V上那套屬於70後的保守設計風格。

加上犀利的大燈、18英寸大輪轂、高調的尾翼、以及誇張的四出排氣管設計,小潘不用買車後再去某寶淘性能周邊了,非常適合“懶癌”的上班族。不過,在我們70後主編看來,繽越的四出排氣過於誇張了,對他這個非目標客戶是一個槽點。

科技感對繽越是天生優勢。BMA平台的產品搭載HID高度智能駕駛硬體,本身就具備L2級自動駕駛技術,未來還能實現L3級別的自動輔助駕駛水準。

繽越的ICC智能領航系統包括了TJA 交通擁堵輔助系統、LKA 車道保持系統,可實現隨時保持車道、跟車、跟停、跟轉向的智能跟車,ACC全速自適應續航系統,通過毫米波雷達,實現時速0-150km/h區間的跟停與起步。除了“打燈變道”的「輔助轉向」功能外,這已經接近特斯拉的Autopilot功能了。

另外,APA全自動智能泊車系統,AEB城市預碰撞安全系統、AEB-P 行人識別保護系統,則是其它一般智能車輛不具備的。

車聚小結

小潘現在入手繽越一個月了,行駛已經1500公里。整體仍處於蜜月期,他相當滿意。但和所有小情侶一樣,他對繽越也有一些抱怨。

最明顯的槽點是:起步時,三缸機的振動還是有些影響NVH的整體水準,車聚君在試駕時也有類似的感受,特別是踏板處的起步振動,再做下抑製就好了。

其次,懸掛支撐性雖好,但在處理類似減速帶等大顛簸時,體感偏硬,讓上了年紀的父母有些不適。這點車聚君笑而不語,畢竟是6年沃爾沃的老車主了。

最後,他希望繽越的自動刹車系統不要過於敏感:“雖然是讓人安心的配置,但現在開啟自動刹車反而會讓我過於緊張。”車聚君覺得這個問題,吉利工程師得多向老師傅沃爾沃學習一下。

其實,小潘還有一個擔心:原廠18英寸馬牌Ultra Contact UC6輪胎,真良心配置。但價格在1000多一條,對經常跑東北爛路的小潘來說,有點擔心後期的使用成本。

聊完天,車聚君隨手查了一下繽越的3月零售量:12,693輛,名列中國SUV銷量排行榜第11位,已經超過XR-V的第15位。或許,在“泛品牌”時代,這又會是一個爆款車型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