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我國歷史上面對外族入侵,為何南方的抵抗力要比北方激烈?

自古以來歷史上遊牧民族的騎兵實力要比中原地區的更加強悍,這一優勢使得他們不斷的騷擾著中原地區的社會生活。有趣的是,對於那些遊牧民族的不斷侵略,相對而言南方地區的熱情卻要比北方地區的更加高漲,這是為什麽呢?

其實原因很容易理解,首先是地理位置。北方地區多平原,地勢平坦,打起仗來環境不受阻礙,這也為遊牧民族輕而易舉突破北方防線作了鋪墊。相比之下,南方地區水路、山林樹木較多,這種崎嶇複雜的地勢嚴重減弱了遊牧民族的騎兵作戰能力,從而增加了南方人民的反抗力度。其次就是思想建設。

自科舉考試盛行以來,南方的文學氛圍就比北方濃鬱,作為滿腹經綸深受教育的學子來說,愛國情懷在他們身上更加能夠體現,他們的氣度與果敢能在國家遇難時及時體現出來。例如大家熟知的著名愛國詩人文天祥,開慶初年蒙古軍隊入侵中原,由於當時皇帝趙顯剛剛登基,年齡尚小,朝廷內部又無人敢衝到前線做出響應。只有文天祥立即招募了一軍一萬多人決定主動抗敵,但無奈朝廷最終否定了他的建議,並且派他前往蒙古兵營談判投降。

宋朝全軍覆沒後,文天祥被俘,元兵首領張弘范早就敬佩於他的氣骨,以禮相待勸他投降元朝,但果斷被文天祥拒絕。沒過多久,壯志凌雲的元帝忽必烈廣泛搜尋中原人才,他先是派遣大臣前去勸降,後來又親自面見文天祥,並且許諾如果歸降於元朝他的地位不比在南宋時的低下。誰知文天祥依舊意志堅定,他回答說:吾受國家信任擔當宰相,怎能再降他國,只求一死。他這一精忠報國的信念被後世傳頌,成為千古佳話。

可見歷史上面對蠻夷地區對中原殘酷的戮殺,一直被儒家思想影響的書生更加難以忍受,於是以士子為首的南方人就會開始強烈反擊遊牧民族的侵略活動。而他們的這一行為也被一些人稱為是文明對抗野蠻的反擊。雖然遊牧民族曾一度是中原地區的噩夢,但長期的作戰也給雙方帶來了一些好處。不僅促進了中原地區更好地了解戰車兵種在軍事國術中的運用,推動了軍事的發展,還加速了經濟的增長以及社會環境的發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