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冷凇:網綜對手不是電視,而是短影片

未來時代的影片綜藝競爭是流量、時長、黏性、資源、族群的競爭。

來源:傳媒趨勢洞察(ID:cuckaodian)

2018網絡綜藝發展現狀

網絡綜藝的敵人是誰?其實,它的競爭對手不是電視,而是短影片。短影片引發的淺表性的閱讀可以控制時間、控制人的心智。

如今,網台一致成為了一種現實,表彰類的作品和“允許存在”的作品存在巨大的差異,獲表彰的作品往往是紀錄片和微電影,但是選秀類的、親子類的內容很難獲獎。其實所有的選秀、親子、真人秀都應該用到紀實形態。另外,2018年明星管控趨嚴之後,行業出現了一些新變化,如今的現狀下,學者MCN與極致素人會迎來機遇,各個垂直細分平台都有學者和專家,未來,知識下山和匠人登堂將成為趨勢。

相比製作水準而言,甲方更看重的是傳播效果和帶貨效果,所以很多綜藝節目還是一個相對虧損的狀態。廣告的投放,綜藝冠名的形式這麽多年沒變過,對於甲方而言變得更難選了。

2018年,垂直精分品類的網絡綜藝節目開始大量湧現,例如音樂綜藝市場開始出現對合唱品類的研發、對美聲的研發,不難看出網綜開始進入更垂直更細分的發展方向。同時,從媒體而言,“平台”媒體變成“人”即媒體,網綜更加突出人;廣告從廣而告之變成準而告之,在大眾和小眾之間更瞄準分眾;在廣告的呈現方式上,從內容帶廣告到內容配廣告,未來則是“內容即廣告”,也就是說,未來將會有更多的場景類的節目出現。

網絡綜藝流量、會員、

廣告蓬勃發展,但依然存在憂慮

憂慮一是頭部IP影響力如何持續?

第二個,過去網絡特有的題材靠尺度優勢發展,現在管理價值標準提高以後,接下來怎麽辦?該如何進行創作?

第三個是輿論熱點不斷,網絡綜藝播出第一期時往往特別緊張,怕有不利的輿論。因此,節目怎麽頂住社會輿論壓力,這也成為一個特別難的事。

第四個是幾大影片網站如何差異化競爭?例如,優酷目前所有的節目都非常強調文化屬性。

第五是民營公司舉步維艱,前幾年上海電視節大家宣布自己的融資計劃,現在資本冬天到來以後,製作公司該如何務實回歸?在這裡,我呼喚公司做自己擅長領域的事情。

未來網絡綜藝有三大趨勢、兩個極端

第一,在視覺效果呈現上,將出現電影化、炫酷化、奇觀化趨勢,會求極致、求視效、求獵奇;其次是言論化、窺視化、燒腦化,以求話題、求共鳴、求較真;第三是審美化、懷舊化、劇情化,他們求走心、求陶冶、求高雅。

網綜的體量發展走向三個極端:第一個是沉浸式長影片,擺脫孤獨感,呈現重投入、大季播;第二是連續性微綜藝,中國人特別喜歡看連續性的內容,我認為綜藝可以以每天10分鐘的形式出現。第三個是非線性短影片將產生,我不認為抖音快手內容算微綜藝,現在微綜藝在中國沒有大範圍的出現,只有小的嘗試,這一塊期待有發展。

2019年未來網絡綜藝方向的預判

第一,傳統文化與潮流文化的混搭和嫁接,兩者互為學習。這裡需要做真嫁接,而不是一張皮。

第二,同一題材的多類型細分是一種趨勢。例如,舞蹈可以走“一帶一路”,可以跳國標,可以比誰跳得齊,可以是不同職業的人跳職業舞蹈比拚。

第三,社會試驗型、調研型、經營型綜藝成為國際模式前沿。綜藝節目和科研類結合會更加突出,我們要解決真人秀節目的目的性和意義性的問題。目前,很多人批評真人秀節目沒有意義,我認為它的機會就是做社會試驗性、調研型、經營型的節目,特別是社會調研科研怎麽和真人秀結合,這方面完全可以有更好的合作。

第四,是紀實+評價類雙時空解讀類節目增多。例如用“真人秀+學者點評”的形式。湖南衛視現在已經出現了《我家那小子》這類節目,它是學者和社會人士點評真人秀內容,將內容進行主題化的混剪。所謂文化,文是記錄,化是解讀,類似的這種解讀空間的比重一定會增加。

第五,我期待公益類真人秀能在2019年有好的發展。今年在坎城獲獎的第一部作品就是帶有短影片性質的公益短片,頂層設計能不能有公益情懷,這是網絡綜藝未來的一個突破點。

第六,戶外真人秀與棚內的節目界限會進一步的模糊,目前這兩者之間已經互通了。優秀的棚內綜藝有戶外真人秀屬性,優秀的戶外真人秀,都有棚內元素。

第七,文化類、經營類綜藝嘗試“新品類”。

第八,豎屏化的短影片成為唱綜藝拆條推廣傳播的必備。現在有一些大綜藝在錄製的過程高職門有一路導演是拍短影片的,而且要用短影片的標題讓它傳播和製造輿論。怎麽把豎屏化的短影片做好?能不能先用豎屏化的短影片在節目研發階段做一個前期的圈層調研,我覺得這是綜藝在調研和研發中可以做的。

國際節目模式的創新

第一種創新是場景化設定,場景化設定就是既不是在棚內,又不是戶外真人秀,節目自身直接進行現場行銷。有人問,節目中沒有冠名和特約,怎麽解決廣告問題呢?我們可以在過山車上答題,宣傳遊樂場;在婦產醫院答題,給產婦贏奶粉。

第二種是對抗化呈現,正向對決,甚至日本有很多錯位對抗的節目,這些都是綜藝下一步的研發點。

第三個是細分化創意,對同一題材進行多元呈現。音樂可以再細分十類,舞蹈可以再細分十類,科技類也可以再細分十類,台綜都在細分,網綜為什麽不能更加細分呢?

第四個是嫁接化的創新,類型跨界混搭是經久不衰的。音樂和體育可以嫁接成一個節目,很多人做體育的時候,音樂從來沒有分過家,比如說科技和喜劇也能嫁接,這些目前已經變成節目了,類型上還需要大的跨界。電影上可以升維,將紀實綜藝與劇情設計融合,網綜也呼喚電影化的更新。

第五就是實業化落地,未來的產業孵化也將成為節目內容,產業過程本身就是節目的一部分。

目前,做完節目我們到底能留下了什麽?是依然亢奮的神經?每周都要上的喜報?疲憊的身心和堵門的供應商?報表上的應收账款?現在,綜藝大IP的算账模式在悄然發生變化,未來的利潤等於什麽?IP的估值、資源的價值和實業的變現。資源價值等於行業壁壘,比如說我做了一個節目,我們獲得了這個節目的裁判地位,這是最關鍵的,所以有地位就有其他的產業機會。另外,我搞定了選手資源、選定資源,獲得了時間效率,這就是綜藝投資可以帶來的。

所以遭遇嚴冬的情況下,我自己總結了怎麽帶貨、怎麽促進行銷,其實有6大類綜藝可以解決的,例如產業定製型的綜藝,也有產業落地型造貨的綜藝,還有權威公信型的綜藝。

網絡綜藝的場景發展建議處理好幾重關係:

第一是贏取表彰和允許存在之間的關係,大家一定要把價值標準作為自己頂層的需求。還有一部分價值觀是尋找社會的痛點,所以要尋找社會價值和大眾傳播的最大公約數。

第二個是要處理好娛樂形態和綜藝手段之間的關係,避免過度娛樂,避免過度炒星,但是反娛樂不是反品質,從來沒有反過品質,也沒有反過綜藝。相反,我們應當提倡創新大膽試用多元的綜藝手段。

第三就是處理好尺度流量和前沿創新的關係。過去,網綜在粗放型發展過程中獲取了一些點擊率和廣告市場,但是現在不能這樣做了,扛起創新大旗進行前沿探索使命是不變的。退出尺度競爭,堅持前沿探索,這是沒問題的。

第四個是處理好中成本創作與高品質影響之間的關係。知識下山、知識的大眾傳播一定是一個風口。所以,學者的名人化、知識綜藝化、人性多樣化會是趨勢。

第五個是重投入製作與多管道傳播之間的關係。投入大並不意味著大傳播,怎樣擴大你的傳播?在策劃之初就倒推節目的研發。

視、影片網站、微信微博和頭條是什麽關係?電視有沒有價值呢?

電視是有價值的,傅園慧的洪荒之力出自那兒,電視是同步告知,如果你相信電梯屏有價值,電視就有價值。電梯屏會幫網綜做推廣、做創作工廠。影片網站是內容書架和前沿探索,微信微博是輿論戰場,現在很多時候一個節目要贏,輿論戰場得打贏。網綜能不能反向通過電視台去做推廣?能,所以我們呼喚網綜倒過來跟二三線衛視合作。

未來時代的影片綜藝競爭是流量、時長、黏性、資源、族群的競爭。

馬雲有一句話,在陽光燦爛的時候修屋頂。為什麽我多年的研究都聚焦在綜藝領域?因為綜藝,特別是網絡綜藝,其實是離價值觀最近的節目形態,也是離市場最近的節目形態。

編輯:馮海霞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