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2名中國科研人員斯裡蘭卡遇難,中科院院長致慰問信譴責恐怖主義

中科院南海海洋所今天發布了關於職工學生在斯裡蘭卡連續爆炸中遇難、受傷情況的說明:斯裡蘭卡當地時間4月21日8:45(台灣時間11:15)左右,科倫坡等地連續發生多起爆炸。在科倫坡,中科院南海海洋所執行科學考察任務的2名職工在爆炸中不幸遇難,3名職工學生受傷。

說明表示:中科院南海海洋所“實驗3”科學考察船(以下簡稱“實驗3”)原計劃於3月20日-6月1日期間在印度洋實施海上科學考察。期間,計劃於4月20-24日間停靠科倫坡港,進行補給和人員輪換。

“實驗3”於2019年3月20日從廣州出發,於4月17日結束前期航段既定作業任務,於4月19日抵達斯裡蘭卡科倫坡外海錨地,並按照斯裡蘭卡批複照會,於4月21日上午停靠科倫坡港,準備開始補給並進行人員輪換。後期航段輪換人員分批於4月18日和4月19日抵達科倫坡執行科學考察任務,並入住Kingsbury酒店。

當地時間4月21日8:45左右,Kingsbury酒店發生爆炸事件。中科院南海海洋所高級工程師李健(待DNA鑒別最終確認)和項目聘用高級工程師潘文亮在爆炸中不幸遇難,工程師曾信、研究生張亞南和何媛秋不幸受傷。

據宜春發布消息,遇難者之一的潘文亮是宜春人,出生於1984年,是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的博士及副研究員,主要研究物理海洋學。

潘文亮是高安市灰埠鎮碧山潘家村人,灰埠中學1998屆初中畢業生,2001屆高中畢業生。潘文亮的一名高中同學回憶說:“我們2001年高中畢業,當時潘文亮以全校理科第一名成績,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考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後,他絲毫沒有松懈,一路攻讀碩士、博士,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他一直都是父母和鄉親的驕傲。

潘文亮曾參與港珠澳大橋建設過程中的項目作業海區流浪潮監測工作,與同事共同研製出項目作業海區流浪潮遠程實時觀測系統,他自2011年開始一直參與有關工作,直至大橋順利完工,為大橋建設作出了貢獻。

據潘文亮的親屬介紹,潘文亮和同事在21日出事當天就不幸遇難了。26日下午,有關部門在當地為潘文亮舉行了遺體告別儀式。

另據中科院之聲微信公眾號消息,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今天也向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發出了慰問信:向不幸遇難的同志表示深切哀悼,向遇難同志家屬和受傷同志表示誠摯的慰問。

據悉,4月23日,中科院南海海洋所3名受傷人員回到廣州南方醫院接受治療,目前手術已完成,恢復情況良好,正接受後續心理治療;其余7名未受傷的在斯工作人員,在積極參與了救援及尋找失聯人員之後,分別於25日和26日分兩批回到中科院南海海洋所,已分別接受心理疏導。同時,中科院南海海洋所於24日和25日分別派兩個工作小組陪同家屬赴斯開展辨認和善後事宜,並已安排醫生對國內家屬開展心理疏導。

斯裡蘭卡4.21爆炸事件過程中,“實驗3”及全船71人處於安全狀態,靠泊正常。事件發生後,“實驗3”取消了人員輪換和下船許可,並在完成補給後,於當地時間4月23日17:30離開科倫坡港,將在完成海上科學考察任務後盡快回國。

綜合:北京晚報記者 張航、中科院之聲微信公眾號、宜春發布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