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格力集團“移情”長園的背後,賣的是什麽藥?

作者:格隆匯 筠筠

5月29日,長園集團(600525.SH)的一則《關於股東一致行動協議到期相關事宜的提示性公告》引起了全網的熱議,網友紛紛表示——格力集團的身影竟然真得出現在該公司的前十股東榜單中了。

具體而言,截至2019年5月24日,長園集團前十大股東持股情況中,珠海格力金融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持股3.56%,珠海保稅區金諾信貿易有限公司持股1.40%。而在幾個月前,他倆還不在該公司前十大股東之列。

(資料來源:長園集團公告)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格力金投持股4715.25萬股,持股比例為3.56%,金諾信持股1849.02萬股,合計控制了長園集團4.96%的股份。這也就是說,格力集團已經合計持有長園集團4.96%的股權,距離5%的舉牌紅線僅“一步之遙”的距離。

受此消息影響,今日長園集團股價高開高走,截止收盤,該股已迅速封死漲停板,報5.74元,總市值為75.98億元。

(行情來源:富途)

不過,最令大眾好奇的還是:格力集團一邊規模減持格力電器,一邊又大量增持長園集團的背後,究竟賣的是什麽藥?

“移情”長園集團

事實上,這並不是格力集團第一次“看上”長園集團了。

2018年5月,格力集團的目光便被長園瘋狂吸引了,還準備對該公司進行要約收購。據當時的公告披露,格力集團將斥資52.46億元以19.8元每股的價格收購公司2.65億股股份,佔已發行股份的20%。

更有意思的是,格力集團對長園的“愛”可謂是有點過於急切了。要約收購報告書摘要簽署當天,格力集團便立馬將10.50億元(不低於要約收購所需資金總額的20%)存入了登記結算公司上海分公司指定账戶,作為要約收購的履約保證。

可誰曾想到,即便簽訂了履約保證,也存有“不測風雲”。沒多久,長園集團發布公告稱:

“格力集團以要約方式收購公司不超過20%股份事項未獲得珠海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批準,格力集團故決定終止本次要約收購。”

彼時,外界對於格力集團要約收購未獲批準,分析認為可能涉及潛在的同業競爭問題。至此,這場戀情,便以格力集團“沒按長遠角度出發”而無疾而終了。

不過,如今格力集團又赫然出現在長園集團的前十大股東中,並且以合計4.96%股權的成績離舉牌之差一步之遙。而需要注意的是,該成績與長園前三位股東山東科興藥業有限公司(7.81%)、深圳市藏金壹號投資企業(5.90%)、吳啟權 ( 5.25%)相比,差距已經非常小。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根據長園集團此前披露的公告顯示,藏金壹號與其一致行動人簽署的《一致行動協議》已於2019年5月24日到期,經一致行動人協商同意一致行動關係在2019年5月24日到期後即自動終止,不再順延。這也就是說,如果格力集團願意,那麽格力集團可以通過拿下藏金壹號手中的股份從而成為長園的第一大股東,甚至控股股東。

當然,想不想成為長園的控股股東還得看格力電器的意思,畢竟機會已經再次擺在它面前了。

不過,令筆者好奇的是,長園集團兩次俘獲了格力集團的心,到底是何來歷?

據悉,長園集團成立於1986年,由中科院創立,三大業務板塊分別包括與電動汽車相關材料、智能工廠裝備以及智能電網設備。1995年,李嘉誠通過旗下的長和投資入主長園集團,成為了該公司的控股股東。2002年,其正式登陸A股市場。隨後,2014年5月,長和投資清空該公司股票,結束了李嘉誠家族和長園集團長達21年情緣。

由此可知,長園集團可是A股資本市場上唯一一家得到“李超人”寵幸的上市公司,來歷可謂是不凡。

格力電器成為“棄子”

不得不說,格力集團此次出手增持長園集團的時點真得很微妙——格力電器控制權易主之際,而該集團此番動作也一致被外界認為:格力集團是不是真得“放棄”對格力電器的愛,轉而“戀上”長園了?

事實上,外界的猜測不無道理。

今年4月1日,格力電器發布公告稱,公司的第一大股東格力集團擬通過公開征集受讓方的方式協議轉讓所持有的格力電器總股本15%的股票。按照提示性公告日(2019年4月9日)前30個交易日的每日加權平均價格的算術平均值(45.67元)計算,此次格力集團擬轉讓的股票價值超過410億元。

該股權轉讓的消息一出,立馬引起大眾的關注。要知道,格力電器一直以來可謂是格力集團的“盈利王牌”,營收佔比可達到88%以上。

(資料來源:wind)

具體而言,格力集團2018財報數據顯示,格力集團當年營業收入為2021.94億元,歸屬於母公司的淨利潤為454.26億元。其中,格力電器實現營業總收入2000.24億元,實現歸母淨利潤262.03億元。由此可知,格力電器的業務在格力集團體系內可謂是“一家獨大”,佔著“舉重若輕”的地位。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次股權轉讓徹底完成後,格力集團將失去其引以為傲的盈利增長點。而這也意味著,格力電器被格力集團主導了二十餘年之後,終於要易主了。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格力電器與長園集團兩者之間此前也夾雜著一些“理不清”的關係。

前文提到,在2018年,格力集團便燃起了想要收購長園集團的“愛火”,但實際上,該舉動並沒有得到格力電器的支持。據相關媒體報導,彼時董明珠並沒有參與到格力集團與長園集團的談判當中,甚至有人士指出格力集團的收購“傷害了沒考慮格力電器和董明珠的感受。”

需要指出的是,在此項收購案消息傳出後,上交所便立馬對此收購案展開問詢,要求格力集團就其收購目的、收購資金來源、同業競爭等方面說明問題。最後,以格力集團未獲得珠海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批準,從而終止了本次要約收購。

如今,格力集團一邊大規模減持格力電器的同時,一邊又重拾對長園集團的愛,大量增持長園的股份。由此便可以推測其真正的“想法”——格力電器在實際上已經成了格力集團的“棄子”。

格力集團用意何在?

需要指出的是,綜合上述種種,外界最關心的無非是——格力集團此舉的用意何在?而根據格力集團揭露的一些動作來看,這其中大致包含了兩個層面的意思。

其一,放棄對格力電器過度依賴。

事實上,外界只看到格力電器對格力電器的“盈利王牌”光環,卻沒有看到格力集團生活在“母弱子強”的陰影下。據財報披露,格力集團去年營收約為2021.94億元,格力電器的營收為2000.24億元。這也就是說,格力電器為格力集團貢獻了大部分營收,而格力集團基本就是一個控股公司,沒有實質性業務。

此外,格力電器現在已經觸及到家電行業“天花板”,轉型正處於關鍵期,具有不確定性。由此,格力集團便想著是不是能夠借此機會徹底擺脫對格力電器的依賴,開展新的業務,謀求一些可掌控的盈利點。

其二,看上長園集團在新能源汽車上的布局。

前文已經提到長園三大業務板塊分別是——電動汽車相關材料、智能工廠裝備以及智能電網設備。但實際上,細細翻閱其年報會發現,長園集團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中也具有一定“分量”,其子公司長園中鋰新材主要產品隔膜是鋰離子電池生產的關鍵材料之一,屬於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車領域重點發展的關鍵材料行業。

由此可知,格力集團顯然是看中了長園集團在新能源汽車供應鏈中的“上遊”地位,而與眾多新能源汽車廠商在造車方面的競爭相比,供應鏈中的“上遊”地位顯得尤為重要。這也意味著,可以通過它去製造一個新的“格力電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