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孕期超音波報告四指標:胎囊、臍帶、胎盤、胎兒,你讀懂了嗎?

孕期產檢項目繁多,其中有一項媽媽非常上心,那就是超音波檢查,面對一個個陌生的數字和指標,媽咪們一頭霧水,到底都是什麼意思啊?

自從懷孕以來,小林每個月產檢可是次次不落,今天約了幾個孕媽一起去做超音波,這一拿到報告,小林就準備去找醫生給看看,卻被同行的李女士給攔下了。

李女士說:「這超音波報告單自己就能看呀,還找什麼醫生,大夫都忙著呢,就說兩句話的功夫也不解釋明白,還不如自己看。」這一聽小林就愣住了,這超音波檢查單真的這麼容易麽?自己也能看懂?

下面我們就來一起分析一下超音波檢查單裡的這些指標,爭取讓每個孕媽自己都能看懂。

胎囊

懷孕早期的超音波中經常可以看到胎囊這個詞,這其實是懷孕最初期的胚胎形態。一般在懷孕6-10周時胚囊的直徑會從2厘米發育到10厘米左右。在孕期3個月左右時會逐漸消失,形成胎盤。

值得注意的是,胎囊的形狀多是圓形或是橢圓形,如果胎囊形狀不規則且十分模糊,則需要注意孕婦是否有腹痛、陰道出血的情況,一旦有以上情況,很有可能是流產先兆。

臍帶

胎盤、臍帶作為為胎兒提供營養物質的主要來源,一定是超音波中需要重視的一項。一般臍帶都漂浮在羊水中,超音波中可以看到它的影像,但是一定要注意,如果臍帶的影像在孩子頸部,那很可能是臍帶繞頸,十分危險,需及時就醫。

?

胎盤

胎盤一般位於子宮壁上,正常厚度在25—50毫米。超音波上會顯示胎盤的鈣化程度,將此分為3級,一級為胎盤成熟的前期狀態,一般可見於30—32周,胎盤仍能為胎兒提供營養;二級狀態表示胎盤以接近成熟,一般可見於32—40周;三級狀態則為胎盤已經成熟、老化,無法為孩子提供營養,這就很容易讓孩子發生缺氧現象。

胎兒

超音波中關於胎兒的檢查主要查的是發育狀況和生命體征兩方面。

胎兒的發育狀況主要看胎頭、股骨以及脊椎。BPD表示的是孩子頭部的雙頂徑,計算的是胎兒頭部從最左到右的距離。可以與不同月份的參考值進行比較,觀察胎頭是否正常,也可以憑此推測出孩子的大概體重。FL則為胎兒股骨長度,一般FL的正常值會比BPD少2—3厘米。脊椎部分則是觀察孩子脊柱是否連續,有無畸形。

胎兒的生命體征主要從胎心和胎動兩方面反映。一般正常的胎心應該是有或者強,如果出現胎心弱甚至無,則為異常狀態。正常的胎心頻率約在每分鐘120—160次。

胎動一般在懷孕5個月以後可見,正常情況為胎動有或者強,但是也有可能正處於胎兒睡眠時間,測得胎動弱或者無,所以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看了這些,孕媽們是否了解了超音波單該怎麼看呢?以後是不是也可是試著自己看一下呢?

圖片來源網路,侵權刪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