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內經》十二經脈之道,小腸經

手太陽小腸經,於少沖穴(心經穴位,位於小指指甲橈側0.1寸)承接手少陰心經,並向上與 足太陽膀胱經相續接於目內眥;十二經絡左右兩側均有;小腸經一側的穴位共有19個,循行方向是由手走到頭,起於少澤穴(小指末節指甲角尺側0.l寸),至於聽宮穴(耳屏前方,下頜骨髁狀突的後方,張口時呈凹陷處,扎針時也需要張開口);聯繫的臟腑器官有心、小腸、胃、咽喉、鼻、眼睛、耳朵;

接下來我們講一下手太陽小腸經的循行;

手太陽小腸經起自手小指尺側(少澤穴),沿著手掌的尺側緣向上循行,(這裡給大家普及一下哪裡是橈側、哪裡是尺側;大魚際那邊就是橈側,小魚際那邊就是尺側);到達尺骨莖突處,然後沿著前臂尺側向上,達到尺骨鷹嘴和肱骨內上踝之間(小海穴,位置在尺骨鷹嘴與肱骨內上髁之間凹陷中,也就是尺神經溝中);繼續向上沿著上臂尺側偏後向上,繞著肩胛骨循行,在督脈的大椎穴與督脈相會合,會合後向前進入缺盆穴(鎖骨上窩的位置);向下進入胸腔,聯絡心臟,並且沿著食道向下循行,貫穿胸膈,到達胃部,歸屬小腸;

小腸經的體表分支,從缺盆穴別出,沿著脖頸向上到達面頰,達到目外眥(外眼角),然後反折進入耳朵中(聽宮穴,位於耳屏前方,下頜骨髁狀突的後方);

另一條支脈,從面頰部分出,循行到達目眶下,再到鼻根,然後到目內眥(內眼角),然後斜行到達顴部(顴髎穴,位於目外眥直下,顴骨凹陷處);

知道了小腸經的循行規律,那我們接下來看看肺經變動所發生的病症吧;

手太陽小腸經的病症以腫痛為主要癥狀,常常因為心火亢盛,心與小腸相表裡,心火移於小腸經導致痄腮等病症的發生(小腸經循行於面頰部),而且此症好發於小兒;再者常有耳聾患者需要考慮小腸經論治,小腸經經絡進入耳中,如果外感風熱,侵犯小腸經,可以有耳聾、發熱、眼屎多、小便黃等癥狀,所以在這裡強調下耳聾、耳鳴,並非一定是腎虧,一定要辯證論治,否則本來應該瀉火的,用成補藥,豈不是要加重病情嘛;

然後說一下我們常用的穴位以及治療的病症;

治療頭痛、頸部疼痛常用:後溪(位於小指尺側,第5掌骨小頭後方)、養老(位於手背,當尺骨莖突橈側骨縫凹陷中)、支正(前臂尺側,腕背橫紋上5寸)、天窗(胸鎖乳突肌的後緣,與喉結相平)、天容(在下頜角的後方,胸鎖乳突肌的前緣);治療耳朵疾病常用:聽宮、後溪、前谷(位於第五掌指關節尺側前方);治療眼睛疾病常用:後溪、養老;治療牙齒疼痛常用:聽宮、顴髎;治療咽喉疼痛常用:少澤、前谷、天窗(橫平喉結,胸鎖乳突肌的後緣)、天容(位置在下頜角的後方,胸鎖乳突肌的前緣);治療乳房疾病常用:少澤、天宗(位置在在岡下窩中央,岡下肌中);肩臂部以及後背部的疼痛常用:後溪、養老、支正(位於前臂尺側,腕背側遠端橫紋上5寸)、肩貞(位於肩關節後下方,腋後紋上1寸處)、天宗等,循經取穴即可;

針灸時本經的注意事項主要有;針刺後背部和頸部的腧穴時,應該注意進針的角度和深度,如果進針太深會扎到肺臟,導致氣胸;另外聽宮穴扎針時,需要張口直刺,否則容易扎到骨頭上;

穴位的位置可能比較枯澀難懂,如果有什麼不明白的,歡迎一起學習討論哦~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