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一部電影,讓數十萬人跨過了台灣海峽

1

八十年前的3月23日,在日軍和國軍針鋒相對的徐州會戰中,台兒莊大戰拉開帷幕。日軍第5師團主攻臨沂,第10師團主攻滕縣、臨城、台兒莊,均遭國軍擊退。作為抗戰爆發後中國正面戰場取得的首次重大勝利,全國上下士氣大增。

台兒莊大捷的意義,在政治、精神和宣傳層面要比純粹軍事層面更加重大。它打破了“日軍百戰百勝”的舊觀念,讓中國抗戰部隊備受鼓舞。這場戰役,直接指揮者是時任第五戰區司令的國民黨桂系名將李宗仁。

一部電影,讓數十萬人跨過了台灣海峽

1965年,原“中華民國副總統”李宗仁從瑞士回到北京,葉落歸根。周恩來總理不僅親自到機場迎接,而且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了盛大的歡迎宴會。在這次宴會上,有一桌嘉賓是電影界人士。席間,周總理特地對著名導演、時任北京電影學院院長的成蔭說:

“成蔭同志,今天李先生從海外回來,我看他有兩件事今後可以拍電影。一是1938年李先生指揮國民黨軍在徐州會戰中的台兒莊大捷,一個就是今天李先生歸根。”

成蔭一直把這次囑托記在心上,但因為不久之後便運動紛起,電影籌拍事宜也不得不束之高閣。直到十七年之後的1982年,成蔭才對廣西電影製片廠的陳敦德提及此事。因為李宗仁是廣西人,成蔭希望這部電影能由廣西電影製片廠來配合拍攝。

但不久後成蔭突然辭世,未能看到電影問世的那一天。

2

1985年,時任廣西電影製片廠文學部主任的陳敦德,終於開始將這一電影提上議事日程。因為廣影是小廠,難以完成這樣一部規模巨集大的戰爭片,陳敦德就北上與八一電影製片廠楊光遠達成了合作事宜。而劇本也由之前的以抗日名將張自忠為主,改成了以李宗仁指揮為主線。

當年參戰的黃埔名將,當時還有多位健在。但楊光遠找到當年的52軍第2師師長、名將鄭洞國時,他一開始是拒絕的。他說,一拍國軍就是歪戴帽、斜愣眼的反面形象,何必呢?楊光遠說,這次不一樣。

一部電影,讓數十萬人跨過了台灣海峽

鄭洞國信了,他把自己所親歷的台兒莊戰役,原原本本地告訴了楊光遠。

跟鄭洞國同樣表現的還有原國軍93軍軍長李仙洲。當他得知準備投拍台兒莊之戰的電影后,大為感動。已經90高齡的他,一口氣談了三個小時。

臨走時,李仙洲將楊光遠送到大門口,向他行了一個標準的軍禮。

3

在國家電影局的鼎力支持下,劇本經過17次修改之後,終於定稿投拍。時任濟南軍區政委的遲浩田上將,派出在全軍數一數二的精兵部隊參加拍攝,使敵我兩軍肉搏拚刺刀的戲,拍得真實感十足。當時的文化部顧問、曾以新聞記者身份親歷台兒莊大捷的荷蘭人伊文思,也提供了當年戰場的紀錄片《四萬萬中國人民》作為參考文獻,電影中諸如“人梯渡橋”、“運河鏖戰”等許多驚心動魄的場景,都源於這部紀錄片的真實鏡頭。

在四個月的拍攝之後,電影封鏡。1986年,《血戰台兒莊》在全國上映。這是第一部反應抗戰時期國民黨戰場的電影,因而極受關注、好評如潮。這部具有恢弘史詩般氣勢的大片,不僅獲得了“金雞獎”的數項大獎,後來還被評為新中國“百部愛國主義教育影片”之一。

一部電影,讓數十萬人跨過了台灣海峽

但在海內的震動,或許趕不上在海外的震動。1986年4月,《血戰台兒莊》在香港舉行首映式,萬民爭看,轟動香江。台灣“中央社”在香港的負責人謝忠侯,看片後當晚就給蔣經國打電話:“這次跟以往不同,這次先總統(指蔣介石)的形象是正面的。”

蔣經國聽後很是震驚,要求謝忠侯設法找一個拷貝來看看。於是謝忠侯經過新華社香港分社,在上報中央獲經同意後,謝忠侯很快拿到了一份廣西電影製片廠製作的電影錄影帶。

1987年,曾任李宗仁秘書的程思遠在家中告訴陳敦德,台灣方面反饋說:收到《血戰台兒莊》拷貝後,宋美齡和蔣經國都很快地觀看了影片,並請國民黨“中常委”的全體人員觀看。

看完後,蔣經國說:“從這個影片看來,大陸已經承認我們抗戰了。這個影片沒有往我父親臉上抹黑。看來,大陸的政策有所調整,我們相應也要作些調整。”

4

台灣當局作出的第一項重大調整,就是開放在台老兵返回大陸尋親。

後來的“副總統”李登輝回憶,蔣經國召集有關大陸探親措施的會議,指示開放老兵探親不必加限制條件,以盡量放寬為原則,才能收到好的號召效果。很明顯,《血戰台兒莊》給蔣經國傳遞的善意姿態,使得台灣高層敏銳地開始考慮改善兩岸關係的契機。

在《血戰台兒莊》中,蔣介石的正面形象最主要的是這樣一個情節:國民黨師長王炳章在戰鬥中英勇犧牲後,蔣介石親自主持追悼會,這時有日本侵略者的戰機飛來掃射轟炸。面對危險,蔣介石臨危不亂,發表講話,鎮定自若。

這場戲是根據歷史檔案拍攝的。這一鏡頭畫面,與大陸此前反映國民黨、蔣介石的影片確實存在明顯不同。如果電影中的其他部分對於蔣經國而言尚屬於認可,這一幕對於他而言就是一擊即中。

理智的判斷加上情感的傾斜,最終使蔣經國決定逐步向台灣開放回家的門戶。

當時在台灣的國民黨老兵,仍約有40萬人。三十八年來,40萬人時時掛念大陸故土和家鄉的親人。有些老兵想跟老家通信,一是台灣當局禁止,二是大陸重新進行過行政區劃,記憶中的地址已成歷史,即便隻紙片字都傳遞不到朝思暮想的親人手中,返鄉探親更是難如上青天的奢求。詩人餘光中歎息,“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裡頭。”

時任蔣經國英文翻譯的馬英九回憶,當時蔣經國曾經問他“英九,最近有沒有什麽事?”他愣了一下回答,許多老兵希望回鄉探親,台灣街頭有不少老兵身著“想家”二字的長袍,還有估計近萬人經由海外第三方偷偷跑回大陸。馬英九建議,“這個時候恐怕可以考慮開放。”

1987年10月,台灣當局宣布允許老兵回大陸還鄉探親,一年可有一次3個月的假期,結束了兩岸近40年不相往來的歷史。當年那些少小離家的年輕人,終於等到了回歸故裡的一日。

1987年11月2日,台灣紅十字會開始受理探親登記及信函轉投。當天預定上午9時開始登記,凌晨就人山人海,大門幾乎都被衝破,辦妥手續喜笑顏開的多達1300多人。台灣紅十字會為辦理老兵返鄉作業,準備了10萬份申請表格,在短短的半個月之內就被索取一空。

12月,第一批探親老兵終於踏上返鄉路。時人多引賀知章《回鄉偶書》以自況:“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未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爭傳客從台灣來。”這是中國人才能體會到最深處的滄桑感。

一部電影,讓數十萬人跨過了台灣海峽

在改革開放的時代大背景下,海峽兩岸和平發展並最終實現和平統一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血戰台兒莊》只是一部電影,卻成為了當時兩岸關係至關重要的催化劑。因此而促成的善意互對和相關政策調整,終於使得數十萬人在垂暮之年,重新踏上故土、重見親人。

《血戰台兒莊》遠遠超出了一部電影的意義,它清楚明白地告訴世界:海峽兩岸只有一個國家,就是中國;海峽兩岸只有一種人,就是中國人。

參考:丁曉平《一部電影打破海峽堅冰——〈血戰台兒莊〉的拍攝和上映》;鳳凰周刊07年29期《台灣開放老兵探親20年》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