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電子煙企業難賺錢:利潤都被代理商、羊毛黨拿走了

燃財經(ID:rancaijing)原創

作者 | 黎明

編輯 | 魏佳

羊毛黨終於盯上了電子煙。

他們活躍在發布會上、免費試用平台裡,以及促銷的微信群中。通過免費體驗的形式,有用戶批量領取電子煙。“家裡的抽屜一打開,各個品牌的電子煙幾乎全都有。”

渠道商也杠上了電子煙。

千煙大戰來襲,渠道成為了香餑餑。有人愛搭不理,有人坐地起價,也有人趁火打劫。在電子煙冗長的產業鏈條裡,每個參與者都要進來分一杯羹。

儘管四到五倍的加價率是行業通行慣例,但在線下售賣中,經過經銷商層層分銷,售價的80%都讓給了渠道;線上的情況也不樂觀,由於傳統卷煙禁止在線上銷售,用戶線上購買電子煙的習慣也並未形成,觸達人群有限。目前,電子煙品牌商的鋪貨重點仍在線下,在對渠道的爭搶過程中,一些品牌商拿出低於成本價的折扣力度,激發惡性競爭。

有電子煙創業者吐槽,“C端薅羊毛,B端拿補貼。我覺得電子煙這樣下去,最後會把一個很賺錢的行業,搞得大家都沒錢賺。”

煙草,是一個兆級別的大市場。電子煙,被業內視為下一個值得追逐的大風口。跨界網紅紛紛入局電子煙,更讓人覺得這門生意有利可圖。

電子煙到底有多賺錢?一個看似暴利的行業,為何被做成了虧本的生意?燃財經(ID:rancaijing)為你拆解電子煙。

真假兆市場

要看清電子煙市場究竟有多大空間,我們不妨先看看資本的立場。

2018年6月,悅刻拿著IDG和源碼資本的3800萬元投資,打響了電子煙大戰的第一槍。一年時間過去了,資本對電子煙賽道的熱情絲毫未減。

電子煙的特殊之處在於,從產品形態上看,它屬於電子消費品;從功能用途上看,它屬於煙草。而在大眾的認知裡,煙草是一個壟斷且暴利的行業。

2018年,中國煙草行業全年工商稅利總額達11556億元,其中1兆上交給國家財政。這是一個極其龐大的體量,當年全國稅收總額也不到14兆。另外,中國的煙民數量已超3億人,這3億人口都將是電子煙的潛在用戶。

那麽,具備替煙功能的電子煙,究竟有多大的市場空間?

根據國盛證券的研究數據,全球煙草市場規模按7700億美元計算,在電子煙的市場滲透率為1.56%的情況下,電子煙的市場規模為120億美元。當電子煙進一步蠶食傳統煙草行業,滲透率達到3%時,市場規模為231億美元。

具體到國內,中國煙草總公司一年的總收入如果按1兆元計算,當電子煙市場滲透率為1%時,電子煙的國內市場規模為100億元。多位業內人士告訴燃財經,中國的電子煙市場,目前還處在非常早期的階段。過去很長時間裡,國內電子煙的滲透率都不到1%。

滲透率成為決定電子煙市場規模的關鍵指標。在大洋彼岸的美國,這個比例已經達到13%。這意味著,國內至少還有超過1000億元的市場增量空間。

啟宸資本投資副總裁趙楊博向燃財經表示,2019年國內的小煙市場,市場規模至少有100億元。長期來看,這至少是一個千億以上的市場。他認為,現在電子煙的核心用戶並不是老煙民,實際上年輕人的比例很高。未來傳統卷煙不可能完全消滅電子煙,而電子煙也做不到完全替代卷煙,這會是兩類共存的產品。

從1%到13%的過程,有可能誕生一家市值百億美金的公司。實際上,美國電子煙公司JUUL,在去年底的收購案中,估值已經高達380億美元。這家公司成立不足4年,在美國的市場佔有率從2015年的2%,一路增長到2018年底的76%。

這是中國玩家的機會。即使不是兆規模,千億目標也並不遙遠。

另外,從消費品的標準來看,電子煙幾乎具備了一個合格快消品的所有要素:剛需、高頻、複購、高周轉。業內常用手機產業來類比電子煙。有電子煙創業者問,“既然手機產業能互聯網化,那為什麽不能用互聯網的打法,去打掉電子煙?”

因此,一批從互聯網跨界而來的創業者,在資本的加持和裹挾下,一頭扎進了電子煙的賽道。他們押注的,是下一個真假兆市場。

繞不過的渠道商

傳統煙草的刻板印象,讓電子煙也被貼上了暴利的標簽。

在終端售價上,目前市場上主流的換彈式電子煙套裝,通常售價為299元。深圳某電子煙品牌的創始人劉輝東向燃財經透露,大部分電子煙品牌均是委託代工廠以加工貼牌的方式生產,這類型套裝的出廠價格為60元左右。四到五倍的加價率,是行業通行慣例。

但即便如此,最終留在電子煙品牌商手中的利潤也不多。實際上,目前國內的電子煙行業,距離“暴利”還有點遠。

和煙草不同的是,傳統卷煙市場被壟斷,消除了行業競爭,產品的利潤空間極大。而電子煙所在的,是一個充分競爭的市場。

劉輝東介紹,正常情況下,一款市面售價299元的電子煙,一級經銷商拿貨價120元,二級經銷商拿貨價150元,三級經銷商180元。層層分銷,每個環節都要“吃掉”一部分利潤。120元到299元之間的利潤空間,全部讓給了渠道。

這還是在理想狀態。在品牌競爭過程中,實際給到經銷商的價格要更低,補貼力度可以低至三折甚至二折,導致品牌商利潤被大幅壓縮。有品牌商虧本賣煙杆,試圖通過煙彈的複購掙錢。

鉑嵐電子煙創始人兼CEO孫海銘用“235”來形容電子煙產業鏈的利潤分成模式。“品牌利潤20%,貿易商利潤30%,終端利潤50%。國內市場,大致如此。”這意味著,進入流通環節的電子煙,利潤的80%都分給了渠道。

但在當前階段,品牌商無法繞過渠道,直接通過線上觸達消費者。“大家不買账,沒有人買,” 鯨魚輕煙創始人兼CEO邱懿武對燃財經說。他發現,直接面向C端用戶的銷售,效果並不明顯,而且線上的流量成本高,轉化率低。

渠道成了當前階段電子煙品牌商攻打市場的利劍,佔據了電子煙產業整個定價的主要環節。

“這盤生意的核心在終端動銷,現在電子煙需要終端協助教育市場。”益爽電子煙聯合創始人劉會琳向燃財經表示。

以鯨魚輕煙為例,邱懿武將鋪貨的重點從線上轉到線下,通過渠道的廣覆蓋來打市場。他在泛3C渠道布局了100多個各級代理分銷商,網咖就覆蓋了2000多家。另外,夜場、便利店、數位市場等渠道也是他的布局重點。

電子煙品牌HIMOP、北京海曼普公司總經理余磊認為,“早年美團做外賣,滴滴做計程車,都是靠補貼燒錢來買流量。電子煙的媒體廣告投放被限制,品牌商為了獲取流量,只能將利潤讓給渠道。”

有電子煙業內人士向燃財經算了一筆账。在品牌商激烈競爭的情況下,一套毛利30元的電子煙,每個月要至少賣掉5萬套,才能覆蓋掉售後、推廣、人員等成本,實現盈虧平衡。然而,“真正一個月能賣5萬套的品牌也沒幾個。”

錢都被誰賺走了?

優質渠道似乎在一夜之間成為了香餑餑。大眾眼中的“暴利”,是被渠道賺走了嗎?

邱懿武舉了一個例子,他帶著團隊去商場談一個攤位,對方一聽是電子煙企業,就死死咬住價格,一分也不松口。“他們就覺得你電子煙企業都是非常有錢的,而且你不來做,其他家搶著要,你愛要不要。”這讓邱懿武感到鬱悶,有一種被打劫的感覺。

劉輝東說,有電商平台已經找上門來,邀請他對今年雙十一進行廣告投放。“他們就說今年雙十一電子煙肯定會打得很激烈,反正感覺全世界都覺得電子煙企業都超有錢。”

另一方面,各品牌對代理商的相互挖角愈演愈烈。劉輝東透露,挖角的形式一般是,“先會找人打探,然後就去拜訪,然後找人牽線,最後就讓出更多折扣,打價格戰挖角。”

在對渠道的爭搶過程中,品牌商拿出低於成本價的折扣力度,激發惡性競爭。

有品牌在獲得融資後,將利潤全部砍掉,進行終端補貼。用戶購買兩盒煙彈,可以免費送一個煙杆,煙杆半年免費換新。但高比率的退貨率,加上高昂的售後成本,讓品牌不堪其重。

在鋪貨的過程中,有部分品牌對代理推出免費鋪貨政策,免費拿貨,賣不掉再退回。這帶來了嚴重後果,賣不掉退回的產品,全部變成了品牌商的庫存,擠佔了現金流,進一步變成虧損和負債。因為產品質量問題而引發的售後糾紛,則讓代理商對品牌商又愛又恨。

“很多企業可能會選擇跟共享單車一樣免費鋪貨,但是如果產品品質和運營動銷沒跟上的話,就會跟無人貨架一樣,最後一地雞毛。”邱懿武說。

還有一些代理商摸清套路後,跑到深圳委託代工廠,迅速推出一個自己的品牌,最後發現產品賣不動,就開始降價、拋售、虧本清倉。

邱懿武有苦難言,“電子煙行業看著很賺錢,但是每個環節的利潤並沒有想象中那麽高,可能到最後變成不怎麽賺錢的行業,反正現在一股熱,上下遊都是掙電子煙品牌的錢。”

那麽,渠道的日子過得怎麽樣?

在爵妙電子煙首席運營官Andy看來,渠道商現在也有危機。他表示,夜店、網咖遊戲廳、便利店、數位產品店,這四大電子煙終端零售網點,目前對電子煙的接受度還不夠高。“在一些二線城市,可能你跑十家,有五到六家會拒絕你,然後還有兩到三家,告訴你會考慮一下。”

終端市場沒有鋪開,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渠道商和代理商拿的貨沒辦法出貨,導致壓貨嚴重。

趙楊博表示,現在大部分品牌的主要任務還是鋪貨。但問題在於,把貨鋪給了代理,不代表渠道能賣出去。壓低利潤甚至虧本甩出去的貨很多砸在了代理商手裡,代理往往不會現款現結,這導致很多品牌都在燒自己的現金流。

福祿一位省級總代向燃財經說,“代理就是個老黃牛,利潤很薄。我們總代是兩頭受氣,上承品牌,下承代理。要想讓下級代理跟你玩,就要讓出更多利益。”

代理商和渠道商掙的是渠道差價,線下有好幾撥人分錢。各級代理,各種終端,最後才到消費者手裡。如果銷量上不去,那麽渠道中的利潤將無法放大。這就意味著,不僅是品牌商,渠道各個環節也很難賺錢。

另外,專業羊毛黨已經盯上了電子煙。

邱懿武發現,現在每做一場電子煙活動,就會發現一大群羊毛黨,通過免費試用等形式,大量領取電子煙產品。“這些人活躍在各種試用平台上,你會發現,好多用戶家裡的抽屜一打開,各個品牌的電子煙幾乎全都有。”

電子煙還能火多久?

一個看似暴利的行業,卻被做成了虧本的生意。剛走上資本快車道的電子煙,還能火多久?

漏油,幾乎是目前讓所有電子煙品牌頭疼的問題。“一盒套裝,四個煙彈,兩個是漏的。”有電子煙用戶反饋。而保證煙彈不漏油,竟然也開始被部分電子煙品牌作為產品的宣傳點。

問題在於,煙彈的複購,才是電子煙品牌商未來能否盈利的關鍵。劉輝東透露,一個煙彈的成本幾塊錢,但售價平均在二十多塊,是利潤率最高的。

但目前市場並未形成高頻率複購。在趙楊博看來,目前電子煙品牌突圍一共有三條路。一是花大錢砸在行銷上,通過行銷的方式讓用戶獲得對產品的認知;二是把自己的利潤壓縮得極低,甚至賠錢先去搶佔渠道;三是沉下心來做產品,通過產品的品質來打品牌。但目前絕大多數品牌走的都是第二條路。

雖然羅永浩、朱蕭木、蔡躍棟等自帶流量的互聯網紅人,給電子煙增加了不少曝光度。福祿、魔笛、山嵐等頭部品牌,在音樂節等活動上進行了大量投放。但國內市場的反饋卻是慢熱和漫長的。

“關鍵是量,量沒起來,電子煙賺錢都是空談。”在余磊看來,電子煙能否盈利的核心在於銷量。銷量太低,就無法覆蓋成本,無法盈虧平衡。

另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是政策監管,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監管部門的立場。

7月22日,國家衛建委規劃司司長毛群安表示,必須嚴格加強電子煙監管。他強調了電子煙對健康的危害,並表示衛健委正會同有關部門開展電子煙監管的研究。

中國煙草也是擺在電子煙企業面前的一座大山。余磊認為,現在國內的電子煙行業還太早期,中國煙草尚未出手。“一個政企合一的超級巨無霸在那擺著,你考慮過它的感受沒有?現在還不到同行之間相互廝殺、圖窮匕見的時候。”

趙楊博認為,未來電子煙可能會有三種走向。第一是政府會實行牌照製,開啟市場準入,對於電子煙品牌而言,這是最壞的情況。第二是實行稅收製,將電子煙作為電子產品來管制,但以煙草的標準去征稅。第三是政府對電子煙上遊進行管控,比如將最核心的原材料尼古丁鹽管控起來。

但無論如何,一個明顯的趨勢是,越來越多的互聯網人才,正在湧入這個行業。不論是悅刻汪瑩,還是福祿朱蕭木、小野羅永浩、YOOZ蔡躍棟,都是經驗老道的互聯網人。另外,前拚多多高級公關副總裁郭光東、前鬥魚市場公關高級總監方輝,都已經加入電子煙行業,將更多的互聯網玩法運用在新一輪行銷大戰中。

電子煙到底有多賺錢?可以得出的結論是,目前這並非一門暴利生意。

*題圖來源於視覺中國。應受訪者要求,劉輝東為化名。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